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文化互融式教学探讨

时间:2022-05-23 04:48:12

导语:高校民族文化互融式教学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民族文化互融式教学探讨

[摘要]互融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教师、学生、民族文化精英组合为一个教学团队,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文化考察实践、文化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互融式教学适用于民族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和开设民族预科的高校。在互融式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民族文化精英应各自发挥相应功能。互融式教学在其实施中需要有教师队伍、实践基地等条件的支撑,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化、形式化。

[关键词]互融式教学;民族;文化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民族8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和青海3省)所占国土面积约为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约有1.1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8.49%[1]684。为了发展民族教育,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办了层次完整、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高等院校,据统计,2013年全国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76.88万人[1]712,2015年国家民委直属6所高等院校招生总数即达37051人[2]661。在民族地区高校(包括民族类院校)和具有少数民族预科培养任务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民族文化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组织和实施得好,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能增强学生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国家认同。因此,探索高校民族文化类课程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互融式教学及其特点

所谓互融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教师、学生、民族文化精英组合为一个教学团队,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文化考察实践、文化调查和文化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表现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发挥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高校教师的专长。一门课程分成几个甚至更多模块,每位教师所教均为最为擅常、知识积累最为丰富、相关研究最为专业的板块,能够避免传统教学由一位教师教学,虽面面俱到,但知识不丰富、理解不透彻、讲解缺乏激情的弊端;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设定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阐述,讲述不同民族、地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内容,并组织探讨。在实践教学环节,将博物馆、文化存列馆、旅游基地的民族文化讲解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利用节假日,组织民族文化调查组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文化考察,然后申报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科学研究项目。丰富多样、实践性强、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激发学生寻找到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再一方面是能够有效地将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邀请民族文化精英进课堂进行文化展演、技艺传习,组织学生在文化存列馆讲解,利用节假日赴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文化考察,能够使少数民族的传统原生态文化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在教学工作中,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互融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分布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频率加快,民族杂居现象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成份更为复杂,单一的由某一个民族居住在某一区域的情况已极为少见。反映在民族文化上,即某个区域的民族文化存在着多样性。而地方高校在进行民族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大致梳理,另一方面要针对高校所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点关照。这种教学需求对民族文化类课程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民族文化涉及面广,文化内涵深厚,其学习和理解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理解不到位、泛泛而谈则可能出现偏差,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民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一批具有不同民族背景、学科背景、研究背景的教师进行分工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二)民族文化多样性在长期适应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过程中,我国的少数民族都形成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在生产生活、制度规范、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要素,也是维系该民族意识的主要纽带。在社会发展中,各民族文化存在着整合的现象,但总体上来看,其独特性依然十分明显。多样性文化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在进行民族文化课程教学时,必然需要对各民族的优秀或特色文化进行学习。而民族院校以及民族预科的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师资配备上少数民族教师也有较多的现实情况正好可以满足文化类课程互融式教学的需求。(三)文化类课程自身性质一般情况下,民族文化类课程都被划归于知识拓展类课程,相对于高校其他专业必修课程来说,在教学中具有更大的机动灵活性。同时,由于民族文化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制度规范等密切相关,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这些性质需要有效地将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民族文化精英、学生以及专业教师组织起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将理论探索与现实体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三、互融式教学的参与主体与作用发挥

(一)教师教师是课程组织、设计、引导与研究指导的主体。在互融式教学中,需要有一位教师对所开设的课程承担主体责任,再由责任教师将一批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民族背景和研究背景的教师组合成一个课程组。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课程组成员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拟讲授的一个或数个板块内容,再由课程负责人统一协调整合成完整的课程方案。一般情况下,课程组成员是固定的,并分别承担不同课程的主体责任,这样不仅能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课程团队,而且有利于教师课程绩效的核算与分配。基于以上职责,对课程组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有一定要求,即要求为对某一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某类文化具有一定知识积累,比较熟悉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负责对所设计板块内容进行概述,引导学生对所设计板块内容进行讨论,用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教师在授课同时,组织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成立课题组,指导学生深化学习,并分别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利用节假日参与文化田野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申报实施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各类课题项目。授课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综合表现对负责所指导课题组学生的课程成绩给予评定,并负责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随时对课程相关环节进行修正。(二)学生学生是课程教学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相关课程内容讲述和实践的重要者参与者。在互融式教学中,教师组织不同民族背景、区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讲述;学生围绕授课老师提出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供其他同学讨论和授课教师释疑。为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还要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收集材料,开展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兴趣组建课题组,课题组负责编制文化存列馆、博物馆、旅游实践基地相关内容的讲解词和具体讲解,每个课题组选择一个课题组织相关方面的学习和研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和学习后,分别由相关教师带队利用节假日前往田野调查点进行田野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问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为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承,以课题组为基础成立校级民族文化社团,为学生自主进行文化学习和研究服务。有意继续从事民族、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深造的学生则以教师科研助理的形式继续深化学习。(三)民族文化精英民族文化精英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参与者。民族文化精英主要承担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将所掌握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展示和传授给学生,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二是利用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辅助为师生进的文化实践,寻找、选择合适的田野基地。因此,对民族文化精英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民族、文化知识积累、文化技能和社会资源等多项指标。在报酬方面,除颁发荣誉证书外,从课程组中支付一定的课程补助,田野文化实践指导则由带队老师以生活费的方式从各自科研课题中进行结算,以利于其工作的持续性开展。

