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伦理与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
时间:2022-11-19 09:13:09
导语:耻感伦理与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将德育设为最高教育标准,耻感作为一种伦理底线是维系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性伦理道德。耻感教育应该是大学生德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下耻感教育在德育体系中的缺失与界定模糊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德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伦理性质和道德性质两个角度对耻感的内涵和性质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大学耻感教育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耻感耻感伦理耻感教育
一、耻感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耻,国外很多学者都做出过论述。亚当•斯密认为:“一个敢在世人面前自曝其短的人,他得到的是耻辱,而不是人们的原谅和怜悯。”[1]因此,一个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必须将我们的窘迫展露在世人面前。同时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破坏了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原则,也是可耻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破坏了所有受人欢迎的原则……只要他站在公正的旁观者的角度回顾自己的行为……就会感到无地自容。”[1]罗尔斯认为,羞耻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自尊受到伤害或损失。他指出:“羞耻是某人经受了对手对他的自尊的一种伤害或对于他自尊的一次打击时所产生的那种情感。”[2]“当一个人把他的生活计划都需要并内在鼓励的那些德性估价成他的优点的时候,他就可能面对道德的羞耻。”[2]即行为主体将因自身的主观原因缺失了自己本该发挥作用的优良品性,而使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而产生的羞耻感称作道德耻感。综合学界的研究,可以把耻感界定为是人们根据内在的善恶价值标准评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与现象时所生成的否定性情感体验。按照舍勒的说法,“这种否定性情感体验产生于应然理想与实然存在之间的落差、矛盾,产生于本真意义与世俗存在之间的不和谐。”耻感是人们意识到自身活动中的善与恶之间产生差距时,就会羞耻难当。
二、耻感的性质
(一)耻感的伦理性质。耻感是行为主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接受他人评价或对他人、他物评价时产生的否定性情感体验。当行为主体体验到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时,出现的一种主观感受。耻感是高级的道德情感,因此存在伦理本性:因个体行为与社会伦理不符时产生的,即社会与个体间的冲突被自我意识觉察到,因此,耻感伦理必定要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伦理纲常为思想基础。(二)耻感的道德性质。马丁•霍夫曼曾经指出:“道德问题在于,有违规行为的人是否想要避免伤害行为,或至少在事后感到内疚和采取亲社会行为,以及他或她即使没有人目睹时也以这些方式行为———这是道德内化的标志。”国内学者将耻感的道德性质阐释为底线伦理。将对个人生存与发展有益或者说社会稳定发展有益的因素评价为好的因素,将对个人或社会产生不利损害的因素评价为不好的因素。因此对人的行为的好坏的最基本的限制就是底线伦理的实质。从更深层次讲就是兼顾到个人基本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平衡点为最基本的界限。
三、加强耻感教育的依据
如何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耻感教育,引导他们在荣耀感和羞耻心的价值对立中,竖起一面检验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镜子,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志,是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一)加强耻感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大学生的道德底线是知耻。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于错的、丑的在内心产生羞耻感,以羞耻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准守社会道德价值。完善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求知道什么是羞耻,只有这样才能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羞耻感,让人发自内心地排拒假恶丑、趋向真善美。因此耻感教育,是大学生培养良好品德素质的内在动力。(二)加强耻感教育是遵循思想道德教育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理想道德教育在于引领学生发展,耻感道德教育在于防范底线伦理,两者相辅相成。科学的道德教育中,耻感教育遵循着道德教育客观规律。在逻辑上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耻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羞耻心的过程中,建立起学生最基础的道德底线,才能为道德理想的树立奠定基础。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要求。(三)加强耻感教育传承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精华。我国的传统价值体系中,知耻是核心要素,因此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传统文化背景。“礼义廉耻”四个字当中,“耻”拥有基础性地位。朱熹指出:“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3]这些融化在中华民族思想和行为之中的道德文化积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品质,制约着人们思想行为。高校德育工作,以继承几千年的耻感文化为背景,具有天然的文化优势,能够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赋予了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四、当前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耻感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过分追求榜样的效果,将优秀道德模范作为宣扬的重点,回避最基础的道德底线要求,认为知晓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便能自发遵循低的道德要求,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与客观实际的。最终产生的结果是高标准的道德素质要求,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大学生来说难以达到,而作为底线的耻感教育又出现缺失,这将导致当前高校开展耻感教育显示出了一些误区。(一)误区一:目标模糊。目前的耻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底线,以规范学生不突破底线为目标,无法从正面激励学生的自我道德境界。以“堵”代“疏”,容易陷入说教的泥沼,引发学生的反感。耻感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完善自我激发学生的善良本性为目标。(二)误区二:脱离社会实际。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和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个体道德发育易受“群体效应”的影响。当前大学生耻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客观环境,不良风气对于初入社会,自律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来说影响巨大。各高校只注重校内道德环境的净化,隔离了社会耻辱现象,使得大学生缺乏应对社会不良风气的经验和准备,一旦进入社会,将对原有的道德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三)误区三:对耻感的自我能动意识利用不足。耻感是自我意识的能动反映,是个体对自身道德思想或行为中的不足,自觉自发产生的羞愧感。正确的自我意识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意识处于发展阶段,容易产生偏差。而大学耻感教育的实践缺乏总结,也缺少反身内省的内容。使得耻感教育演变成应景式教育。
五、耻感教育建设的着力点
耻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耻辱感,使学生以违反道德底线为耻,利用耻辱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约束的底线伦理教育。通过耻辱感激励学生改变自己,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正向发展。(一)底线性教育。耻感教育是对道德底线要求的教育,从基本的底线道德层面的展开,是当人处于最艰难的困境中也必须坚持的价值观和信念。大学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耻,才能进一步分清什么是荣,从而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二)主体性教育。耻感教育有着其客观的规律,是首先要培养耻感意识,然后内化为道德情感,最终培养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确保大学生作为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在平等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组织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耻感教育的实践中来,激励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耻感教育应避免被动塑造大学生的耻感意识,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引导他们自主形成耻感意识。(三)针对性教育。大学生正处于探寻理想和知识的重要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激烈的转型期,大部分学生存在着迷茫和困惑。耻感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大学阶段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状态来展开,需要根据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了解,特别是思想道德层面的变化的关注来展开,确保在实际开展层面与学生产生共鸣。(四)传统文化性教育。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了深厚的伦理精华,耻感文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数不胜数,另一方面不仅可以发挥学校的道德教育能量,同时可以激发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能量。以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耻感教育,更能让学生在耻感教育中获得更高程度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强化耻感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朱熹:《四书章句集•孟子集注》[M],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作者:杨诗云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学渗透核心素养
- 下一篇:中职助产专业实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