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无奈与突破

时间:2022-02-23 10:05:06

导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无奈与突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无奈与突破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期许。但其教学在看似平稳发展的表象之下,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普通高中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描述,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找到若干策略或方法来突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众多无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新课改;信息素养;教学效果

时至今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并已纳入高考体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共识正将它推向一个更高的地位。随之而来的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似乎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却有着诸如地位不受重视、内容脱离实际等众多无奈,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也造成了自身的职业倦怠。是继续沉默不语、停滞不前、得过且过,还是痛定思痛、反思自省,寻求突破

当前的无奈

请大家先跟随我走进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日常教学的几个经典场景——场景一:国庆节后的一天,作为教研组长的黄老师来到学校教务处,本想跟主任商量针对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要增加信息技术课时的事。谁知还没开口,主任就先说由于高考科目的课时紧张,能不能暂停高二的信息技术课,考前两个星期再加课突击。还有,从下学期开始,高一的信息技术课能不能减到每周一节课。顿时,黄老师清醒地意识到,能保住正常课时就已经万幸了。场景二:某日,李老师正在机房做着上课前的准备工作。突然接到教学处主任的电话,说高三一模的数据下来了,要李老师赶紧做好分析,马上开会要用。李老师说还有两节高一的课要上,希望上完课再去处理。但是主任说等不及了,让李老师将课交给组里其他老师代上,反正不能影响高三的相关工作。场景三:陈老师是一名从教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定位为地位低下的副课教师。于是不用备课、没有设计,拿着几年前的课件走进课堂,照本宣科,布置点小任务让学生完成,或者讲完后直接让学生上网自由活动。心想反正这是一门谁都不重视的学科,何必自己为难自己。上述场景道出了现阶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表面光鲜的假象之下的众多“无奈”,而这些问题直接造成了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1.弱势地位:教学不受重视的无奈

虽然教育界意识到必须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以顺应时代的需求,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仍处于绝对的弱势。究其原因,首先,高中是直面高考的关键年段,一切都以高考为先,绝大多数普通学校都为了升学率而在应试的泥沼里苦苦挣扎。随之而来的就是,牺牲所谓的副课,以给主课让道。学校一方面尽可能地挤压掉信息技术课的正常课时。据调查,有的学校每周只安排1节课,有的高一上学期不开课,从高一下学期才开始排课,有的干脆只在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前开课。另一方面,尽可能地人尽其用,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专长为行政服务,于是乎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在教务处、校办兼职,教学倒成了副职。同样道理,对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到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跟学习无关的都是玩,而玩是会影响学习的。于是,老师布置的信息技术作业,学生无法带回家完成,更遑论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学校、家长的不重视,势必造成学生的不重视。调查显示,虽然有72.58%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持喜欢和非常喜欢的态度,但其中有67.74%的学生认为上网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始自暴自弃,认命于当前形式,不再致力于教学研究,不再关注于创新实践,没有了教学热情,丢弃了教学责任感,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若干年前的教学内容,实在可悲可叹。

2.模糊目标:教学流于形式的无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而言,除了知识技能,三维目标中的其他两维俨然成了摆设,只在教案中写写罢了。若被问及“本堂课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多数教师会回答“今天我教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我教学生使用数据库”“我教学生制作网页”……而对于自己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内容能够具备何种技能、技巧,发展何种能力,培养何种价值观等,则很难立即做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导致了教学流程的形式化,没有情境导入,没有问题预设,亦没有内涵铺垫,只是就问题而讲问题,就技术而用技术,背离了课程的核心理念。

3.内容陈旧:教学脱离实际的无奈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用书版本众多。从内容编排上来说,无论是教科版还是地图版,都依照课标的要求来编制。但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革新速度很快,书中选取的相关实例或者讲解的相关技术在现今早已过时,可是很多教师还照本宣科,不做改进,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无益于自身的教学发展;另一方面在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压力之下,学校要过关率,很多教师就乐得简化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测试中所呈现的考题,除了选择题每年会涉及一些新的知识或技能外,操作题多年不变地沿用旧软件,使得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在教授Office2000,网页制作还得用FrontPage,机房的机器必须是XP系统,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回家就完成不了,因为家里的机器都是Office2007以上版本,系统都是Win7以上,跟老师教的不一样。面对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有的教师觉得苦不堪言,认为还不如不纳入高考,真正教给学生一些与实际接轨的知识和技能;有的教师却乐得轻松,认为自己也不用学习了,没有压力。但无论如何,对学生而言都是无益的。

