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时间:2022-02-12 08:39:00
导语: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亦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它是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等)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间和生生间互动场所,如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而微课,则因具备其主题突出、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内容少,可以使师生有效地抓住教学与学习的重难点等优特点,而使之成为翻转课堂高效实施的有效手段。所以,怎样利用微课实现课堂翻转值得我们思考。
一、如何运用微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完善的网络条件。利用微课实现课堂翻转必须有完善的网络条件,这是微课得以实施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基础。现今社会教育网络化发展趋势,无不要求学校积极加大网络方面投入,重视现代网络化校园建设,并时刻注意使之与教育改革保持同步。完善的校园网络建设是利用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先决条件,学校必须全面开通校园网,让投影仪、“三线”等走进每一间教室,并为师生提供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真正地实现校园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如此,网上资源校内甚至校外才可以充分共享,使师生能够及时了解掌握教育教学信息,达到取长补短效果。(二)丰富的微课资源。信息科学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因特网上蕴含着的丰富资源,加上其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优点,使知识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猛增现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进行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前提是网络要提供海量资源,而微课无疑是最好学习资源。因此,丰富的微课资源,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与保持、交互与共享知识,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得以培养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学校教学效率提高。(三)较高的网络应用水平。要想将丰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教师无疑很关键,即是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水平。就目前而言,青年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水平比较高,但中老年教师整体有待提高。如何使教师达到熟练应用和制作网络资源?这不仅需要青年教师带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学校为中老年教师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微课制作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并给予相应支持。一个学校只有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教师整体计算机水平较高了,才有可能产出高质量微课资源,其网络资源才能真正丰富,利用率才会切实提高;也只有这样才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现代的网络化教学手段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得到提高。(四)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应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鉴于此,培养和增强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加工能力等,是教师教学活动使然。所以,为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成长的意识以及基于网络的良好自学习惯,使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网络学习中扩大知识摄入量,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安排上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经常地适时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网络学习探究———如到电子阅览室或利用移动网资源。唯如此,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而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打下良好基础。[1]从一定意义上说,微课得以普及的前提取决于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如何。综之,完善的网络条件是微课得以实施的基础,丰富的微课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是高质量微课资源产出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微课得以普及的前提。可以说,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课教育应用前景将会十分广阔,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积极面对并行动起来。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翻转课堂的产生源于美国教学实践的需要,有适合其生长的政治、历史、文化及其现实环境等因素。因此,我们要想将翻转课堂中国化并使之有效,就必须重视翻转课堂适合环境的研究,要认真对待和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翻转课堂它的建构之“本”,发展之“脉”、成功之“道”要做全面、深刻地研究,切不可肤浅地搞物质式的模仿或冒进式地的发展或优柔式的徘徊。(一)“技术至上”。翻转课堂是由信息技术触发且靠其支撑的新的教学模式,它需要信息技术的深度介入。我们要把传统课堂翻转过来打破课前与课上的时空限制,就需要有教学信息在电脑、iPad等终端可视化呈现,这些信息包括文本、照片、图像、动画、数据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翻转课堂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离不开信息技术。所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中的力量至关重要。但我们不能由此将教育教学改革寄托在信息技术层面,因为理论与实践证明,这是极端行为,不仅不理智且也很危险。然而就当下翻转课堂实践来看,有些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部门,将推进翻转课堂的重点放在打造丰富的、优质的微视频或微课资源上,认为即使某些教师缺乏微课制作时间和能力问题不大,只要有了能够覆盖大部分学科(几乎全部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丰富的、优质的微课资源,具备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条件,课前只要让学生能够自学到微课,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自学过的知识就无需再讲解,教师主要就是进行答疑解惑、巩固练习、知识拓展、引导思考、组织讨论等,这样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翻转自然而然就能实现。这种将技术至上甚至可以取代教师实现课堂翻转认识和实践显然是不理智的,但需要我们警示的是它有市场。