四、互融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长江师范学院毗邻渝东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常年保持在30%左右。自2012年以来,学校“民族文化课程群互融式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组(以下简称“教改组”)在前期摸索和项目实施中,进行了数年的互融式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明显其一,课堂探讨式教学对于教师理论素养和知识积累要求很高,为了适应教学需要,课程组成员必须不间断地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该过程也是教师知识积累的过程。其二,在教学手段上,课程组教师必须同时掌握体验学习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因此集中观摩学习和探讨是提升课程组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其三,在不断地田野文化考察中,教师和课题组收集大量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作用显著。互融式教学实施以来,“教改组”教师5人共获得文化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出版《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等专著共6部;获得校级以上科研奖励8人次、教学成果奖3人次、教学能手2人次;2人获得博士学位。(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效果显著,学生文化知识积累逐步提高;实践教学使学生所学文化理论、文化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增强;民族文化精英参与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加深,传承文化的意愿和能力提升;学生在田野文化实践中体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收集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研究,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整体素质大大提高。2012年来,“教改组”教师共指导学生成功申报立项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挑战杯项目15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指导学生民族文化类学位论文30余篇,其中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篇;指导14人成功考取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类研究生。(三)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提升在互融式教学中,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更透彻、运用文化理论看待民族文化现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分析文化发展趋势以及更高层面的文化整合更具合理性,而这些能力对于正确的文化认同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3年来,“教改组”在授课学生中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300份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数据显示,受测学生民族认同意识明显增强的在95%以上,国家认同意识明显增强的为100%,中华文化认同意识明显增强的占87%。(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来,“教改组”指导学生共承担文化存列馆、实践基地等的讲解任务80余次,受益学生、老师和其他人员在5000人(次)以上;学生组建的社团“乌江文化研究社”组织文化展览、文娱活动、文化讲习班等各类活动合计20余次,参与者3000人(次)以上;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社会调查300人次以上,提交各种社会调查20余份;组织到社会福利院、贫困小学、社区进行义务服务工作10余次。以上活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2015年“乌江文化研究社”获得校级优秀社团称号。

五、互融式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互融式教学虽然存在着很多优势,但其实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简单化、形式化,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互融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体系,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支持首先,必须要有一支在学科专业、文化背景、研究领域等方面既有区别又能互补的教师队伍,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勉强上马,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必须要建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类型最好多样化,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文化馆、博物馆、旅游景点、文化公司、文化产业基地等是最好的选择,实践教学是互融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后,要有一批可持续发挥作用的田野调查基地。在基地选择上要注意代表性,不同民族、不同特色、交汇共融的文化都应有所体现;最后,课程组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经费进行支撑,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最终实现良性循环。(二)互融式教学不是简单的将教学工作分配给教师、民族文化精英或者推给学生有效的互融式教学需要师资力量与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具有优势竞争力的课程群,使学生接受到更丰富和专业的指导;在学生方面主要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社区方面是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探寻一条校地合作的新路子。因此,互融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教师集中学习研讨下的合理分工合作;需要学生及学生社团在教师主导下配合完成相关的教学实践任务,在某些层面甚至需要学生及学生社团围绕教学实践任务创设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也需要实践基地和田野调查基地提供一定的学习实践环境。在互融式教学中,一定不能将其简单化、模式化,那种将教学工作简单分工给课程组教师、“一分了之”的做法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将教学任务简单的推给民族文化精英和学生或“一推了之”的做法更不是题中之意,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三)互融式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的空间互融式教学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工作,虽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在课程群进一步建构与融合方面,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课程群值得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学生融入互融式教学的途径、方式方法和及其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此外,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方面也有待完善和提高。在以后工作中,“教改组”将在这些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总结。

作者:莫代山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中国民族年鉴(2015)[M].北京:中国民族年鉴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