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学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时间:2022-09-11 03:17:16
导语:创新科学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具体的动手实践操作或户外活动中进行。教师要能够积极创新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用更为有效的策略与教育智慧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利用好小学生动好奇心理,采用动态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实验教学法,积极培育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法;创新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喜爱能够用眼睛就能看见、用手就能触摸、用耳朵就能听到的东西,他们的形象直观思维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从直观感知到理性思考的转变过程,需要教师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教师在具体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教法,更需要教师能够在众多的活动中培养好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分析与思考等诸方面的能力。
一、在实验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课程实验想取得实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案,进一步提升课堂实验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小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需要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其科学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索的精神。
二、提高观察能力依赖于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
每次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将本节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一下,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印制彩绘卡片,让他们能够提前熟悉实验步骤。小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感性阶段,对事物的本质所知甚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其整体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随时查看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于实验,对个别理解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亲身感受实验体的味道、颜色、性质等,这样才能让实验顺利进行下去。[1]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与具象思维,但抽象思维较弱。而科学课程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融入,因此教师要利用教具,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感受科学的魅力。比如一斤铁和一斤棉花是否一样重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两样东西带到科学课堂上,让小学生通过观察、摸、看等方式,观察这两种物体的具体形态与重量,找到科学规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小养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顺序,用更加细致的观察找到事物的本质。比如桃花与樱花的本质是什么;袋鼠为什么有口袋,它的功能是什么;羊和羊驼有哪些区别与联系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多搜集素材,利用新媒体资源收集相关材料制作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相似物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联系过程中学会对比与分析,拥有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教师应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的与众不同,让课程更加生动。学生通过积极实验,有所领悟与体会。有的学生还在实验中灵光闪现,有所创新。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耐心听他们的描述,并鼓励他们将想法付诸实践,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使学生畅所欲言,其科学探索实践能力再上新台阶。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与综合思维
小学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不仅仅在科学课堂,更要在生活中养成严密思维模式。实验法仅仅是科学课创新模式的方法之一,教师还可以探索更多方法,比如让学生记笔记、写计划、准备道具等,提升学生自我科学实践能力。其中,观察报告的书写要根据小学生具体情况,可采用日式手账本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手动画出自己总结的某个科学现象的原理与规律,最后通过记忆,用文字总结科学实验过程。
五、科学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周密的观察实践是科学课程顺利完成的基石。观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实验对象,获取相关的各类数据。而察就是头脑在接受到各类感官数据后,进行周密的分析、整合,最终了解实验对象的本质。无论如何,观和察都是科学实践中的重要步骤,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让科学实践与研究能够高效率地运行下去。一般来说,小学生都能很容易地完成观,但察则是学生增强思维能力需要长远发展的一环。教师应全面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探究能力,积极引领学生进行实验。[2]
六、在蕴含科学知识的家庭小实验锻炼能力
科学课包罗万象,并不是抽象的数字与空洞的数据。科学与生活是紧密结合的,而课后的家庭就是学生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绝佳场所。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启奇妙的“科学之旅”。比如洗碗海绵会漂浮在水池的水中,学生就会了解浮力。水壶中的水烧开,能够让学生了解瓦特和水蒸气等概念,继而让学生联想到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窗户上冬天的窗花,则与冰晶的形成息息相关。家庭仿佛一个小型实验室,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理解科学的实际作用,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将在家中发现的科学现象进行总结,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丰富科学课程内容。生活的各种平常琐碎的现象都是一个个小的科学现象,教师与家长应共同努力,将科学实验素材进行加工、整合、总结,让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探索。教师与家长还可以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总结科学规律,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与爱好。[3]综上所述,科学教学的方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内容丰富且多种多样。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教学指导思想,创新科学课程内容;运用实验、新媒体技术等手段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增设多种教学环节,为小学生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科学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永广.结合小学生心智特点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102.
[2]程刚.试论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培养[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24):68-69.
[3]郭成祥.创造性思维培养贯穿于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176-177.
作者:许高先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上海路小学
- 上一篇:水利水电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研究
-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解析
精品范文
9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