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11-26 03:55:26
导语:疫情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潜力无穷的数据宝藏,重构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秩序和形态。而疫情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弥补了开展面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困难的短板,借助网络优势发挥综合立体的渗透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文章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守常与非常向度、流变性和主导性向度、质量效益与供给向度进行探讨,分析了疫情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变化,探索了如何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效应对疫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扰动因素,把握好疫情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异性,并以疫情下“三向度”的实践探索,驱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和改革,使特殊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时代感、使命感和共鸣感。
关键词:疫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度
2020年,肺炎疫情袭来,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是疫情的特殊性,面对面开展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限,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主要教育方式。二是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流变性显著增强,需要迅速应对。三是网络提供的潜力无穷的数据宝藏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扰动信息,形成了思想扰动因素,如何确保此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育目标一致,确保教育实效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从“三相度”入手,把握疫情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异性
文章从三重向度入手,对疫情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常态教育的需求差异性和在此时期应该把握的教育侧重点进行探讨。1.时间向度:守常与非常向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较以往常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包含守常性特征也有危机干预特征和个性化需求增强等非常性需求特征。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守常性特征,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话语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的工作遵循没有变。二是目标群体基本特征不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与受众特征的活跃性、敢为性、群体性没有改变。三是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实现方式不变,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自由话语的前提下,使双方共同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四是主客体协同存在的关系不变。构成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教育主体和客体没有变,仍然表现为“多重互动的关系”,即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叠加互动的关系。非常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危机扰动效应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教育内容、方式、节奏、重点均发生了改变。二是个体和群体受扰动因素影响,对范式内的共同遵循的守则会产生某种动摇或者产生突变可能。三是秩序调控要求显著增加。公共卫生事件中,不确定事件引发轰动效应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对正确的信息及时准确,恰当的传达,适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舆论方向要求更高。因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要把握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守常性,有针对性地制定非常性方案,就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大学生理解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引导网络舆情,凝聚共识,辩证分析事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抢占先机,不断修正教育传递信息链条,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引导积极向上情感,最终实现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的辩证统一。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发展个性化与定制化的个体研究范式、全域化与聚类化的群体研究范式,要体现多样化的范式体系特点。把握好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阶段、反应阶段、恢复阶段的个体和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求实效。三是要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支撑机制,构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运作的协同构建良性、协同互动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无限拓展,工作的触角无限延伸。四要形成安抚公众情绪,构建心理援助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公众的心理危机状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平台,公共信息,增加与公众互动,把握公众思想动态,对发现的的心理问题积极援助。2.结构向度:流变性和主导性向度明确指出,“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工作,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速度,跟紧时代步伐,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数据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増强吸引力和感召力。”[2]网络也为教育的客体营造了虚拟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情境,增进了教育的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使受教育客体需求内容体现流变性特征,呈现出“因时而变”的现象。而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这种流变性特点将会更加凸显,大学生思想状态将随着事件的发展、舆论变化、社会反应等的改变而迅速改变。而网络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供给在流变性的客体需要面前呈现被动应对的局面。此时网络教育的特点,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和信息源的将更加分散,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其导向作用。二是教育客体的流变性增强,对显性主导型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会更弱,教育主体极力维护的主导权、话语权,形成传统的“我说你听”“单向灌输”的一次传播模式,将呈现很差的教育效果,也不符合认识矛盾螺旋上升的多次互动传播要求。面对这样的新问题,正如概括指出的,“一些媒体还是按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3]要做好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保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要关注大学生思想的流变性,在工作中要尊重思想教育的主体需要的高度自主和人们精神生活行为上的高度自为。一是要增强主客体的协同性,“从主客体协同关系生成过程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协同关系生成主要包括整合与优化、协调与同步、认同与融合等三个环节和阶段。”[4]要尊重主客体协同关系的形成规律,坚持主客体之间的平等性与交互性,不断增加主客体在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互动频次和深度,提升主客体关系关联度。二是要以话语认同体现和促进价值认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表达的亲和力,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的关系中交流互动,重视激发接受主体的心理机制。通过改变教育表达方式使教育客体具备接受动机、接受兴趣、接受情绪、进而产生接受行为。三是要隐性实现信息供给的主导性。在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信息供给在充分尊重客体自主性前提下,优化内容供给,提高信息供给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在隐性教育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真正实现话语表现形式的去权威化,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维化”,引导大学生凝聚在一起,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超越“接收型”的“接受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式的教育范式。四是建立主客体稳定的信任关系。双方信任度越高,主体传导的教育内涵就越容易被客体接受和领会。这就要求教育主体的教育要更多采用利他视角,采用参与式教育,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要素的关系协调性和耦合,有效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五是面对危机中主体的流变性要完善教育辅助机制。在初期发挥好预警功能。进行危机意识教育,进一步完善信息机制,避免情绪恐慌导致大学生认知错误。事件反应期充分发挥调控功能,建立危机中期的控制管理机制。因势利导,激活群众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信心。