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生态学教学研究
时间:2022-01-06 11:07:28
导语:新时期高校生态学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乔卫芳聂小军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将生态学中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研究与地理学中人地相互作用的研究融为一体,把区域和生态系统研究连接起来,运用地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物质流、物种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转换,研究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生态学充分体现了当前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是认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城乡规划与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从目前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景观生态学课程具有整体观和宏观性强、交叉性和融合性强、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1.整体观和宏观性强景观生态学重点研究宏观尺度问题,更多通过分析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来研究景观的整体属性,在研究和解决宏观综合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景观水平上可以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以可持续的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为中心,探讨人地关系及人类活动方式的调整,研究可持续的、宜人的、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及其建设途径,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2]2.交叉性和融合性强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地理学、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的现有理论,兼有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规划管理科学等许多现代大学科群系的多功能特点,同时还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地学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交叉性和融合性非常强,适宜于组织和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3]用以解决人们日益关注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3.实用性和实践性强景观生态学强调多尺度上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以及斑块动态的观点,为解决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合理、更有效的概念构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4]同时,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关注现实问题,如优化景观效果、规范人类活动、改善生存环境等,使景观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诸多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5]
景观生态学的教学现状
景观生态学源于东欧而兴于西欧北美,如今在德国、英国、波兰、捷克、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高校中均广泛设置了这门专业或课程,其教学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在景观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德国比较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除了讲授基础理论和方法,还会以练习与分组辅导课、课题作业、研讨、实习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景观生态问题的方法性认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6]英国的大学多将景观生态规划作为一门专业,在教学上通常根据不同的学年分为建筑相关课程、园艺学、土壤学、生态学等,最后一年会进行大型项目的实习和论文写作。美国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与讨论课相结合,同时开设大量的实践作业和练习,而且讨论成绩、实践成绩和考试成绩等都会计入到课程成绩的综合评定中。[7]我国的景观生态学课程最先在林业院校开设,主要讲授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资源保护等;随后许多高校的地理系、生态系、环境系、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及其相关专业都逐渐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由于专业开设背景不一,再加上景观生态学的多学科性,使得景观生态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定位非常模糊,许多院校都是在其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机械地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使得该课程与同专业中的其他课程联系不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另外,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和教学资源有限,很多院校在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环节,而是单纯按照选定的教材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由于缺乏必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景观生态学课程总学时(40个学时)全部安排为课堂理论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学习目前景观生态学中比较常用的野外定位观测、遥感技术和模型模拟等方法,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结合较少。由于选用的教材是周志翔教授针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教学编写的,其教学内容和应用案例多是从林学专业角度谈的,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较少,而且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主要是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尽管有助于提高讲课效率且使抽象的内容情景化,但是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对本科阶段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最近几年,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其研究的前沿性给当前本科阶段相对固定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目前,关于景观生态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仍在探索之中,本文在广泛借鉴国内外众多高等院校景观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开设情况,从几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完善景观生态学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觉运用景观生态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1.结合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系统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等多个领域,其教学内容既要兼顾林学、农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共性,同时又要突出专业特色。考虑到本科生的学习能力,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门新的学科知识背景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8]因此,其教学内容不宜过于庞大而复杂,以免学生出现厌学心理。近十年来,由于景观生态的广泛适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迅速,国内也接连出版了大量景观生态学的文章和专著,提出了许多前沿性的研究问题和新的理论。因此,景观生态学的教学内容要跟上学科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景观生态学的最新理论及发展动态。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特点,在景观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外,还要注意吸取国内外最新的景观生态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一些景观生态学在资源开发和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及案例分析,以增强学生对景观生态学应用性的认识,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景观生态学既是一门理论性课程,也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9]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学生对景观生态学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产生直观、感性的了解,无法让知识得到巩固,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增强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考虑到景观生态学在应用实践上的综合性,其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予以区别对待,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将景观生态研究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可以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条件开设实验课,让学生对景观数据的采集、景观指数的计算及分析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适当安排景观生态实习,如调查和分析校园或城市的景观结构单元,以培养学生辨识景观空间格局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感性的了解,真正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教师要与时俱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课程特点、授课对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首先,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显然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用清晰的画面、图表和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全方位地传递各种知识和信息。例如,教学中采用景观照片和遥感影像能够直观地展现景观的空间形态特征。其次,景观生态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强化案例教学,用贴近专业、贴近实际的案例将景观生态学中的理论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景观生态学在教学上可以尝试双语教学和网络教学,既有利于把握景观生态学的前沿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
- 上一篇:师范院校教学瓶颈与战略
- 下一篇:音乐学与表演教学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