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教学方式研究
时间:2022-12-25 09:08:20
导语:化学教学中学生教学方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具体的实施中,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化学理论课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等各教学领域中全面渗透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1.1化学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大学化学专业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其一,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技能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到极致,用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和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模仿,这是把教学技能的培养无形地渗透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有些大学老师认为大学的课堂教学可以很随意,可以不讲究教学方法和艺术,甚至有的老师上课前不备课,所谓上课不是念书本就是读课件,板书不规范,语言不严谨,知识不连贯等。教师自身表现的这种低的教学素养给学生带来的恶劣影响和后果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示范性,严格要求自己。如:严格使用化学用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讲解内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板书整洁、规范、美观等等,这样才能向学生呈现优秀教师和教学艺术的魅力,使学生对教师和教师职业产生向往,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和激情,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领会和掌握老师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的教学技巧和能力。这是一种无形的施教方式,却是最有力度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是老师的老师,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其二,理论课课堂上增加微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轮流当老师。大学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很多内容,如物质的状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共价键理论、化学平衡、元素和化合物的部分性质等,和中学课程都有重复或衔接,对于一些容易理解的新知识,如离子键理论、分子间作用力、酸碱理论等,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认真预习而掌握。所以,该类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讲解,在每节课前或后,安排一个提前做好准备的学生授课,给学生提供教学实践机会。
具体的做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达到充分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了解教学目标,然后写出详细的教案和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再授课。课后,老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写出评价和自评报告,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再完善。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钻研、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课堂教学的组织开展、总结评议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课前准备和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教学技能都得到了训炼和培养,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如,分析教材能力、编写教案技能、板书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讲授、演示、组织能力等;在课后讨论中,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方法也提高了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在培养了学生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专业课教学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三,让学生协助老师,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开发、应用等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教师,师范生必需具有过硬的教育技术技能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因此,师范院校都开设了“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培养师范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然而,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技术”的教学,即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而很少能把信息技术和具体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制作专业课课件的能力。为了弥补该方面的不足,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到老师的化学课的课件制作中来,老师任总指挥,把任务分给每个同学,让学生准备和收集素材、设计脚本、开发程序,这样实现了将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的充分结合,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化学专业课件开发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课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这是全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制作,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既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求他们团结合作,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为集思广益,融合了每个人的智慧和特长,所以课件制作整体水平都很高。当我们用学生亲自参与制作的课件上课时,学生体会到的是自豪和成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同时提高了化学专业课和教育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1.2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实验教学能力化学实验在化学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实验所占有的课时量甚至超过化学理论课,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良好的化学实验综合素质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因此,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外,还考虑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其一,重视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在化学实验,特别是和中学化学实验紧密相关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多,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重,课时有限,一些老师还盲目地追求综合实验的开设率。长期以来,实验老师都是将基本操作部分内容用很少的课时快速处理掉,或以讲授理论课的方法一讲而过,然而,对于师范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恰好是最关键的。而在做具体的每个实验时,学生常常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实验,只注意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不重视操作的规范化。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缺乏应具备的实验动手能力。结果,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甚至毕业后的教学中做演示实验时问题重重,如,叫不上或叫错仪器的名称、仪器操作不规范,实验装置安装顺序混乱或搭建不好,实验时手忙脚乱,实验成功率低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实验教学方法做了改革。要求学生在做每个具体的实验之前,先练习完成相关的基本操作,如,“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实验前,要求每个学生都先把移液管,天平和台秤、容量瓶及量筒等的使用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操作,并演示给老师看。经过教师检查,操作规范熟练后,才允许学生开始做实验。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即轻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水平和操作的规范性,为他们毕业前教育实习和从教后,能较好地完成课堂演示实验和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让学生当实验员,参与实验准备和管理工作。传统的实验准备工作基本都是由实验老师和实验员完成,老师和学生都把课堂实验前的工作看成和学生毫无关系。学生在一切准备就绪的基础上进入实验室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近几年,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我们采取了让学生当实验员,参与实验准备工作的教学方法。提前让学生体验实验管理工作,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未来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化学实验准备工作量大而繁杂,主要包括试剂的配制与分装、药品的上下架、仪器的调试和准备、安全问题等,因此,准备者要详细了解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的名称、用量、规格、浓度和配制方法等。以无机元素性质实验为例,实验试剂种类多,有的实验甚至需要几十种试剂,并且需分类和分装。实验结束后,所有滴瓶要下架,并及时清洗和归类存放,还要安全处理三废,保持实验室清洁的卫生环境。所以,准备者必须具备很严谨的实验作风、很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很强的责任心,才能完成实验准备工作。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学生认真的准备,加上他们积极的参与态度实验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好,并且他们在工作中还常常能突破老师固有的工作传统,对实验准备工作的方法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管理者的角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化学实验室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实验水平等教师必备的综合素质。