引导教育客体同社会成员联合在一起,追求一致的目标。坚持构筑事后恢复的教育机制,坚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3.功能向度:质量效益与供给向度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主体在内心认同接受客体,即对教育主体实施的教育内容持认可、接纳的态度。这一过程包括了认知上的判断和价值上的判断[5]。”在危机中需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迅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优化配置大学生网络教育资源,并整合形成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块,提高质量效益。二是要实现供给准确,积极整合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精准推送,符合大学生客体本阶段思想特点,切合教育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三是对教育对象的真实需求和满意度要有很高的敏感度,要注重满足不同教育对象在危机发生不同阶段的差异化需求,在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也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有效识别和区分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和服务展现出供给单一、供给滞后、供给偏离等现象。鉴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质量效益和供给中,今后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大数据信息库点的点阵结构,以便在各类突发事件中能实现快速解构组合,迅速实现网络教育资源有效筛选、分类、扩展和增值。二是发挥智慧技术的集群效应,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模式,不断发掘信息技术潜能,捕捉大学生的网络数据痕迹,建立网络数据新图式。通过实时的大数据舆情分析,把握阶段特点,精准地推送教育客体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直观性和可视性。三是应建立网络教育的反馈评价体系,明确指标体系和系统评价机制,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价,阶段评价总结,并实现系统的迅速反馈调整。从而提高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与教育对象实际需求的关联性,实现“供需对接”“供需对位”。四是建立网络联动的隐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的建设标准与推广应用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确保网络教育资源的稳定性和优质性。五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技术手段,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将网络实践活动植入大学生思想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参与式网络教育,建立网络激励机制,多点并用开展激励活动,激发大学生客体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教育效果。综上所述,三个向度体现了疫情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其相互关联,目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和包容性发展。
二、以疫情下“三向度”的实践探索,驱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和改革
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发生了很大转变,根据疫情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向度”的工作实践,通过自我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在以下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一,继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疫情期间,思想文化激烈交锋、意识形态持续博弈、网络各种信息繁杂更加凸显,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化被动为主动,应对扰动因素,强化育人导向,增强引领力。正如所要求的:“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6]。”一是特殊时期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网络的方式灵活、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等特点,通过典型示范、成果展示等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从介入到发挥实效的价值转换的激励的功能与效度,从关照学生视角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生动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二是拓展云上思政的活动形式,构建思政课和日常教育管理及党团活动更加深度融合的网络育人模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建立社会、家庭、学校的互动支撑体系,体现多样化的范式体系特点,构建云上“大思政”格局。三是强化思想教育的规范功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增强鉴别力,强化师生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教育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第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发挥客体的积极性,增强主客体的关联度,实现主客体协调,一是育人者要话语认同,非对立或者凌驾姿态,要适应青年的社交方式、表达方式、关注转换等,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以及价值趋向,通过精准施策建立主客体信任的稳定关系。二是舆情的收集手段要进一步更新,在舆情预见、信息汇总、舆情研判、舆情应急和舆情管理等环节中,舆情预见和信息汇总的环节比较薄弱,往往停留在舆情爆发后的研判和处理上。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青年群体进行关注词的定量计算分析,实现网上隐性管理,在舆情发生时增强实效性掌控能力,建立突发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三是要做好教育的网络延伸。不仅限于现有的平台,要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平台上开展延伸教育,增强表达的灵活性。积极发掘意见领袖,发挥学生朋辈教育引领作用,弥补特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短板。四是优化网络传播内容,增强互联网思维,针对不同时期和阶段特点确定传播内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外传播力。第三,校内外数据有效链接以及校内数据闭环结构尚未完全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双主体”结构、人机交互的界面间隔、“海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要求有较好的接受环体环境,这个接受环境既包括网络环境、社会环境,还包括两者的互动。目前,建立全领域的共建共享的点阵化教育平台还有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在疫情中出现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等要求,学生在多个平台间和链接中切换的现象,学生感觉操作复杂,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共享的精品平台建设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功能性整合,教育资源的点阵化、模块化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和高校共同努力。二是大数据的支撑和模型决策的体系需要建立。发挥智慧技术的集群效应,要继续发掘信息技术潜能,实现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反馈评价、预测决策等功能。对大学生网上活动痕迹和现实生活的行为进行综合评价,找到群体规律,发现个体差异。建立模型决策,实现各个环节数据化,真正实现个性化推荐功能、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评估和动态预测,思想教育实施效果和应对结构完善程度评估,大学生个性化的互动激励等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第四,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拓宽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发展路径。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话语体系,要深入的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坚定立场、活化形式,稳固话语权,释放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话语体系的效能。二是提升思政工作者话语传播者工作能力,掌握受众群体的特点,拥有去权威化的工作方法,增强话语温度,使其能将工作内容创造性地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使网络话语传播者权威进一步稳固。三是在疫情中面对相对分散客体,出现了网络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不足,专业的心理教师工作量陡增等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特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方案,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兼职队伍,也为有意愿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参与渠道与平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8.
[4]曾令辉,董晓绒,苏梅芳.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协同关系的生成———基于高校师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现状调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2):145-151.
[5]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6]李厚锐,朱健.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8(2):71-75.
作者:王莉娟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组织部
- 上一篇:网络教育舆情管理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