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语篇主体间性研究
时间:2022-12-02 04:33:16
导语:外语教学语篇主体间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对外语教学语篇的人称代词进行所指研究,可以区分出隐含在语篇中的两个主体,即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教师和学生在外语语篇教学中会从语篇接受者向生产者转变,但这一转变并不同步,双方之间的主体间性被破坏,因此,减少教师的语篇生产量,促进学生的语篇生产是建构双方主体间性,提高语篇教学效率的正确方法。本文拟从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出发,对师生主体间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称代词;主体间性;语篇生产者;语篇接受者
一、引言
师生间主体间性研究一直是教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在外语教学领域,很多学者也做了探讨。然而,主体间性毕竟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语言学转化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领域师生主体间性研究也应如此。本文拟从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出发,对师生主体间性做深入探讨。
二、主体间性概述
主体间性这一术语来自哲学界的话语体系,因为胡塞尔的探究而成为现代哲学的主流话语。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他提出是一种通向哲学认识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自身认识的道路。他认为首先是通向一种单子的认识,然后是通向一种单子间的认识的必然道路。这种单子间的认识即指向对主体间性的认识。郭湛则明确指出“主体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①。在这里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内在性质。这不仅涉及到自我与他我的关系,也涉及我与我们的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指的是主体间的共同性和他们沟通的可能性。胡牡进一步阐释到“主体间性……体现的应该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因此,主体间性意味着多重主体间关系,包括个体与主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②。哈贝马斯将主体间性的研究从哲学视角转向了语言学视角,他提出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他认为语言哲学的范式(即主体间的沟通或交往),会取代意识哲学的范式(即反映客体并作用于客体的主体)。他指出通过对话能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形成良好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的观点为外语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语言学依据。
三、外语教学领域的主体间性研究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我国的外语教学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一些教育界的专家在2000年时也曾总结到,我们许多大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到大学毕业前后十几年,课时累计1000以上,可是绝大多数人只能看懂一些简易读物,却还看不懂外报外刊。十几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观。蔡基刚就总结到,没有一门课程像外语开设的那么长,……,但又很少有一门课程的效率比外语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外语教学学者从师生主体间性视角进行了研究。比如有些学者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目的、过程和师生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还有人提出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的语言学习模式,构建两个语言世界和世界观的桥梁,培育师生的独立人格等,以此来构建师生主体间性。也有的学者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去看待多媒体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或者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或者基于主体间性提出某项教学任务的设计原则。这些研究的范式有其共性,就是从哲学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主体间性的概念内涵,然后探讨外语教学的主体间性本质,最后谈及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及相关教学思考。这些研究普遍重申师生间不应该是主客关系,而应该是双主体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以平等和互相尊重为本质的。这些研究为外语教学研究打开了思路,但在哲学思辨上着墨较多,在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上相对较少。本文拟从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中考察主体间性问题,希望会形成较有特色的研究视角。
四、外语教学语篇中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田海龙曾经总结出了四种人称代词研究的类型,分别是语法研究、篇章研究、语用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研究。其中语用研究侧重所指问题,社会语言学研究侧重权势和等同关系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张迈曾在讨论语篇交互观时曾提出“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术语。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是语篇中隐含的两大主体,语篇生产者通常指作者或说话人,语篇接受者通常指读者或听话人。本文拟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从所指问题出发,在社会语言学框架下对外语教学语篇中的人称代词进行语篇主体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研究。下面首先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Time-Con-sciousAmericans》为例,进行案例分析。1、语篇主体的建构。课文《Time-ConsciousAmericans》全文685个单词,主要描述了美国人的时间观,属于介绍英美文化的语篇,在外语教学语篇中是非常常见的类型。