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论文7篇

时间:2022-08-11 08:45:24

导语: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论文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的运用

1使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现状

1.1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应用中的主要优势。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能为幼儿提供愉快、温馨、多样的教学环境,让幼儿能够自主的学习知识,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教学教育的课堂中,能够将教师要表达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的表达出来,还能为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能够起到辅助管理的效果,还能大大的提升幼儿园的工作效率以及教学质量。1.2幼儿园信息设备配备不足。对于多媒体教室和教学用计算机而言,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几乎都没有电子教室,主要原因是:幼师授课的方式都是和幼儿在普通教室内完成,备课阶段就没有使用电子教室的计划。由于幼儿园的资金建设一般是用于基础硬件的建设,所以教学计算机的资金投入更少,所以每个教室配备教学计算机的资金不足,从而导致教学用的计算机很少,基本上是一台计算机公用的情况。1.3幼师的信息技术水品不高。目前很多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信息技术这样的新型教育教学工具能够有很多优势是不可被取代的,幼儿园只有少部分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更加倾向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缺少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的经验。但是稍微年轻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操作方面仅仅停留在基本操作的阶段,很难将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的挖掘和使用,还有的教师很难接受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思路,由于自身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缺乏研究,很难将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幼儿教学课程标准进行融合,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的使用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介于此,幼师总体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教师内心是想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幼儿教学的,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辅助幼儿教学处于发展的阶段,所以导师教师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失去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影响了整合的效果和进展的效率,这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过程中的新挑战。1.4缺乏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随着信息技术被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幼儿园需要具备适合幼儿园发展的管理管理软件系统,这样对于有效的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现实情况面前很多幼儿园在管理方面采用的信息技术情况不容乐观,现阶段幼儿园中拥有网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好。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家长对于幼儿园发展情况不了解;对园中有多少幼师、分别有哪些资质的情况也不了解;对于幼儿园整体分布和教室的座位分布也不了解,所以导致很多家长没办法很准确的选择。

2促进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应用的策略

2.1幼儿园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要逐步完善。我国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特点主要地域不同教学的差异也就不同,一方面作为政府需要出台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这样才能够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将教育的公平性作为制定幼儿园信息技术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幼儿园需要申请国家教育财政的拨款,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信息技术硬件进行更新提升,还能够制作出适合幼儿园发展的软件,最终将幼儿园中的信息技术进行普及,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2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在幼儿园采用信息技术后,应该为幼儿创建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活动环境。主要包括了幼儿园信息技术的物质活动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全方位的管理环境,具体的要求是为幼儿提供合理的信息技术设备,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的摆放要符合幼儿的身体要求,还有地点要选择空气要流通安全舒适的室内空间,还要制定合理的设备使用频率和时间。2.3软件的开发力度要不断是提升。幼儿园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对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加以关注,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和幼儿的学习要求制作出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幼儿园办公效率的软件,例如:我们可以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还可以建立幼儿园自己的网站或和家长交流的平台。现在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强烈的要求关注自己孩子的动态,分分钟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因为我们可以开发一款能够让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实时沟通的手机视频软件,能够在使用中与教师交流的同时还能随意的切换的幼儿活动的场景中,这样可以让家长通过网站或者平台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硬件情况,和幼师的师资力量情况,以便于家长更好的选择幼儿园,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园和家长的互动性,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家长还能了解到幼儿园一周的教学动态,更容易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幼儿教育的合力。2.4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园的年龄特点他们处于爱玩、天真的阶段,在学习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集中幼儿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将知识通过动静结合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在玩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作者:郁芸 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金谷园分园

参考文献:

[1]俞芳.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综述[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17):8~14.