4.形式单一:教学难以创新的无奈

目前,除了一些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教师会精心设计之外,日常教学形式单一而枯燥。无非是对着课件由教师先灌输,然后让学生尝试操作、完成任务,最后提交作业,教师进行简单的口头评价。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可言,更谈不上有所收获,教师教得懒懒散散,学生学得无精打采。长此以往,教师再无创新的激情,学生也无学习的热情,教学将陷入僵化的恶性循环。

未来的突破

以上种种无奈都导致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低下和效果的缺失。要想走出这样的困境,就必须直面现状,深刻反思,寻求突破。

1.突破消极态度,提升学科地位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无论面对怎样的外部坏境,首先都要坚定信念,从提高自身对学科的认识出发,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须知这门学科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重要意义,从长远来看,信息技术较语文、数学等其他主科而言,重要性毫不逊色。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其次将此意识内化为积极的态度,并在教学实践的行动中体现出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带动周围的同事,共同研究,共同尝试,共同构建一个师生都能从中获益的、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课堂。创造条件与其他课程整合、开设兴趣辅导班,组织多种形式的信息竞赛、作品展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信息素养,让学校、家长、学生都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和发展,从而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科地位。

2.突破固有思维,瞄准目标定位

受固有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关注学生较低层次的认知目标(记忆、一般理解)多于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分析、推理、批判、综合),导致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很难全面实现。与之对应,教学评价在内容、形式、目的等方面也都呈现出严重的倾向性和单一性,不但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违背,也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前通过备课深入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尤其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维目标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有所设计和体现。比如在《甄别信息》一课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外,还要通过各种身边的实例帮助他们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要让他们对网上搜索到的不道德行为和现象进行评价,树立自己正确的信息道德观;要通过观察分析,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参与意识。有了这样的目标定位,就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突破教材限制,拓展学习领域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受到来自教材和考试的限制,难以与时代、生活实践接轨,这势必导致学科教学的裹足不前。针对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要让教学回归生活,并据此通过专家指导、集体教研等形式展开了一些尝试。如近两年由南京市教研室牵头,联合一些骨干教师编写了地方性教材《项目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就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一个个真实的项目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能力和素养。而有的学校则充分利用教研组的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与之相符的校本课程。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所做的尝试带给我们很好的示范:在初一,让学生制作电子杂志,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印刷展示,从而诞生了学校的杂志社;在初二,让学生从需求出发设计小的VB程序,如提醒老师准时下课、QQ防盗等;在初三,让学生制作微电影,学习视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记录自己的毕业故事;在高一,让学生利用PS制作证件照、设计信封、书签和T恤衫,学生各种证件上的照片是自己亲手做的,通信的信封是自己的设计的并且是可寄出的,而最佳的T恤设计也制作成了统一的班服。所有的这一切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程所承载的目标和责任。

4.突破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成为评价课堂成败的关键所在。显然,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笼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课堂的要求和学生的期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创设情境的愉快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讲授模式”,它们在教学中并不是孤立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之恰当地整合运用。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关于表单网页的内容时,可以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许愿墙”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表单网页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接着利用任务驱动,请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素材做出“许愿墙”的界面,让他们在完成最低任务要求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掌握表单网页的制作方法。最后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尝试网页,体验其交互性,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当然,在评价中也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无疑,当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诸多困难,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虽深知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却也在各种禁锢中举步维艰;虽心急如焚,想呐喊出声,却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就这样放任自流,还是尽一己之力寻求突破?我想答案当然是后者!这有赖于各界的支持,更有赖于众多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的努力,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总有一天会迎来信息技术教学的春天。最后,请允许我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与各位共勉。

作者:黄斐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出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

[2]吴茜.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

[3]艾国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反思[J].中小学电教,2014(1).

[4]余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2(5).

[5]张坤.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反思及对策[J].辽宁大学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