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全文共使用了45次人称代词,其中复数人称代词使用28次占比62.3%,包括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单数人称代词使用17次占比37.7%,只使用了“it”这一种。纵观整个语篇,我们发现这些人称代词指代不同的群体或事物。首先是美国人这一群体,在语篇中大量使用“we”这一人称代词指代。例如:Consequently,weworkhardatthetaskofsavingtime.另一个是外国人群体,经常用“they”指代。例如:Theywillmisstheritualinteractionthatgoeswithawelcom-ingcupofteaorcoffeethatmaybeaconventionintheirowncountry.语篇中还经常用到“you”这一人称代词。然而,“you”所指的对象有时候是美国人,有时候是外国人。请看一下两例:Americansbelievenoonestandsstill.Ifyouarenotmovingahead,youarefallingbehind.(you指包括美国人在内的相信这一观点的人)Youwillmisssmiles,briefconversations,andsmallex-changeswithstrangers.(you指外国人)统计还发现,“it”虽然大量使用,但所指大多为时间,偶尔指代抽象事物。例如:Timeistreatedasifitweresomethingalmostreal.(it指代时间)Somenewarrivalswillcomefromcultureswhereitisconsid-eredimpolitetoworktooquickly.(it指代工作太快这一现象)全篇没有使用单数人称代词“I”“he”和“she”。林伟指出,第一人称包括说话人(speaker,writer),第二人称包括受话人,第三人称既不是说话人也不是受话人③。但是观察这一语篇三种代词的用法,结论有所不同。英文“we”具有将说话人和听话人包括进去的含义,换句话说代词we即可指代说话人也可指代听话人。在这一语篇中,通过代词we的使用,语篇生产者将自己与“美国人”纳入了一个群体,而指代听话人的“you”在语篇中也常用来指代美国人。这样,将“we”和“you”配合使用,同步构建出了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主体。一个是语篇生产者自己,隐含在“we”中,一个是美国读者也就是接受者,被“we”和“you”所指代。语篇还以同样的双代词配合策略,将同样都可以指代外国人的“they”和“you”联合使用。由于“you”指向听话人,所以外国人“they”也被建构为语篇的接受者。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三种复数人称代词建构出了两个语篇主体,一个是语篇生产者作者,一个是语篇接受者美国人和外国人。2、语篇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转变。前文考察出语篇内存在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主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外语语篇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也是语篇的接受者。就这篇课文而言,师生正是语篇中“they”和“you”的所指对象,即外国读者。由于二者都是接受者,所以双方地位相同,视角一致,相互之间必然是主体间性关系。然而,由于外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占有量不同,在面对语篇进行教学时,教师会对语篇进行阐释,尤其是对外语符号进行阐释,目的是消解这一挡在学生面前的符号墙。这一阐释过程必然导致新的话语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由单纯的接受者转变为语篇生产者。由于外语语言能力的限制,学生生产新话语的能力显著低于教师,因而更多的扮演新语篇的接受者的角色,鲜少扮演新语篇的生产者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变化不同步,视角产生差别,相互的主体间性遭到破坏。对语言符号阐释的越多,来自教师的单向输出越多,教师语篇生产者的地位越强,与学生的地位差距就越大,主体间性的破坏就越大。随着主体间性破坏幅度的增大,学生越来越被动地接受语篇,师生间的关系会异化为主客体关系,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演变为教师一言堂,教学效率费时低下成为必然。3、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建构。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发现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是动态变化的。开始面对语篇时,双方都是语篇接受者,地位相同视角一致,具有主体间性。随着教师语言符号阐释的加强,教师开始向语篇生产者转化,双方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开始被打破。相反,如果阐释的越少,语篇成产减少,教师的单向输出减少,学生的输出就有机会增加,学生也会成为语篇生产者,这样双方间的对话沟通会增多,主体地位就会接近,主体间性就会保持的较好。要想建构师生的主体间性,必须找准问题的症结。第一是降低挡在学生面前的这堵符号墙的高度,这堵符号墙越低,教师需要阐释的越少。建议在教材语篇的编撰上下功夫。如果语篇之间主题相差很大,前一篇学习结束对后一篇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学生语篇生产的难度增加,教师语篇生产必要性也随之增加。因此一套教材的前后语篇之间要有互文性,主题接近,用词前后关照,这样会显著降低学生认知语言符号的难度。其次要有组织的推动学生课前预习,尤其是对语言符号的认知的预习,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进行语言符号阐释的需求。第三是教师有意识地减少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阐释话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以讨论为主要特征的对话话语在教学中的比例。减少阐释,增加对话,使学生也成为语篇的生产者会使双方地位趋向平等,交流增加,主体间性提高,学生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五、总结
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肯定,但是从语篇的角度进行语言学解析却少之又少。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外语教学语篇的主体可以区分为生产者和接受者。由于外语符号墙的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这些外语符号进行大量的阐释,不自觉的由语篇接受者向生产者转化。由于师生间原本都具有语篇接受者的主体性身份,这一转变会导致主体间性的破坏。要阻止这一转变,保持师生间地位平等,实现互学互助,教学相长就必须有意识的建构双方的主体间性。
作者:毛家骏 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 上一篇:大数据下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 下一篇:高校外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