国内外翻转课堂经验表明,较之于传统课堂,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教师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教师责任更大;没有教师的观念转变、先行践行、能力跟进,就不会有翻转课堂的成功;教师的“专业支持”比“物化”的资源建设更重要、更关键。(二)“破坏式创新”。“破坏性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推进方式在当下我国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表现在:基于抢占商机之目的教学仪器设备经营者、数字化平台建设者极力宣传、打造、融入到翻转课堂改革中,为翻转课堂推行提供必需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此推动下,我们有些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现了“热毛病”,认为改革就要除旧立新,翻转课堂既是发展趋势就应大胆干、快步迈,于是采用先“颠覆”再“修复”、“自上而下”、“一刀切”等推进方式,出现了不分学科、学段搞整齐“翻转”现象,不看自身基础、条件,动不动就提出要打造区域内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示范校(区)。无疑,没有勇气和魄力,缺乏狠劲、猛劲是不可能推进改革的。我们应清醒认识到鉴于教学改革的规律性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宜以“革命”方式来实现,所以翻转课堂的推广我们不宜崇尚“破坏式创新”模式。当然,机械照搬套用某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同样也会使课堂教学改革陷入危险境地。所以,积极而又慎重推广实施应是我们对“翻转课堂”应持态度,在对翻转课堂理论和实践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的情况下,我们要减少凭少数人直观感觉、主观冲动或某种社会及行政权威来作出武断决定。[2](三)“三个是否。”1.师生是否因翻转课堂而增加负担“翻转课堂”没有减少学生课堂上学习时间,反而要求学生课外“提前学习”,乍一看,似乎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然而稍加思考不难发现,就总体来看,学生并没有增加多少学习负担。因为,基于“提前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传统课堂教学课后布置太多巩固练习的做法在翻转课堂中就基本不需要做了,这实际上相当于把原来课后作业时间提前到课前预习。当然,如果把学生前置学习时间也放在课堂内,即采取“课内翻”模式,则就更不会增加学生负担了。不过,翻转课堂对教师确实要增加一定负担,至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微课和其他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等教学资源预备。就我国目前而言,微课虽火但适用的却不多,因为教学对象有区域性、层次性等差异,而且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方式方法有别,所以真正适用于自己学生的微课,最好是教师自己制作。然而,教师本身对微课理解、由理解到践行在客观上要一个过程,在主观上是需要有些付出;微课的选点、设计和录制需要占用教师时间较多,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去总结发现并逐步完善;还有传统教学资源需要教师进行加工改造才适合提供给学生看,才可成为直接支撑学生学习过程的阅读材料。二是学习指导设计。学生只看教师提供的几节微课,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习的。所以,认清和设计好“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十分重要,教师不能把“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简单地看成和操作成让学生看微课。实际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在谋划时,要设计好应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换言之,它不仅需要教师提供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教案(讲稿)、微课等学习资源,而且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目的与要求和学习特点,设计出合理、有趣的任务。可以说此种学习指导设计教师开始基本是不擅长的,甚至可以说很多还不会,也就是说学习指导设计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三是练习设计。与传统课堂练习存在不同,“翻转课堂”中的练习设计远比传统练习复杂多,它除了要完成传统练习任务外,还要起到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和掌握学生学习问题的作用。因此,“翻转课堂”中的练习设计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考虑和安排。相信随着“翻转课堂”实践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翻转课堂”这项改革中来。[3]2.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是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之满足,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困难之一。为保障教学进度顺利实施,传统课堂中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是不够重视的,甚至不允许学生有个性化学习表达。而在“翻转课堂”中,由于存在前置学习和练习环节,对学习与练习中出现或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学生有更加强烈期望获得教师给予解答,如学生得不到或不能较好地得到教师的及时答疑解惑,无疑其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或许就会不愿意参加后续的学习活动了。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如下两个途径解决上述问题:一是把前置学习和练习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成微课,供学生自己选看。如此就需要教师制作大量优质微课,显然需要教师有较多付出。二是采取同侪教学方法,让生生相互帮助,如“练评讲教育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等。但从实践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办法和能力还显不足。总体来说,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翻转课堂”实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与困难,但我们不能不去或止步不做。3.“先教后学”是否为翻转课堂本质翻转课堂的“先教后学”观点,掩盖的翻转课堂的本质,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做法。表现在:第一,让学生在家里或课外看了授课视频仍然不放心,教师在课堂上再讲一遍,挤占师生互动、研讨学习的时间。第二,教师给学生布置观看视频学习任务,还布置繁重课后作业,加重学生负担。第三,教师对翻转教学实验采取保守办法———如“课内翻转”方式,将投放授课视频观看时间选择在课堂前10到15分钟,然后开展讨论学习。因此,在翻转教学实验中,对教师而言,掌握翻转课堂精神实质和正确操作流程非常重要。首先亟需加强教师对微课的深刻理解,只有在深刻理解微课内涵和功能定位基础上才能够提高教师微课制作能力,进而发挥好微课能够“问题聚焦”、“同步反馈”、“多维呈现”等功能。其次,准确把握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适恰度,应认识到只是教学手段、新型教学资源,应是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切不可“喧宾夺主”。第三,微课建设特别是硬件建设的主战场应在课外甚至校外,随着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日益普及,微课需要的软硬件建设得好,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才可更好地成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等需求的共享资源。[4]因此,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主要区别,不在于教与学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是表现在:其一,教与学的孰显孰隐。翻转课堂中,“教”是隐性的,“学”是显性的,而传统课堂中反之。其二,师生的交互性。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较之于传统课堂穿插于讲授之中的师生互动(如学生发言、提问、上黑板做练习、做演示等等)而言,其课上环节是更高层面的互动,教师是答疑解惑启发思维,学生则高度参与课堂讨论。就此而言,翻转课堂的互动探讨,加深了学生知识理解,产生“新质”。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创新应用的核心环节