[2]李艳丽.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2):21~32.77

第二篇: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运用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给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越来越受重视。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1]。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教学与大数据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与大数据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教学材料由大数据提供,大数据材料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提供的材料与相关课程目标结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使教学环境得到改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主要借助各种教学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等,搜集与整合教学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实现师生教学互动,自动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二)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具有师生交流互动、共享共建教学资源、随时随地学习、客观分析数据等突出特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均有所增加。信息技术教学吸纳当代教育科学前沿理念,注重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具有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优势。(三)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中依靠趣味性的引领就显得比较重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客户端完成学习任务,在“玩”的同时“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例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1],在线教学管理平台、蓝墨云班课、QQ、微信、LANSTAR、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时代的产物,目前正逐步地被应用到高职院校教学中,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蓝墨云班课。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蓝墨云班课作为一款移动教学助手APP,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协助开展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玩手机的问题,实现了从设法制止学生玩手机到引导学生玩手机的转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校园内有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即便大家同时使用网络时速度受限制,学生也可通过4G网络进行学习,因为蓝墨云班课所需流量是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承受的,因此保证了蓝墨云班课的正常进行。蓝墨云班课主要功能包括实时检查学生到课情况、课程资源共享、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答疑、交流平台、学习效果测试等。蓝墨云班课课程建立后,通过获取邀请码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该课程。利用蓝墨云班课可随时设置不同的密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生到课情况检查,解决上课点名耗费时间且不易监控的问题;课程资源共享可随时查看课程信息;问卷调查可随时设置各项问卷并即刻得知结果;学生答疑功能一方面解决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可通过学生提问了解学生未掌握知识点;交流平台上每个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解决与不愿主动发言学生的交流问题;测试模块可自动统计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另外,蓝墨云班课还实现了手机版与电脑版互通。蓝墨云班课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授课材料准备要充分,课程各环节设计精准,创建课程后仅创建者具有操作权限[1],管理员少。(二)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在线教学管理平台自引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以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应用在线教学管理平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体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的“教”与“学”环境。教师利用平台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共享课程资源,同时可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交流,还可以对学习内容自我检测;管理员则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可以使用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身份进行登录,每种身份所具有的权限有所不同。管理员的权限最大,可根据教学实际对用户进行管理,可以定制平台风格、功能,统计平台使用情况等;教师的权限以对课程管理为主,上传资源、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组织在线答疑及测试、分析学生成绩等;学生的权限以共享课程资源及参与交流、测试等为主。每种身份可设置多人,管理员将教师设置为用户,而教师则将学生设置为用户,可单人注册用户,也可批量注册用户,注册成功后便可直接登录。教师登录平台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定制个性化的界面,可根据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定制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设置的课程相关模块可显示链接也可隐藏链接。调查、测试模块的设置可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查及测试,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详细情况。通过通知、任务模块公布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登录平台后根据教师布置的通知及任务,参考课程资源,及时完成作业,对显示链接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可随时打开使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我检测,实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等。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可通过电脑进入,也可通过移动平台完成,网络通畅的环境下,“教”与“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统计数据的查询路径较深,使用不同版本的浏览器时,在线教学管理平台界面显示直观性较差。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有实效

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增加知识宽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用大数据分析信息数据库,研究学生各种行为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修订课程教学计划,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操能力。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制订学习目标、设定学习情境、指导学习过程、建立学习评价体系等均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相关联,以解决岗位中具体问题为主要目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解决实习实训中信息技术运用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教师布置典型工作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综合能力。(三)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心理学指出,参与者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参与主动性才有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与发展[2]。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引导者,给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讨论激烈或分歧大时应及时给予点拔;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引;研究方向出现偏差时给予调整;取得成就或获得成功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始终感觉“自由”与“安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自主学习并愉快接收信息的学习情境。(四)综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大学时期,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教师教学理念先进,综合素质比较高,才有可能带动学生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与素养,引导学生适应创新的技术环境,掌握越来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社会信息化水平逐渐加快,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受重视,高职院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探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为大学生就业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申晓改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祁爱萍.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6(19):207-208.

[2]邓峰,吴颖岩.高职思维型云空间教学的应用要求和引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12):119-120.

第三篇:多元化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1前言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激发学习自信等都具有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评价单一化倾向,阻碍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而非智力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兴趣、自信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恰恰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保障。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一般倾向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存在评价方法单一化、评价标准单一化、评价内容单一化、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倾向,阻碍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与自信心的激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改革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模式和有效发挥评价效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评价方法单一化

