中职学校协作共建教学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1-12 04:18:58
导语:中职学校协作共建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职业院校现代治理的目标在于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构建教学诊断与改进数据中心既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价值导向,也满足职业院校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内涵提升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建设教学诊改数据中心还面临着数据标准难以统一,线上资源无法共享,数据管理逻辑混乱,教学诊断功能缺失,质量管理重“物”轻“人”,质量主体水平不高的困境。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在协作机制的框架下,牵头探索共建教学诊改数据中心,通过探索协作组机制、统一数据标准、共制评价指标体系、共推诊改工作等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教学诊改;数据中心;协作共建;质量提升
一、背景概要
评价是办学目标与导向确立的依据,是做精做强中职学校、推进学校规范化优质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自2010年起,面向中职学校的评估评价工作从合格选优、示范性评估等外部质量保障逐步过渡到内部质量保障建设阶段。2016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中明确提出,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落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按照要求对本校教学工作进行常态化、周期性的自主诊断和改进。2016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工作自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教委[2016]45号)对上海市中职学校提出自主诊改、试点先行、协作交流、稳步推进的明确要求。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既是职业院校提升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质量的发展需求,也是未来教学监督与质量监测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等功能,建立更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与诊断模型;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对比与链接,职业教育与产业链的联系也更加紧密[1]。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基于现有的学校状况,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内部质量提升措施,其意义在于借助数据采集工具,瞄准最新产业需求,及时优化学校教学实施和管理决策,提升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因此,建立教学诊改数据中心,优化数据治理,加快各现有分割条块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导向需要,也是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代智慧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中职学校建设教学诊改数据中心面临的困境
(一)信息化水平不一,难以共推。近年来,国家对于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较大,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但还是存在各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根据笔者所在的诊改协作组调研10所学校发现,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情况较好的A学校在配套资金的支持下,完成了信息化标杆学校的建设,硬件投入超过3亿元,在软件建设中注重标准和规范的落地,将校园范围内的硬件通过智能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智能校园建设目标。但情况较差的S学校由于学校规模小,仅有成绩管理和排课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日常的教学业务还依赖常规纸笔手段完成。(二)数据管理逻辑混乱,难以共享。2017年,上海市教委面向中职学校的一项信息化建设调研发现,在建有门户网站、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资源库等系统平台的各学校中,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贯通,难以共享。如教学系统和课程资源这两个系统相对封闭,其内部数据不能跨系统直接调取。在需要填报上级行政部门的各类数据时,往往不能直接调取系统数据库里的数据,而是通过不同的业务负责人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来传递。这样的信息传递形式与现行的智能校园的要求相距很大,不仅增加了工作量、造成人为的数据误差,而且与教学诊断中所提出的“采集数据于无形”的做法相违背[2]。缺乏科学统一的数据字段与标准是造成这种“孤岛现象”的主要原因。调研发现,各学校的教学平台往往由不同技术公司开发,开发的技术标准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学校业务后台中,存在着同一类型数据名称不一、涵义界定模糊的现象。如A校中“学生评价”可能在B校中理解为“学生评教”,但在C校中理解为“学生的学业成绩”。(三)重“物”轻“人”,难以诊断。同样,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硬件投入忽视人力水平的现象。表现在教育经费使用上,许多学校为了操作方便,往往重视添置设施设备,而忽略设施设备的具体使用绩效,更忽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信息化系统的规划不够,仅仅关注于其是否满足教育教学运行的需要,而忽略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即使具备质量反馈功能,也因缺乏系统化的教育统计等方法支持,其分析功能也是相对薄弱的,对教师等质量主体的水平提升效用不大;另一方面,由于财力制约等原因,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往往分批次、分阶段进行,且每批次、各阶段都由不同的校内人员参与,也可能由不同的企业承担实施,因此,对教师、管理者等关键质量主体的培训缺少连续性,导致其质量意识淡薄,应用诊改系统能力不高。
三、中职校协作共建教学诊改数据中心的实践探索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数据标准不一致带来的壁垒和障碍,发挥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中职学校通过建立协作组机制迈出了教学诊改顶层设计的第一步,具体见图1。(一)落实协作机制,破解共建共享难题。作为第六协作组组长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会同九个成员学校,发挥协作组平台优势,在共商的基础上抓住中职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按照上海市教委在全市中职建设“校本数据分析诊断与改进应用中心”先行的要求,牵头建设共建共享的诊改数据平台,全面落实和深化中职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针对各校信息化水平建设参差不齐的现状,由协作组组长单位牵头调研学校建设情况,向市教委申请一个面向全体学校的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将协作组成员学校间的领导、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类集中调研,统一建设思路,随后制订适应协作组各校需求的共同开发方案,各校共同建设开发该平台并借助该平台共同推动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协作组学校可以参照诊改数据平台需求,开展教学诊断。例如在标准链和目标链的建设上,不论是“双师型”队伍建设还是信息化建设规划,都可以直接借用平台中关于上海市职业院校相同的评价标准,找到兄弟学校的参考值,制订学校的内部质量评价方案。(二)统一数据标准,破解技术瓶颈。为解决数据不能良好地互联互通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数据是支撑诊断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数据进行采集、运行、分析和研判是教学诊改数据中心的重要功能[3]。为实现这一功能,弥补信息化水平建设的不足,在操作路径和方法上,协作组采取了统一数据标准的措施。2018年底,在协作组成员学校的大力推动下,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教育数据管理办法(试行)》(沪教委信息[2019]33号)。该数据标准主要依据为《教育部关于〈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教技[2012]3号)、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配套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标准(2017版)、《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沪教委科[2016]87号)等。