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时间:2022-03-12 10:53:59
导语:研究生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本文提出新形势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提高需求对接的网络生活化转向,增强实践向度下的网络参与回归。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理论最早是由罗伯特•豪斯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在面对新媒体新形势下,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目标导向选择一定要具备科学、合理理论支撑。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发展,就要立足当下新媒体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立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日益多元化需求,从而提出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网络受众培育
在传统的第一课堂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研究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能起到很好地培育效果,学生没有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面上,可以弥补传统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网络是集声音、色彩、图像于一体,运用一些非线性链接、跳转等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第一课堂的书本教学扩大到更为广泛的领域,通过更直观的方式直面研究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培育高校网络受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有效途径。1.把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研究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研究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对研究生以及整个民族的未来都是极为重要的。要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价值引导作用,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生生的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新的网络环境中虚拟空间充斥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互相之间交叉渗透同时又不断竞争,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更需要高校牢牢把握住与研究生密切相关的网络舆情事件,掌握网络舆论的走向,对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影响研究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建设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能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为研究生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帮助研究生深入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研究生的主流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产品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网络产品,则关系到网络文化建设的成败。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创作网络名篇佳作;二是创作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微”作品;三是创作可示范可推广的网络工作案例。3.加强主题网站建设,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网站是我们党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是进行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当前形势下,各高校纷纷建立起“红色网站”,拟通过红色网站建设,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敬业奉献、团结友善的精神,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研究生只有一部分能够关注或者浏览这类主题网站,网站的使用率偏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还是网站建设不够有吸引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宣传效果不佳。高校尤其要注重实用广研究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调整文字的语言风格,以相对幽默、活泼的形式展现核心价值观深刻的理论内涵,增强主题网站吸引力,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让学生深入浅出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提高需求对接的网络生活化转向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的时间相对较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着与网络思政的受众群体的现实生活相脱离的问题,并不能针对学生的成长生活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现象,更要求未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向生活化方向转变。从提高需求对接的网络生活化转向的内容来看,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三点。1.研究生的主体价值追求要求实现网络生活化转向。研究生的人生目标、人生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这也是研究生最迫切的需求,可以说学生开展的大部分行为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同的网络思政教育受众者个人有着不同成长轨迹,受教育期待不尽相同,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了解研究生实际需要和理想目标。网络媒体新技术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它能够最大限度整合研究生需要的信息,达到视野融合,最终调节研究生自我需要,不断把社会需要内化为其自身需要,使研究生需要层次不断提高。2.学生的情感需求要求网络向生活化方向转变。当代研究生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往往缺少情感倾诉的对象,加之互联网的隐蔽性使得研究生常常将互联网作为倾诉情感诉求的主要渠道。而情感不仅体现了研究生的情绪状况,更是研究生一段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直观表现形式之一。情感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网络作为反映研究生情感需求的主要阵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有不同方面的情感诉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进行这种情感教育,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情感诉求,有利于使学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思想情绪状态,有助于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更愿意利用新媒体技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效应。这种情感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将外在的知识和信仰上升为内在意志,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化方向转移的目标。3.学生需求的空白度要求实现网络空间的生活化转变。研究生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他们阅历的增加以及知识的积累,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需求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学生的需求存在未定性和空白度。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空间,即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方向、内容和载体要多元化,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变化进行自主选择的空间,从而增加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于被接受的可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应坚持固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涵盖更多的研究生诉求,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内容,发挥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给研究生留下阐释意义和反馈空间,让研究生能最大限度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参与信息再创造,从而生成体现自己意识的“第二文本”。
三、增强实践向度下的网络参与回归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研究生自觉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来。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它的实践向度包括网络平台的建设、网络载体的建设,以及队伍的建设等等。要提高研究生网络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具体网络实践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研究生网络参与平台的建设,创新高校虚拟社区联盟的载体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建设,为研究生网络参与提供良好网络环境。1.创建研究生网络群体参与平台,激励受众群体的回归。网络参与平台是研究生回归网络参与的基础。只有不断创新研究生网络参与平台建设的模式,运用前沿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参与平台数据的实时监控、整理和分析,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增强网络参与平台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促使研究生网络参与的回归。2.创新高校校园虚拟社区载体建设,引导学生的自主互动。网络虚拟社区是研究生网络参与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针对研究生网络参与的载体进行教育和引导方式方法探讨,以便解决研究生网络参与过程中相关问题。要做到整合资源就应该改变目前各高校校园虚拟社区各自为营、各家独立的状态,通过整合实现相互之间资源共享,以达到共同发展。3.提高网络思政队伍建设水平,鼓励研究生的主动参与。由于多样化的网络社会场域的存在,导致了研究生进行多重化的网络参与回归行为,这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权威性的教育指导方式并不适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要求建立多样化的网络互动关系。因此,建设一支熟悉网络技术、具有网络时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综合工作能力的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构建网络互动关系的多元化模式,才能进一步吸引研究生兴趣,鼓励研究生主动选择参与回归的方式,更好的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作者:王陶冶 汤志松 李晓 高晓旭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 上一篇:数据分析在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 下一篇:网络信息时代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