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精神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运用
时间:2022-11-18 09:16:01
导语:竞技精神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身心综合素质差强人意。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修为,而且能够塑造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这也是其他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功能。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充分利用体育竟技精神,使其本质回归并与高校体育有机融合,进而破解现实中体育教学面临的危机和困境。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了竞技精神的人文内涵,探讨了竞技精神回归的动因,提出了如何构建理性融合的路径与建议,以供参考。
1.竞技精神的价值功能分析
1.1教育引导功能。传统体育教学多采取灌输式模式,不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受到抑制,而且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储备资本。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处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学有所获。而将竞技精神引入体育教学当中,可以增强学生的目标感,通过针对性的竞赛机制,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素质锻炼,不断磨炼其意志和能力,培养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体现了教育引导功能的核心价值。1.2休闲娱乐功能。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当代大学生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业余生活多以电子游戏为主,体育运动风气随之削弱。为了丰富校园业余生活,让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体育健身活动中,这就需要借助竞技体育来刺激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其休闲娱乐功能,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竞技活动课舒缓压力、放松心态,持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1.3社会功能。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改革的深入,对于高校人才需求质量不断提升,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场所,需要有效利用体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格品质。面对人才供给矛盾的出现,普及和推广竞技体育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质,确保人才输送满足社会需求,为此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竞技精神理性回归的背景
2.1竞技体育精神的异化。竞技体育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人们的尊重和推崇。然而受商品经济功利主义、非法的竞争以及政治过多干预的影响,竞技体育的公平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竞技精神被误解和扭曲。一些运动员为了利益或胜利,不惜采取各种非法或违背伦理的手段去挑战竞技体育,进而产生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然而这并不能代表竞技精神的全部,虽然污点尚存,可是竞技体育精神的神圣不可磨灭,其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感染力依然深深影响着受众群体。面对新一代大学生体育素质的下降,在大学生群体竞技意识沦失的背景下,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加强对竞技精神内涵的理解和重视,并重新树立其战略地位,使其能够本性回归。2.2人文主义的过度宣扬。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确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但是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后,国民对金牌产生了重新的理解,竞技精神遭遇了滑铁卢式的危机。尤其是主流媒体着重报道人文关怀,过度宣扬甚至力图还原赛事现场本身,造成金牌无用论迅速蔓延。不可否认金牌所带来的过度名利的确不应过肆宣扬,但是对于竞技精神本身而言,其价值和意义从未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需要具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的意识品质,形成爱国、坚守和乐观向上的体育精神,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体现自我价值,做出卓越的贡献。
3.竞技精神与高校体育的融合方式
3.1与高校体育精神的融合。精神的实质在于心理状态、思维活动与意识,体现出核心、内在和本质的内容。竞技精神主要通过竞技体育为形式,在公平、团结、友谊的基础上,遵循奥林匹克精神,倡导互重、和平、自由、平等、民主。与竞技体育精神相比,在我国高校的体育范畴内,学校体育注重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其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二者的相互融合能够确保相得益彰的效应。一方面,竞技体育精神能够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在参与竞技过程中,实现完善自我上的超越,达到娱乐、锻炼、教育、培养等多重目标,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融入体育精神,能够改变过去体育教学侧重去竞技性的现象,改变单纯强调娱乐性的弊端,彰显竞技体育精神的价值和魅力,有力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3.2与高校体育口号的融合。口号具有纲领性、倾向性和鼓动性,其意义明确能够激励和鞭策受众群体。目前,很多高校体育口号多倾向于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此衍变出了多种形式,例如“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我超越、我健康、我快乐”。上述口号的实现,单纯依靠现有教学机制是很难达成的,为此要有机融入竞技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弘扬与传播竞技体育精神,不断挑战和战胜自己,向未知目标迈进和挑战。此外通过竞技精神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融合,体育口号的精神内涵可以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最终为教学改革发挥应有的保障和推波助澜的作用。3.3与高校体育宗旨的融合。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宗旨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体表现为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抗挫折与耐力素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平友好的亲善关系。竞技精神回归之后,可以依托竞技比赛为平台,相互更好地了解,推动体育人才的选拔进程,并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有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现,达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
4.竞技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4.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竞技精神的精髓,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正确的认知,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情景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打造竞技、趣味和知识学习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此外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坚持发展、创新和全面优化的准则,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正确掌握健身方法和技术动作,使大学毕业生成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现有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环节,为此在改革中应该注重教学思想的转变,不断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把握好竞技精神渗透的比重,结合学生的社会适应及心理发展、情感、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度,科学重设课程及反馈评价,发挥引导和激励效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性功能和教育性的平衡,兼顾个体实际体育需求,挖掘学生的差异化现状,树立终身体育观。此外重点调整竞技体系,力争科学、全面、有针对性。4.3教师要不断提升竞技意识及应用。竞技精神回归,需要得到认可教师的重视。只有在思想认知上明晰竞技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性作用,才会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和专研,确保教学改革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交流和培训,持续丰富知识,争当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此外,高校还需要深化监控管理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订科学的引导计划培养、打造富有朝气、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激励教学钻研教材教法培育新型教师。4.4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竞技精神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融合,是新时期教体融合的必然趋势和保障。为此,在细化高校竞技体育人才进程中,需要创新与完善教学理念,将教育体系与体育教学协调统一,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切入点,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效果。高校还需要发挥优质体育人才的优势,将其作为改革的示范和标榜,带动和引领体育精神影响力的释放。4.5注重实践。体育教学离不开实践的保障,只有在实践中才会让大学生感受到健康的快乐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才会促进教学改革工作迈向新的台阶。经济精神作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擅长的项目十分匮乏,平时参与体育项目的机会并不多,为此难以从实际上感受到竞技精神的本质属性。为此在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体验和参与,打好基础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够确保其理性、实效回归。
总之,竞技体育精神的回归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必然趋势,当然二者相互融合释放深度效应依然任重而道远。为此高校应该理性地认知竞技体育及其内涵,在精神、口号和宗旨三个领域进行融合,倡导对人的尊重和欣赏,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感悟到竞技体育的趣味性,发挥其教育属性和育人功能,在物质、制度和行为层面进行完善,促进其共同发展。此外还需不断健全学生的心韧,强健学生的体魄,营造浓厚文化学习理念及内涵,确保竞技精神的回归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梦柔.关于政府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介入程度的思考———读《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有感[J].运动,2015,(21):5-6+116.
[2]浦义俊,吴贻刚.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及其启示———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13-20.
作者:吴洪南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 上一篇: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讨
- 下一篇:新时代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