评价方法单一化指只注重通过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忽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考试测验等形式来测定学生学习成绩,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最典型的就是以期中、期末考试分数作为对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唯一评价依据,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意志、学习方式等内容的评价。单一化的终结性评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阻碍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单一化传统的评价体系是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他们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与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学生对于网页制作比较熟练,有的学生对动画制作比较擅长,还有的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最基本的技能的掌握都有较大难度。单一化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作者:张凤军,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古邵明德小学(277319)。通用“一刀切”式的评价标准,既不利于有计算机操作特长的学生发挥技能,也不利于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1]。评价内容单一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受小升初、中考等影响,评价的内容只盯住知识与技能,以达到考试获得好成绩的短期效应,忽视了德育、心理、美育诸方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取心、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学习态度与习惯的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及学习毅力、理想信念等内容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化教师是权威的评价主体,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忽视了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学生、教师、家长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很难形成,交互性评价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制作的课程表、电子报刊、设计网页等的评价,只是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与主导,教师的权威评价一言定优劣,学生缺乏参与评价的机会。以上评价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缺乏对学生客观与科学的评价,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3多元化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评价方法多元化,激励学生学习自信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时间点上的评价就可以涵盖学生的整体发展。评价方法多元化,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努力的过程,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如对学生平日课堂提问的表现、作业展示活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标志性成果等资料进行积累与归档,学生平日做的一份份字迹工整的作业、漂亮的信息技术创作作品、一张张标志性的荣誉证书等,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可以放到成长记录袋当中,里面还有教师、同学对学生作品的激励性评语。学生成长档案起到展示学生成长进步、张扬学生个性、品尝成功喜悦的作用。如在制作网站的过程中,教师看到一位学生制作布局不合理,通过查阅他以前的作品,比较前面的作品,发现现在有所进步了,就要抓住时机对其进行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并鼓励他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2]。评价标准多元化,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评价标准多元化,就是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而不是整齐划一地使用一个标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评价标准是唯一的,即对优生与对中下层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相同的。这种评价“一刀切”的形式,对中下层学生起不到激励与肯定的作用,甚至会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承认这种差异,正确处理这种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让每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即产生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鼓舞力量,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实施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例如:对于编程基础较好、学过QB、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在评价上侧重于针对他的编程能力;擅长报刊制作、网页设计、动画制作、平面创意的学生,往往是形象思维较好的学生,对这个层次的学生的评价可以偏重于应用、创意及设计能力;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评价上鼓励其纵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较,只要有所进步就是成功。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擅长编程与绘画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技能的不全面而受到打击,学困生也会因为自己的进步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上进的信心。评价内容多元化,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有效提高评价内容多元化,就是不仅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评价,而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审美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评价。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只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深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只盯住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不到有效评价与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强化学习情感。评价内容多元化才能使学生看到自身的长处,增强学习动力。如教师在教学电子文档制作、网页设计创作、制作动画作品时,在创作目标的评价上可分为四个方面:1)思想性与科学性,要求作品创作主题鲜明、内容积极,有追求、有目标、有理想,赋值为25分;2)作品的创造性,要求内容新颖、构思独特,体现超越创新,赋值为25分;3)创作要富有艺术性,体现审美情趣,而且合理独到,有新意,体现美、表现美,赋值为25分;4)技术性,制作工具选取和表现技巧合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体现技术探索,学有所用,赋值为25分。这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发展,而且在情感意志、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3]。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交流与反思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形式。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分享自己在创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说出自己的作品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渠道与方法。如在制作网站作品时,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如:我的作品布局全合理,我觉得做得很好。学生小组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如:网站滚动字幕运用合理,图文结合,但是内容显少。教师则可以对其进行正面的鼓励评价,如:网站整体布局合理,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制作技术不错,如果能增强背景与文字色彩的对比度就更完美了,内容如果用自己原创的文字将更富有针对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用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即小组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看哪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进行评价,找出彼此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对本组作品不断完善。又如在教学PPT制作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在总体任务下,组长将具体的教学任务分配给小组成员,如具有较强文字能力的学生负责编辑作品的文字工作,擅长图片修饰的学生负责对图画进行编辑处理等。这样各小组成员都有相应的任务,最后在小组内集体完成整个作品。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把制作的PPT上传至网络,全体学生及小组在网络上对其发表评论,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之后,评选出最优作品,对小组进行鼓励与肯定。这样一来,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同伴之间交流借鉴,不断完善、取得进步。

4结语

传统教学评价的单一化存在许多弊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采取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抓好评价环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同时,通过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作者:张凤军 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古邵明德小学

参考文献

[1]葛琳艳.尝试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75-276.

[2]王轩,黄磊.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26-27.

