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05-26 03:29:45
导语:化学课堂的德育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辩证思想
即从相似中找差别,从差别中找规律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影响溶液导电能力因素”时,教师应从金属导电出发,创设情景并设置疑问:冰醋酸能不能导电?向其中加水后能不能导电?最终会怎样?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然而然会明白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其浓度的大小对导电性的强弱起着影响作用。化学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树立辩证思想,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辩证思想蕴藏于其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对立统一思想
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例如:在“乙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乙烯分子的结构出发,通过与烷烃分子价键结构的比较,键能大小的比较,得出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性质比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活泼的结论,进而学习乙烯性质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了。又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电子虽然发生了得失或偏移,但转移的电子总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守恒,通过这一思想的影响,对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立统一思想是化学学科思想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对立统一思想的挖掘,就会使学生只看结果,忽略化学变化的本质过程,违背化学学科的认知规律。
三、系统化思想
即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规律推现象的思想。例如:在各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时,教师通过卤族元素的教学,引导出同一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通过常见第三周期元素的教学,引导出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在接受了系统化思想培养之后,当遇到一些未知元素及化合物时,学生就可以大胆推理,悉心求证,确定它们的性质及用途。系统化思想对化学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课堂教学中系统化思想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拓宽,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增强,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这一基本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实验观察思想
即化学知识都来自于化学观察与实验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例如:居里夫人于1899年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发现并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并应用于医疗事业;诺贝尔经过四年几百次的艰苦而危险的实验成功研制硅藻甘油炸药;爱迪生失败二千次才获得的成功后,把曾经的失败归结为成功的必须步骤等;教师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重实验观察的化学思想。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化学学科获得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重观察实验思想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做到实事求是,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
五、策略思想
即解决问题策略化、步骤化的思想。例如:在研究性学习——防治水污染活动中,为解决进行防治水污染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防治水污染的程序,即探查污染途径,查明污染后果,检测污染物质,制定防治措施,实施防治方案等一系列的步骤。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案可循,提高了学习效率。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应联系生活实际,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所教内容进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的应用环节,若不具备策略思想,学生活动将会无所适从,从而使得效率大打折扣。但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策略思想的培养,也要多注重策略的灵活性。因外界条件的变化不可控制,所以在采用策略的同时,更要同时辅之于控制变量法,即有意控制一些步骤不变,而研究其中一个步骤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具备了灵活的策略思想,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新课程教育改革,所需改革的并不仅仅是形式,更是观念。在这些变化中,体现德育渗透的教学不能减弱,而应该加强。当然,在化学学科中还蕴涵着许多其他的思想与方法,只有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渗透,充分突出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之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之后,才是真正学会了学习。
本文作者:沈吴工作单位: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 上一篇:高校体育文化类型研究
- 下一篇:新课标下政治作业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