①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是看微课视频,得到的基本是初步的、表层化的“碎片化”知识。但作为一门学科、一门课程来说,学生只学习掌握一些“碎片化”知识显然不够,需要整合成整体性的知识模块,需要进行内化。那么怎样整合和内化?这就需要发挥课堂作用,经过课堂互动和协作完成,要使互动协作良性有序就不能没有教师的引导。假如说课前学习考验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能力,那么课堂的互动和协作活动对习惯传统“传道授业”的教师来说则是最考验其设计能力了。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共同进行探究,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应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即四个步骤来完成,这应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创新应用的核心所在。(一)陈述与整理。课堂教学第一个阶段,学生代表或学习小组代表,根据教师课前提出的自主学习要完成的任务,陈述在课前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希望教师与同学给予帮助和解答的困难与疑问。教师则在学生陈述基础上整理出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新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需要提交学习小组去讨论解决。教师整理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挑选和决定最需要、最重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最好请学生参与;二是挑选决定问题要考虑到问题重要性和时间限制。(二)解决与形成。教师把整理出的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提交学习小组去讨论,进而形成小组答案和意见;若还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教师和向全班同学提出,寻求帮助和解决。需要学习小组讨论解决的问题若有两个以上时,建议采用由易到难来进行,同时讨论过程中要贯彻好“人人参与”的原则。(三)研讨与报告。这里研讨指的是全班研讨,报告指的是各学习小组主题报告。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重难点问题或有争论且分歧大的问题可采取成班性研讨或各小组主题报告,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组织和引导,必要时教师可加以补充意见。但要避免出现和发生教师“过于主导”、“一言堂”情况。(四)总结与布置。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最后阶段。教师应对前几个环节做归纳和补充完善工作,对问题解决不完善的要进行补充,对某些错误看法和结论要进行更正,以使学生形成统一认识。当然,某些开放性的问题除外。同时,教师要分析、归纳、整理好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梳理好学生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设计出课堂教学新方案,进一步对学生已经掌握或还需探讨、拓展和深化的东西进行分类。最后,在前述总结基础上,教师对下一次课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布置。需要注意和再强调的是,课堂每节课时间是固定的,但每节课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如内容重要性和难度,学生学习程度等)灵活调节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以保证课堂翻转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四、结束语
如前所述,翻转课堂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网络环境和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教师应是关键之关键。为此,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第一,要树立教育变革坚定信念。观念决定行为,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很多教师已经锤炼出并形成的固定教学范式和习惯,使教师处于一个没有确切把握的新的动荡状态之中。所以,教师若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通常是不愿意或不彻底地“革”自己命的。第二,要有较高教育信息化素养。今天的学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学生,他们对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亲近感不同;而今天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多是教学骨干)缺少与信息技术亲近感,因为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基本上没接触过电脑;况且大部分教师虽学习了电脑技术,但却是不精不深,有的虽常使用电脑,但较多还是上上网、编一些文本(数据表格)或制作PPT等,涉猎软件和技术却很少。或许有人会说,教师不会制作微课关系不大,可以通过聘请人来进行制作解决(如此则成本很高)。但正如前文所述,要推动传统课堂改革而实现课堂翻转,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那是很困难的,即使推行了其效果也会差强人意。第三,要抓住“翻转课堂”关键点。前已说过,实施“翻转课堂”,微课视频很重要,但较之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运用好课堂上的时间,那种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微课视频制作上“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翻转课堂中“因材施教”的对话和讨论等比视频更加重要,它是“翻转课堂”关键点所在,需要教师做出精心准备和细致观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5]此外,我们需要建立教育评价新机制,打破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么样由任课教师来评价的传统做法。因为只要我们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既可观看任课教师也可观看非任课教师的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料来学习,那么,经考核合格,我们就应予以承认。如果我们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新机制,不仅对教师教育教学起到鞭策促进作用,而且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颖,路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11):54-57.
[2]李允.翻转课堂中国热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18-23.
[3]吴红娉,杨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6(15):185.
[4]董强.翻转课堂及其构建实践应用和注意事项[J].信息记录材料,2018(10):167-168.
[5]程龙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7(1):29.
作者:韩志才 单位:池州学院
- 上一篇:单片机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 下一篇:孔颖达教育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