协作组规范数据标准及数据采集方法,如表1所示,推动了各成员学校数据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成为各学校数据中心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信息中心对接的桥梁。协作组通过教委信息中心,将统一规范的教育数据字段分享给协作组各学校,成为各校建立信息化平台或资源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拟订了部门、专业、课程、教师等编码规则,为协作组其他成员学校提供了参考。以课程代码规则为例。笔者将所在学校课程的代码设定为6位数字加3个字母。其中第一、二位为专业代码字母,使用简称拼音首字母大写;第三、四位为专业培养模式编号,其中1为中职,2为中高职贯通,3为中本贯通;第五、六位为课程流水号代码,表明专业课程序列及授课学期,第七位为课程类型代码,按照A(纯理论课)、B(理论实践一体)、C(纯实践课)三类划分。例如,《会计操作实务》的编码为DS301320B,“DS”是电子商务专业的简称拼音首字母,“30”为中职专业,“13”为流水号,“20”指代本课程为第2学期开始授课,且承续关系为新授课,“B”说明课程属性为“理论+实践课程”。(三)共制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流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保障正确的教学诊改方向。为了建立既适应不同学校需求,也适应上海中职发展的评价方向,我们将现行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沪教委职[2016]45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沪教委职[2009]36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品牌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验收评估实施方案》(沪教委职[2019]16号)等作了梳理,先后邀请了全国诊改委专家、上海市教育评估专家以及兄弟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共48人,采用专家访谈法,筛选出候选评价指标102个。随后采用德尔菲法分解出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102个,针对不同层级的指标,分别使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赋值。将专家填写的重要性打分列表导入Yaahp软件,生成一级指标重要性强度两两比较的矩阵。用Wi表示7名专家比较后的权重,用CR来判断一致性。一般认为CR的值越小,专家的意见越趋近一致。当专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R<0.10时,说明专家的研判结论基本相同。基于此,初步构建出一套面向协作组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流程开展科学有效的诊断与改进决策是完善评价体系的一个有效途径。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协作组学校作数据汇总分析和个性化统计分析,为协作组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统一规则的校本数据中心的数据反馈和预警,开展针对性的分析和研判,找准问题准确对症开处方,有利于学校及时加以解决。(四)共推诊改工作,破解主体壁垒。2016年自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以来,诸多学校出现了“认识不清晰,行动中欠缺动力”的问题,成为了教学诊改主体的壁垒。基于协作组模式的共推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引导成员学校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解决了重物轻人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参与人员加深了对质量改进的理解。协作组利用对诊改数据中心建设过程的跟踪和管理,展现成果的同时加强了各质量主体对诊改的认识。将建设数据中心过程中产生的各个层面工作相关的大量材料集中统一管理,跟踪诊改进展,实现了学校日常工作和诊断改进工作步调一致和协调共进。同时,规范各学校数据中心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标准、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破除各校主体间的隔阂和壁垒,推动了各学校工作的标准化,完善了数字化校园的业务管理系统。
四、教学诊改数据中心取得的成效
(一)推动了质量监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基于顶层设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设计思路适应了协作组学校的需求。2016年起,在协作组组长单位的牵头下,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设立工作小组,负责教学诊改工作的制度设计、工作计划制订,推进并全面监督协调各个方面的质量监控工作。将依据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制订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层层细化,目标责任落实到部门和具体个人,并在过程中加以监督和反馈。学校开展了管理运行与教学运行标准化建设的探索,建立了“体系完善、流程清晰、标准规范、信息反馈、过程监控”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标准化机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和流程,提升了学校内涵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规范做事。(二)提升了数据管理与应用水平。教学诊改数据中心的建设以诊断点指标为导向,以诊断点指标覆盖数据范围为依据,数据包含教务常规、学生工作、后勤采购、财务规范、人事资源等系统流程和内容。一方面,将诊断点指标分解为工作任务,完善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处理,促使教务实施、学生保障、后勤采购、财务规范、人事资源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协作组机制打通数据壁垒,同时提升了数据应用水平。上海市教委数据中心资源、各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盘活,提高了使用效益。(三)提高了学校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在诊改数据中心中产生的动态数据,会通过云端或者移动终端及时反馈给负责人,再推送给决策管理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研判,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管理部门制订学校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学校收到2019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预警,在对未来几年的数据进行科学研判后,当年立即开展了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同时,学校利用德育数据反馈的信息,通过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开展数据研判,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差异,实现有效的针对性改进。(四)形成了可借鉴的中职教学诊改案例。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在协作共建教学诊改数据中心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丰富成效,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案例。2019年12月学校受邀在全国诊改培训会议上作了案例经验介绍,通过示范引领,带动上海中职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打造现代化中职学校管理水平的“上海标准”,形成可观测、可衡量、可复制的“上海经验”,并对诊断与改进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成果进行提炼,为上海市教委云服务平台提供典型的应用案例的同时,辐射上海乃至全国兄弟院校。
参考文献
[1]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41-46.
[2]何锡涛,杨秀英,蔡红.高职专业质量提升的信息平台建设与业务流程重塑——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三)[J].上海城市管理,2016(2):92-93.
[3]何锡涛.升级“平台”:突破诊改数据瓶颈的呼唤[J].江苏教育,2018(76):22-24.
作者:金怡 张文有 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 上一篇:职业学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思考
- 下一篇:中职学校CAD课程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