[3]杨婷婷,闫莎莎.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9):112-113.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国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掌握外国语言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各级各类学校也把英语的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意义深远,那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职教英语情境教学方法的质量,成了职教英语老师关注的话题。

1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多媒体、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尤其是信息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新模式引入课堂,促使学生能够自主、自愿地学习英语,在情境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趣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信息技术和情境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可以在情境创设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而高职教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一些抽象性概念、名词、教学内容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配合教师的讲解,令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理解概念。例如,在《机电专业英语》这门课中,涉及许多电子元器件,比如cell电池、wire电线、bulb灯泡、switch开关、resistance电阻;还有好多的电子电工方面的专业术语,比如:volt伏特、current电流。在上英语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将这些元器件和设备的相关的信息收集起来,并整理出相关图片、视频以及实验,当堂展示给同学们看,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英语同电气原理进行结合,创设模拟环境,并让学生依照虚拟情境结合实践,继而在连接电池、开关、灯泡、电阻的过程中了解到各个装置和实验过程的英语概念,同时进行实际测量,得出电阻的伏安特性公式,甚至画出它的伏安特性图。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就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将把英语知识和电子电工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形成了正迁移,有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

2.2信息技术创设实际场景

在酒店管理专业的《饭店英语》这门课的教材中,有许多关于greetingguests主人问候客人、introducingothers介绍他人、roomreservation房间预定、complaints投诉服务的对话,为了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笔者经常模拟对话情境,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把所学的常用词汇和句型运用到实际对话中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接待客人和顾客的实际工作能力。

2.3用游戏、比赛创设情境

在基础课《英语1》中有一篇课文“SportsDayinMySchool”,在上课铃声响之前,笔者打开多媒体,把运动员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再在大屏幕上呈现彩旗飘飘的运动场图片,主题是“SportsDayinMySchool”,学生从楼梯口转向教室走廊时,就听到了音乐,怀着好奇心,迈着欢快的步伐来到教室,一进教室就看到大屏幕和讲台上放的四只土豆、四双筷子、四根绳子、四只鸡蛋、四个勺子、四个袋子、教室的后面等距离地放了四张凳子,他们立马就嗨起来,整个班级精神起来,运动会的气氛和运动精神都有了。上课铃一响,笔者把学生平均分成四组并告诉他们说:“我们马上边看课文文本,边听课文录音,之后要根据课文中提到的比赛项目的要点和规则,请每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参与文中所涉及的比赛项目,获胜的组有奖品”。这时,同学们个个都想为自己的小组赢得最终的比赛而努力,在看课文、听录音的过程中特专注,生怕不能领会每个要领和规则,录音播放完毕,进行了以下四个项目的比赛。第一个比赛:搬运土豆赛——给各组第一个学生发一双筷子和一个土豆,拿到器材的学生用筷子夹着土豆,在听到one-two-three“go”后立即平稳而健步如飞地到达教室后面的凳子处,围绕凳子转一圈,再回到他们所在的那一组,赶忙把器材交给自己组的下一个运动员,先完成的组算着赢家;接着就是鸡蛋平衡赛、然后进行了两人三足赛、最后来了个套袋赛。比赛的同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享受着比赛带来的欢乐,看赛的同学们同样希望自己组能赢,一股劲地为组员加油、喝彩,比赛结束后,笔者让同学们到黑板上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还真总结得不错呢,各组通过奋力拼搏与协作拿到了不同的奖项,有“搬运土豆”第一名、“鸡蛋平衡”第一名、“最佳小组”第一名等,全班happy成一团。学生既能掌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感受到团结协作的作用是无穷的,精神是伟大的。

3信息机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语言在具体直观的状态下体现出其特定的意义,帮助学生及时理解相关语言的意义,并促使学生能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思想,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不合理的技术应用不仅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对学生感悟和理解语言意义也是一种干扰,这样的教学是一种“问题情境”。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

3.1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不达意

境不达意就如迷雾,容易使我们难辨前行的方向一样。信息技术涵盖范围广,且网络上的信息也多种多样,在选择信息内容的过程中如果与教学情境不符,所创设的情境就好像被“迷雾”所笼罩,那么,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也会如“雾”中之路,令身临其中的学生面对通过情境所呈现的英语语言知识如“雾里看花”般产生不确定的迷惑,看似五彩斑斓的教学情境不仅未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知识,反而成了妨碍学生理解掌握语言知识的“烟雾弹”。

3.2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情境的创设中是为了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加多种多样的形式,从而更好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在本质上是为了服务于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而情境教学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而不应该只是为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玩”的乐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景创设中必须对内容进行把控,不能过多的强调情境,如此会让学生忽视所学的知识,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职教英语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水平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将信息技术同情境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作者:朱友秀 丁静静 单位: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艳艳,肖俊兰.谈英语情境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5):93-94.