其三,让学生当实验老师。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一直采取提供机会,让学生轮流当实验老师的做法。每次课,我们安排两个学生当实验老师,一个是主讲老师,一个是辅助老师。课前,让他们自己查资料和文献,熟悉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准备充分。在指导他们备好课,提前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上台讲解和演示实验,讲完后再由老师补充和总结。最后,学生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同时,他们还要负责批阅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这其实就是一种全程延续的教育实习,和化学理论课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相呼应,不但实验教学效果好,而且还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如,备课能力、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课堂和实验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板书书写和设计能力及驾驭课堂全局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建立班级化学网站,让他们定期收集和上传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很好地培养了师范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责任意识,和教学资料收集能力等。我们还常邀请奋战在中学化学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校友来校给学生做报告,讲述他们的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通过这种与优秀化学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学生对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点等的了解,同时还激发和培养他们对中学化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向往。除了学校举行的每年一次的“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之外,我们每年还举办年级内的授课比赛,比赛有效地促进了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2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贯穿在化学教学中的效果和意义
2.1缓解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教育的冲突,同时提高专业课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长期以来,专业和教师职业教育的冲突一直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教育中。在有限的课时内,究竟应该为师范生开设更多的学科专业课程,提高他们以后的专业竞争力,还是应该增加教育类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师技能,始终是师范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化学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这种冲突尤为明显。大多数化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归属感不明确,他们甚至不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毕业后到底是从事化学专业工作,考研,还是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他们徘徊不定,甚至大部分学生把教师工作作为最后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繁重的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他们首选专业课。在我国目前4年制的师范生培养的模式和教育体制下,这种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教育的冲突,及“重专业课程,轻教师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必然导致师范生培养质量偏低,违背了教师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重要原则。因此,解决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教育的冲突和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师范教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采取把教师职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过程的教学方法,即围绕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学生从教技能,这种培养模式使专业课教学和教师职业教学熔为一体,相互促进,有效地解决了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教育的冲突。能达到同时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和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效果。如让学生当实验老师,学生在课前准备系列活动中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准备很充分,即能达到实验预习充分,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又能达到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锻炼和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2弥补毕业前教育实习的不足,达到全程实习的效果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素质的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实习环节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受到极大的重视。在美国,教育实习占职前教育全部内容的百分之十二。在英国,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要多于20周。德国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在1年以上。然而,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却普遍较短。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一般为6至8周,去除开始的一周准备和结束后的一周总结,事实上真正用于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仅分别为2至3周。另外,这个时期往往也是学生准备考研或找工作的阶段,部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还不能完全放在教育实习上,导致教育实习落入程序化的套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平时的教育技能培养的积累,仅仅靠这种短时间的训练,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这种短期、集中的实习模式必然导致前期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后来的教育实践相互脱离。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能或不会运用所学的相关教育知识去指导教学实践,使得原本就薄弱的教育理论课程发挥不了丝毫作用,这种与理论学习相脱离的教学实践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把教师职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即是长期地、间接地完成教育实习所规定的一系列训练内容。这是把中学教学搬进大学课程,把专业知识传授同教学能力培养相结合,点点滴滴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是贯穿大学四年全程的、连续的教育实习,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同时,它还可以使专业理论及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这种实习与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的传统意义上的毕业前实习完全不同,能弥补毕业前教育实习的不足,教学效果很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把教师职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学校每年举办的“未来教师职业大赛”中,我院的学生均能取得佳绩。近几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的毕业生依然很受青睐。
3结语
加强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现代教育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我们以“师范院校的工作,即使是一节课,一个实验,都要面向中小学”为教学指导思想,把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贯穿在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整个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师范生教育能力培养应该是综合性和持续性的,因此,其应该纳入大学四年所有专业课老师的教学计划中。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加强不同专业课老师间的合作和沟通,制定出系统的大培养计划?不同专业课老师怎样做到承前启后,在前一阶段培养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地继续进行下去?怎样在有限的专业课教学课时内,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等等,这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作者:金凤刘杰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上一篇:试议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 下一篇:科技局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