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式课堂”研究
时间:2022-02-01 08:33:24
导语:小学语文“苏式课堂”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自相关的学校开展“苏式课堂”研究之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预习、导学、辅学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水平进步和能力提升,并有助于其养成良好习惯。为此,学校加强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学习研究,借以提出更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苏式课堂;实践探究
“苏式课堂”是苏州市教育局推出的义务教育改革项目,以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了苏州地区开展素质化课堂教学实践的优秀成果,自相关的项目开展以后,广大教师积极践行预习、导学、辅学的教学模式,贯彻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教学观念,达到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全方位提升,从而实现由教学到自主式学习的变革。
一、个性化教学的先导———“苏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定位
“苏式课堂”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实现学生的素质化发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展现个性化,就要加强对“苏式课堂”教学基本定位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基本的教学要求是要学生学会课本生字,理解相应的词语,并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充分地体会到《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中儿童欢快愉悦的心情,培养开朗乐观的学习心理。为了实现“苏式课堂”的基本定位,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对本土特色文化的灌输,宣扬苏州本地文化,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民谣和当地歌曲实现课程的情景带入,实现以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为前提,尊重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并在其中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个性化教学的内涵———“苏式课堂”教学的特色
基于课改的“苏式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善新课改的目标,在苏州本地特色教育理念的渲染下实现特色教育。“苏式课堂”具有“三种角度、三个本位”,首先要做到“学生本位”,即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教师的角色要从以往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上的兴趣,将生活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地看待学校课堂学习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彻底改变以往学生只能被动式接受而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不合理教学方法。借鉴著名教育家薛法根的“教得轻松,教得简约,学得轻松,学得扎实”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师生对话情意融合,浑然一体;强调智慧课堂,实现作为“苏式课堂”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次还要看到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为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得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不是持续进行填鸭式教学。而“苏式课堂”的个性化能力教学也正在于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学资料和情景提出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包括想知道的方面、自己的想法等,比如,在学习古诗《山行》的时候,不仅要由教师带领学生感悟美好的诗意氛围,还要向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问题,比如“诗句的中心思想”“作者用什么方法突出此时枫叶的特点”等。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究与思考最终达到对自我好奇心的满足。“苏式课堂”教学还应体现“过程本位”,强调教学的过程而不只是教学的结果是“苏式课堂”对新课改的重要传承,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对教学阶段区分不足、教学环节把握不足的弱项,而更加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为实现自己的好奇心和知识欲望而努力探寻,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墨守陈规,这是“苏式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个性化教学的外延———“苏式课堂”教学的文化归宿
丰富知识的累积、情感的感悟、智慧的发展,这是“苏式课堂”个性化教学概念的外延,同时也是由其实际教育内涵和过程而决定的。通过“苏式课堂”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本身的知识,更是学到了一种方法,达到了一种渴望探求知识的境界,形成了对知识的依赖性情感,最终促进其智慧的发展,这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思路,学生学而为人,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作为人才的标准,而“苏式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对文化素养、知识探求等的个性化设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其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下遵循自己的内心,实现有个性化的发展,最终成为栋梁之才。
综上所述,“苏式课堂”是一种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全新教法,是一种注重生命内涵和教育过程的良好教学实践,通过个性化课堂的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堂摆脱呆板和僵化的教育逻辑,实现全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华.个性化作业:小学语文“苏式课堂”的应有追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2):50-53.
[2]成芹,叶同华.抓课堂之根本,促素养之养成:从姚敏《北风和小鱼》看“苏式课堂”语文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47):29-30.
[3]顾庆荣.化繁为简简中求精:谈谈对语文“苏式课堂”定位认识[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108-109.
作者:施莉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 上一篇: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的意义
- 下一篇:高等院校会计本科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