[2]魏蕾.情境教学法在随州一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经济专业 教学中的应用

一、高职经济教育形势下的信息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改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出现了经济管理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渠道离不开电子操作,因为经济管理的学习范围比较广泛,想要了解经济方面的起源、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都离不开电子操作,另外,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的比较多,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电子操作在经济管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专业的开展,间接的改善了人们对经济的进一步了解,加大了人们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深度发掘,这些都离不开新一代的学生,应把经济管理专业的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

二、电子操作对高职经济专业的作用

在高职经济专业的有效运行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高职经济专业学院的办学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转变,电子商务、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相继出现,这些专业出现以后全面的改变了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这些专业是以电子操作的形式进行项目运行,这一方式的运行促进了经济专业的便利性。电子操作对经济管理专业有很大的作用,例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地喜欢宅在家里,所以人们可以利用电子操作获得一些外界的信息,还可以利用电子操作方式购买东西,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人们还可以利用电子操作建立网络平台。现今,人们已经离不开电子操作的经济社会,也就是说电子操作在高职经济专业中是必需的一门课程,为了促进我国高职经济专业教育的发展,应加大对电子操作的重视。

三、信息技术与高职经济专业教学结合分析

1.信息技术与经济专业教学结合优化了学习环境。教师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高职经济专业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信息化的学习氛围,应用信息技术,学生们就可以对与经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当前网站上有许多的学习资源,不管是哪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然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有效地进行学习,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们学习经济知识的积极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经济专业教师也不再使用传统的机械式教学,当然学生们也不是机械式的进行学习,目前阶段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都是通过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从而进一步使经济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从中获取经济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收集相关资源,进一步学习经济专业知识。因此,经济专业教师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高职经济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经济专业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而且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经济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信息技术与经济专业教学结合突出了经济这门专业的重点。信息技术能帮助经济专业教师弥补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经济专业知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把经济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相互结合起来,把经济这门专业所具备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应用到经济专业教学过程中,把静态转化成为动态,把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过程,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突出的重点上。所以说,信息技术与高职经济专业教学结合突出了经济这门专业的重点。3.信息技术与经济专业教学结合给学生们建立了一项完善的自主学习模式体系。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代表着任由学生们自觉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不对学生们进行组织与引导,一般情况下来说,大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都比较弱,这样学生们就容易形成投机取巧心理。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当中,应接受教师在管理方面的指导。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全方位掌握班里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以及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从根本上实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经济专业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按照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一个总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经济专业知识的时候必须要根据这个总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于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且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千万不可以与教师所制定的总体目标之间偏离。所以说,信息技术与经济专业教学结合能为学生们建立一项完善的自主学习模式体系。

四、信息技术在高职经济专业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经济专业教师并没有深刻了解到应用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高职经济专业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只是为了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然而并没有深刻了解应用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经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经济专业课本上的知识来应用信息技术,其中信息技术通常情况下只是单方面地给学生们演示知识,并不可以完全替代教师,可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认为在经济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越多就会越好,所以在每一节课堂上都会应用信息技术,从而就会使学生们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经济专业知识不能进行全面掌握。2.部分经济专业教师在选择信息技术课程软件的时候往往存在着盲目心理。经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时候,其实课本上的部分知识内容,学生们是能直接进行感受的,可是有些教师为了给自己减轻教学任务,却仍然一味地让学生们观看电视录像和电脑投影,这样就使学生们体会不到学习经济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所选择的信息技术课程软件的可信度也不是特别的高,从而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充分体现。3.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了以往传统教学形势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经济专业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把教师作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上通常情况下都得听从教师的安排,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甚至压抑学生的学校主动性,这样就对经济专业教学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

