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人文补给探讨
时间:2022-03-17 11:29:35
导语:信息技术教学的人文补给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要让生活气息充满整个计算机教室,时时做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以信息技术教师的真诚与付出去感化学生,让每一个渴望学习成功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鼓舞,长此以往,信息技术课堂的和谐有效终将成为现实。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关怀;学习者
科技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而人与机器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多,以及人对机器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得到了印证。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课堂变得越来越程序化和机械化,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如何找寻课堂教学本质、谋求课堂教学的人性回归,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只有在先进技术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那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促使信息技术课堂焕发新的生命与活力。不可否认,时下教师的孜孜好学使得课堂教学环境及其构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感觉到课堂好像缺点儿什么。左思右想,缺的应该是人文关怀吧!有了它,课堂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有效。
1教学要充满生活气息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驱动着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教学亦是如此,如果教学最终脱离了将来的工作与生活,教学就演变成一种做题训练,这样的教学是空洞和苍白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把教学与生活实际关联起来,尽可能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驱动,以此来设计任务与编排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如在讲Word中的“查找与替换”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设置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母亲节快到了,班长想做一份有关‘感恩’为主题的班级宣传资料,于是在网上找了许多文本资料。当她把文本复制到Word中时,产生许多空白行。要是按以往的做法,只能一行行去删除,这样做实在太累了,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教学任务中,关于查找与替换虽然只字未提,但本任务就是对于“查找与替换”操作的一个灵活应用。如果学会这点,那么学生自然会明白“学以致用”这样看似浅显却又深奥的道理。因此,时时要在课堂上强调这样的观点:能用一分钟完成的事,不要用十分钟去做;能用一个步骤做好的事,不要绕来绕去去做。或许,这就是学习的进步吧!
2你不是孤独的学习者
在一次课堂巡视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情形让笔者感触很深:有位学生很用功很着急地在那里做题目,拿鼠标敲击桌子的声音依稀可以听到,但第一个反应就是——糟了,学生做题做得不耐烦了。学生不耐烦而夹杂着些许濒临崩溃的神情让笔者内心有些触动:到底遇到什么事,会让他“辛苦”到这个程度?于是走上前去,用比较和蔼的语气关心了一下:“这位同学,你怎么啦?!看你急成这个样子。”“老师,我不想做了,这个题目我都做了5遍了,怎么做都不对。”这位学生极无辜地向笔者倒起苦水,眼中充满无奈与委曲。那天的事触动笔者对教学的反思: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学得这么辛苦?对于一些习惯性错误,他们一般自己很难发现并加以纠正,于是就反复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既浪费了时间,也弄坏了情绪。然而,这些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时就是输错了一个字,或者少看了一些要求,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他们付出不小的代价。究其原因,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或者00后,又因为是独生子女,想法或行动都比较自我一些,遇到问题习惯性在那里蛮干,或者自顾自而从不主动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因此,这件事后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倡议学生在学习中要互相帮助,也因此设计了一些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有意无意间让他们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和意义所在。也让他们在碰到问题时及时向旁边的同学或老师求助,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不要做“孤独的学习者”。
3感化胜于苛求
教师一边在训斥学生,一边犯着同样的错误;要求学生百分百地完成任务,然而常常漠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所以做一个合格与称职的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无论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还是对于教学的认知与付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尤其对于高中生而言,这种影响是深刻与长远的。在给学生讲解理论题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比较空洞枯燥,想要加深学生的印象,那么就得把原本孤立的知识有机“串”起来,而且要在里边加入一些生活元素,要做到这样,教师势必要付出更多。尽管如此,课堂上还是会有学生无动于衷,或者敲敲键盘,或者摇摇显示器,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始终游离在课堂边缘。教师的常规做法是会愤怒并激动地训斥起来,但无数次的事实都证明这样做于事无补。“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要把学生拉回课堂,除了无限克制,还要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不易,如果他们知道了老师为了某个小小的知识点会花半小时甚至半天去求证与优化,那么多数学生是可以被感化的。如果这还不够,那么不妨可以这样:“班中有些同学的讲解水平不在老师之下,下面我们就让他为大家讲解几题。”效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要让学生知道为了教学,老师在背后为他们付出了多少,倒不是为了让他们来感激,而是让他们对课堂产生最基本的敬畏与尊重。
4每个学习者都渴望被尊重
在笔者的课堂上,那些常常受表扬的倒并不是那些学习上的佼佼者,而是那些基础较差却又渴望进取的学生。每每看到他们在那里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苦苦探索,又由于小小的自卑而不太好意思问同学或者老师时,总会主动地走上前去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式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能产生极大的效果,那些原本不太自信的学生也开始看到了希望,再加上教师毫不吝啬的鼓励或表扬,真诚与尊重感动了他们,使他们重新燃起学习进步的希望之火。每每看到一个个刚进吴江中学,在信息技术学科上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学生最终也能顺顺利利地通过省学业水平测试,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也偶尔能得到的欣慰与满足。教学的真谛就是让每个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一味苛求高分或满分。
5人文关怀是课堂良性之本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在最大程度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前提下,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与人性关怀,这样教与学的目标才能趋于一致,课堂才能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失败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而是部分或者多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游离状态。因此,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注、帮助与关爱,使他们回归到学习者应有的位置与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有时是一句鼓励的话,有时是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或者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有可能使学习者重拾信心,看到学习成功的希望,而对教师而言又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让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关爱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课堂才能得以良性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虽有学科差别,但在教育本质问题上没有差别:都是让学习者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当然,在让学生在智力极大提升的同时,也能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来学习,从而使他们在性格与人格形成方面最大程度地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么教育将被赋予更加重大的意义。而这样看似宏伟的目标,却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息息相关,其中也包括对于学习者的尊重与人文关怀。尤其像信息技术这样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由于大部分时间学生是在与电脑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对于学习者的人文关怀更显弥足珍贵,这也正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所缺少与努力的方向。
作者:许雪康 单位:苏州市吴江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培同.终结“应试教育”加强人文关怀:读《“差等生”就无权上课》有感[J].当代教育论坛,2006(6).
[2]苏运华.注重人文关怀抓好“四个”结合[J].成功:教育,2008(11).
[3]高爱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1(7).
- 上一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
- 下一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