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反思
时间:2022-11-10 08:49:30
导语:“互联网+”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一个充满互联网气息的热词“互联网+”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意味着一个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时代开始形成了。教育作为一大传统行业,自然而然被放在了“+”的后面,与互联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下,作为学生的“95后”“00后”在互联网网络环境下快速成长,他们更依赖网络,更适应于碎片化的学习。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引领网络技术的学科,我们的教学课堂也必须有所改变。
一、使用网络学习媒介,强化空中课堂作用
传统的课堂相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课堂来说比较封闭,首先它的地点是固定的,且局限于某一班级,而网络学习媒介的出现却极大地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它把异地的课堂教学轻而易举地“搬”到我们的课堂,把异校的名师们“请”到我们的课堂,将各种教学资源与我们的课程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将学习内容有效拓展,让学生们随时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样的空中课堂,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接受教育,每个人都是教师,每个人都是学生。如果仅仅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网络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时间和学习空间,更灵活的学习和展示形式,更自由的对话和交流方式,从而将学生的生成性信息,形成系列的成果资源。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强化“空中课堂”的作用,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网络学习,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和速度进行学习研究,然后共享其他学生的研究成果,营造出浓厚的网上学习氛围。
二、凭借网络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以其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等优势,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发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性发展。现代教育的课堂应大力推崇个性化的发展,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教育课堂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因此大多采取群体性教学原则,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利用互联网以及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发挥便捷的操作优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认清自己的认知风格,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发现适应自己的学习策略、安排好适当的学习步骤、调整好适时的学习速度,遇到学习问题或者想要深入学习和探究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功能,向教师请教,并能得到老师的指点,同时获取反馈信息,这种个体性的差异便会真正地被发现,促进了教学上的平等性,大大促进了个别化的建构。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2.主动获知。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具有“非中心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中预设的分配和传授,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主动性。只有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使他们对课堂有所期待,这样他们挑战学习的信心才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运行,学习的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中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方式加以辅助,将微观的事物以宏观形式呈现,将抽象的例子用具体方式表述,将呆板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这一优势的充分利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3.互动提高。传统的学习模式以学生听、写、读为主,他们之间交流相对较少,偶尔地讨论,看似场面很热闹,也仅仅流于形式,难免有学生滥竽充数。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学习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中尤为普遍,在这种交互式、合作式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会了分享、合作和沟通,真正将合作学习的模式落到实处,营造出更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三、创设优质教学情境,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热衷于网络聊天、游戏,此时教师应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重点关注生成化的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和热情,挖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在给学生上《flash动画制作》一章节时,预热阶段首先问他们是否喜欢看动画片,接着提问他们:如果你是一个导演,让你们自己来制作的话,你们想要做什么样的动画片,这就很顺利地让他们每个人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点,记录下他们自己的构思,再根据已有知识,观察需要完成的作品,找到面临的困难,再思考哪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哪些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效果良好。
四、整合其他课程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信息技术不能单一地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它应与其他课程相整合,一些信息技术概念性的知识比较抽象,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给文字、图像加以配音解说,就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共同参与活动,并在学生、教师、课程资源之间组建一个多向信息传递交流的立体网络,不断发展和扩大教学信息。“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教师们怀有一颗包容心吧,不要拒绝,更不要恐惧,大胆地让学生去接触网络,也让自己去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吧。
作者:张璐 单位: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作用
-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