五、应用信息技术创建高职经济专业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的出现,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把实验仪器与计算机以及投影仪等多种多样的教学硬件和相关的软件之间进行配合,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进入了高职经济专业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这个时候只有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进行充分考虑,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1.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应严格遵守实效性原则。当经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对于部分应用之后对于教学效果没有起到很大作用的信息技术可以少用,而应用之后完全没有起到一点儿作用的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不用。其实教师在经济专业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应用信息技术越频繁越好,如果对信息技术进行频繁应用的话,除了会浪费时间与精力之外,而且还严重阻碍了经济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说,高职经济专业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实效性原则。2.教师应该采用情境导入策略。教师要想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高职经济专业高效课堂,那么就应优化情境导入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点方面入手:经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们创设情境。把学生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所进行采取的教学方式,在最近几年当中,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需求性也越来越高,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到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首先要做到的是更新传统的观念,摆正在教学中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充分进行应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成为主体,激发学生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从根本上使经济专业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性提高。3.教师应把经济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能帮助学生进行培养思维发展能力,教师在经济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始终坚持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宗旨,把传统技术手段在经济专业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挖掘出来,例如最常见的粉笔与黑板等教学工具,还有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它们其实在课堂上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力。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提高经济专业教学效率。4.教师还应当遵守优化性原则。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高职经济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主要应用投影和计算机以及视频展示等信息技术。经济专业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应学会操作这些媒体,其中媒体具体包括教学特点与所呈现出来的信息特性以及功能和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特性,而且教师还应当对于媒体所具备的特性更加全面的进行掌握,从而有助于为选择媒体与应用媒体随时随刻准备着。经济专业教师只有对于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功能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在高职经济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六、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高职经济专业教学之间有很大的联系,给经济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应用信息技术创建高职经济专业高效课堂的实践,就是把信息技术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去,不仅能提高学生经济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与此同时给高职经济专业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作者:唐宇 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谭理.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实施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23).

[2]张建华.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整合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钟国羽.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职高效课堂的实践[J].东北师范大学,2015(23).

第六篇: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1拒绝“拿来主义”,教师动手制作数学课件

1.1动手制作课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教师要想在网上找到一份满意的数学课件已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单纯的“拿来主义”,往往只会让学生看到知识的表面,认识不到实质。如果教师能对课件进行重新认识、重新梳理或亲自动手制作课件,就能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在哪些环节、哪些知识点会碰到什么困难、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哪些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引导。例如:《一次函数(四)》的最后一道例题,这个问题中出现了分段函数,正比例函数:y=5x(0≤x≤2)一次函数:y=4x+2(x﹥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如果教师认为这两种函数的图像学生已经很熟悉了,直接用课件把图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能会产生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把函数图像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这不是两个函数吗?(2)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吗,为什么只画一部分呢?(3)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为什么会连接在一起,什么情况下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会连在一起。由于我亲自动手制作了这个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了这三个问题,于是在教学中对这三方面进行着重引导,学生果然出现了这些疑惑,然后通过出一道类似的例题进行再引导,最后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2制作课件可以帮助教师从数学思想上把握教材,改造教材

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材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教材的大体模式是:讲一个概念、原理或法则公式,举一两个例子,然后留几道练习题,对于反映提高能力的素材不够,忽视学生数学思想的熏陶。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一个从数学思想上的整体认识。为了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放在中心位置,在当前的条件下,教师不但要从数学思想上把握教材,发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而且还要利用制作数学课件的方式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改造。利用制作数学课件可以对教材章节进行适当调整,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中学数学思想(化归、类比、变换、对应、函数等)培养而服务。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百花齐放”

2.1教师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曾对上海市金山区31所中小学的1046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信息化应用投入、课堂信息化行为等。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是演示文稿,有占86.6%的教师使用。笔者也曾对该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做过调查,一节课当中只使用演示文稿的达到了近90%。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单纯地使用演示文稿这一单一模式,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它失去兴趣,并且演示文稿有时也不能很好地把一些数学方法演示出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资源,利用演示文稿、flash、数学画板、投影、视频、录像等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探究正多边形内角的度数时,要对正多边形进行多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割,笔者有采用演示文稿直接演示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自主操作,然后利用投影仪展示他们探究的成果,接着让学生在投影仪上把他们的操作过程再展示一遍,这样既提高了探究成功者的成就感,又让其他学生学到了别人的数学思维过程。又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让学生观看录像《荣耀中华—数学家吴文俊》,通过观看,既让学生从吴文俊身上学到了学习数学的精神和品格,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教师还可以把上课过程录成视频,通过观看录像,既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便于了解每个学生上课的行为表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调整学习方法。

