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法在机械制造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3:39:58
导语:理实一体化教法在机械制造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课程设置灵活性欠缺、教学过程实效性缺失、基础设施配置随意三个方面,对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理实一体化教法在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实施措施。希望通过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制造领域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并且制造领域自身具备技术带动性以及广泛应用性等特点,一直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位置,因此,社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就要对机械制造课程进行创新,从而给社会培养出具备高技能、高素养的专业人才。本文主要对当前机械制造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将理实一体化教法运用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概述
当前,有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比较多。笔者认为,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紧密融合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单单是指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同时也不是教学课堂和实验车间的融合,而是把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开展,并且构建配置课堂和实践场地,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进行培训。
二、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灵活性欠缺。当前,大多数院校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置上缺乏灵活性,课程通常比较固定,无法根据时代步伐进行调整,进而不能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来实现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理论和实践无法紧密衔接,学生在掌握实用性知识时受到限制,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不能全面对接,专业技能缺少实用性。(二)教学过程实效性缺失。大多数院校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只会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教材上,没有对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教学标准守旧并且错位,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缺少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模式存在单一性,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而且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三)基础设施配置随意。当前,各个高校开始开展机械制造专业的实践课程,并且配置了一些专业性的实践教学设施,但是因为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设施价格比较昂贵,因此一些学校在进行设施采购时,往往只重视设施的价格,忽略了实践课程的专用性,并且因为采购设施的数量有限,导致学生不能一人配置一台实践设施,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理实一体化教法在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实施
(一)教学项目设计。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在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其主要强调教师的教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学项目的落实一气呵成,本质就是把课堂和实践场所进行融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实践环节中的气氛,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因此,在进行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教学标准以及专业性要求,以实际岗位内容为侧入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设计流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教学内容和设计方案。(二)强化教师的具体教法和手段。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机械制造课程中,主要强调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应用现代化技术来对机械制造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购买一些机械零件,来对机械制造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观摩的机会,带领学生到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学习,利用机械加工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直到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三)做好评价工作。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后,采用分层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由于每个小组发现问题以及难度系数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解决思路以及应对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在评估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教学内容的探究,还是对机械制造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只要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鼓舞学生进行探究,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将理实一体化模式全面应用到机械制造教学课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康占武 白利军 单位:北方机电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渌漪,付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诊断方案研究[J].职业,2014(23):82-84.
[2]顾瑛,殷明.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8):212-213.
[3]罗永新,彭友华.理实一体化课堂有效教学目标下的高职教师素质建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0-131,149.
- 上一篇: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论文
- 下一篇:教学做一体化下机械制造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