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的教学举措

时间:2022-01-10 09:46:04

导语:滴定分析的教学举措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滴定分析的教学举措

本文作者:罗恩平工作单位: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注重直观教学,培养形象思维,改善认知结构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平时的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具,增强语言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重视学生的观察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将“语言表达”与“实验操作”融为一体、理实交融。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教学,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与联想思维能力的形成,为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采用图示法分析题意,增强学生对实验描述性语言的解读能力,使其从实验描述性语言的阅读、理解、表达与记忆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取与计算有关的关键信息点上,从而轻松、正确的理解题意。

强化基本概念的教学,灵活基本概念的运用基本概念是构建任何学科体系的基石,也是理51解事物并进行分析、归纳及推理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以基本概念为基础,可以建立实验原理和方法。依据实验原理和方法才可以理解实验的技术、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及相关计算。对我院中、高职分析化学课程中滴定分析的一般计算而言,尤其要掌握密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等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只是基本概念在特定实验原理中的具体运用及推理的结果。因此,我们强化了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了灵活运用基本概念的训练,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析、转化及推理各种基本概念,得出计算关系,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自己不是“公式”的奴隶,而是“公式”的缔造者。

有了物质的量的概念以及配平了的定量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滴定分析计算没有必要去衍生更多的概念来增加学生的负担。根据配平了的定量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列比例式计算只需要小学的知识。因此,习题中定量作用物的“物质的量”的正确表达就成为中、高职分析化学教材中滴定分析计算问题的核心,突破这一点,计算迎刃而解。一般解题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谁和谁发生定量反应,化学计量关系为何?弄清题目中是什么物质与什么物质发生定量化学反应,并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化学计量关系。如果不涉及化学反应,则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如溶液的配制、稀释)。2.各定量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的表达式为何?解题时,将题目中各定量反应物质的已知量和需求解的量用符号表示出来,并用这些量将各定量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正确地表示出来,如:(1)以质量表示的纯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表示为:mB/MB(mol)或(mB/MB)×103(mmol)(2)一定浓度及体积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可表示为:CBVB(L)(mol)或CBVB(ml)(mmol)(3)一定密度ρ、体积V、溶质B的质量分数为ωB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可表示为:ρVωB/MB(mol)3.以化学计量关系为依据,列出定量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式有了各定量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的表达式和化学计量关系,就可以列出定量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计算式,即公式,通常表现为以下形式:(1)mA/MA(mol):CBVB(L)(mol)=nA:nB这里,nA、nB分别为物质A和物质B的物质的量。当mA已知,CB未知时,为“标定”;当mA未知,CBVB已知,则为“测定”。(2)(mA/MA)×103(mmol)=CAVA(ml)(mmol)此属于溶液配制问题。如mA已知,则求配制浓度CA或体积VA;反之,当CAVA已知,则求配制溶质A的溶液所需要的mA值。(3)CAVA(L)(mol):CBVB(L)(mol)=nA:nB此为溶质A的溶液与溶质B的溶液之间的比较标定或测定。或CAVA(L)(mol)=C'AV'A'(L)(mol)(此为溶质A的溶液的稀释)显然,解题的中心环节与关键步骤是第二个步骤,即:定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正确表达,必须掌握。学生既没有必要死记上述公式,也没有必要去琢磨“如何确定基本单元”以及“等物质的量规则”这些额外的概念,就能解决溶液的配制、稀释、标定、测定等计算问题。通过mA的测定,可进一步延伸,计算样品的百分含量,即:(4)A%=(mA/S)×100%或A%=(mA/V)×100%最后,运用概念的分析和推理,可使学生容易地理解滴定度TT/B与物质的量浓度CT的关系,即:(5)TT/B=(b/t)CT×MB/1000

近年来,我院中、高职相关专业的“滴定分析计算”内容的教学采用了上述方法与策略,与过去的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的做题情况已有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