2.2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认知、探究、总结

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这也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暨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使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等提供帮助。例如我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自己搜集轴对称图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表象积累,而表象积累是数学形象思维形成过程的“细胞”,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完课后,又让学生在电脑上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用画图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学习心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如为了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笔者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电子邮件和QQ的形式进行互动,通过互动检查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的分析、做法同其他同学的对比;把自己的想法、问题、困惑同老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你的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的?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出来?我的这个方法能推广吗?通过这个问题我应该学习什么?我的思维过程哪个地方有欠缺等。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结和反思习惯,因为小结可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3适度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时间和方式

现代数学教学观认为,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努力培养、提高数学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明确其产生和发展的外部与内部的驱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光是给学生“看课件”,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会侵占学生想象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减少了学生主体思维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应根据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计划。如利用课件展示应创设什么情境,教师在把信息展示给学生以后,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适时停下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必要时,可以把某些环节的信息反复展示,通过反复展示,进一步检测学生对信息的系统化处理是否完全准确,以防止在某些环节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更正和解决。

4结语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等同于用现代教学技术一般模式套学科,否则会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误入歧途。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做中学”,而不光是给学生“看课件”,应该使课堂上的探究从“形似”走向“神似”,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达到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兴趣、数学能力而服务。

作者:方实 单位:南昌市育新学校

参考文献

[1]殷峰.建构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数学教学研究,2004(11):4-6.

[2]王旭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2):97-98.

[3]尚晓青.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数学教学模式[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5-7.

[4]刘隆华.贵阳地区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3(3):46-50.

第七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个学科中,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还处于探索和试验的阶段,虽然一些学校开展学科整合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教育理念、师资、软硬件、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对怎样把信息技术恰当地使用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进行合理正确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探究

1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整合

将某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就是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的整合,中学中有很多学科的内容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再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问题的目的。1.1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实施适合学科发展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讲练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等。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去构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在熟悉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类型多样的课程整合模式。如,英语学科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英语教师采用卡通、动漫、录像、演示、唱歌、游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把授课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趣,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1.2合理组织信息技术资源,保证课堂教学一气呵成。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时,往往存在把整合等同于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课程与信息技术本末倒置、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学生自由学习等误区。尤其在数学课上,计算机软件的快速计算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整堂课不停的放映多媒体软件,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也无从培养数学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程度的大小以及辅助的功能。在中学数学中,很多几何问题还有一些数形结合的题目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课件,但是切忌偏离教学内容和要求,要将完美形式与实用内容有机结合,不要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1.3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分享最好的教学实践。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开发、探索的过程就难以圆满完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也就落空了。历史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它对教学资源的高要求,但由于传统教学内容狭隘,缺乏技术性含量,难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程整合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共享优势,对历史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同时,结合教学实际,颠覆教材和教参的老套路。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现历史,实现教学空间的无限扩大。1.4利用信息技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教学目的与目标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评价和选取评价方法时首先要考虑期望通过评价得到什么信息,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只有通过公平公正的信息技术评价,才能将评价与期望学习结果直接的联系在一起。在音乐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题要求,激励学生制作专题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中外音乐鉴赏课总结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外搜索的音乐材料用U盘拷进电脑里并配合自己的讲解在课堂进行展示,向同学们介绍这些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和学习感受。教师根据他们的不同表现,从创意、理解深度和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让他们在共同学习中进步。

2信息技术与多门学科整合

如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俨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与多学科的整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而能从更深的层次去认识信息技术并综合使用它。然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之间的整合,并不是单纯的、孤立的将“教师、学生、课本和信息技术”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相同要点,结合学生实际,通过信息技术表现出来。如,英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和音乐进行学科整合。在学习了英语数字后,我们可以运用英语来解答数学题,把枯燥的数学数字变得生动可爱,比如在多媒体课件中显示类似“What’stenpluseighteen?”的短句,让学生之间比赛,看谁做的对又快。同时,在英语课本上有很多英文歌曲,通过唱英文歌能让学生记住很多复杂的句型,也能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特别是在韵律操中加入英语的学习很符合学生的记忆特点。

3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的工具。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个长期过程,欲速则不达,需循循善诱,这其中教育部门、教师、学生是构成这一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三者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作者:张林和 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