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02 08:34:43

导语: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研究

摘要:遵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的“健康中国”和党的精神提出的“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使我国高校体育发展与国家、社会及时代所需相适应。本文通过网络搜集法法、专家咨询法、分类归纳法和实践探索法。力求找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状况,通过四个方面解决我国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病,进而为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高校;体育发展

一、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状况

1.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从微观上来讲是指高校体育系(或部)管理体制。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部的管理目标是以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承担学校体育教学、科研、竞赛、体质测试等任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调查发现,从组织机构及责权分配情况来看,部分体育教研室的管理幅度存在繁重和过小的极端化现象,导致体育部的管理出现越级或者管理紊乱等问题,打消被管理者的积极性。2.公共体育课程受束缚。科学课程设置是保障高校体育良性开展的载体[1]。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长期受传统体育课程束缚,使得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未能根据学院或学生实际需求而定,导致大部分学生未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虽然大部分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积极做出改革也取得一些进展,但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还是有限的。因此,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所在,更谈不上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3.场地资源有限。学校体育场地是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保障。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场地存在场地类型单一、场地面积不足、场地仅对外开放、场地品质不高等问题。导致一些公共体育课只能教学楼间的过道中进行,体育教师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仅教些技术难度较低的动作,从而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4.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学位的体育教师比例偏低。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教师比例较大,能担任科研重任、学科带头人较少。在教师培训机制方面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状况。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获奖基础上才有资格获取教师培训的机会,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5.高水平运动队受制约。创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训练经费方面,在高校运动队建设中最基本的训练设备都不齐全,对于运动员营养和医务监督保障等方面更无法得到保证。教练结构方面,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员完成繁重的课务后无法对运动队进行全身心投入。组织机构方面,当前的大学生体协及其下属的各社团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对策

1.实现体医融合。“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了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3]。体医结合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认清缺乏锻炼的危害,过量运动的后果,在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促进健康标准,科学的运动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习惯,才能真正维持身体的健康水平。因此,为适应“体医融合”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学习医学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技能水平,以胜任高校体育教学新要求。2.以大体育观视野拓展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一方面,筹设高校体医融合下的新学科专业。现代体育发展衍生出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解剖学等学科,融入了高等教育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培养储备“体医融合”的创新实用型人才,“体医融合”的体育教学使大学生获得健康运动知识并拓展其就业空间。当今我国康复治疗事业和现代健康服务产业正在兴起,需要一批专业的康健指导师,“体医融合”体育教学可为此做好培养、储备人才工作。3.广泛开展高校全体师生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赛事全面发展。在关于体育发展思想论述的指导下,体育锻炼正逐渐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对此应既考虑传统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竞赛活动又保留学生喜爱的内容。竞技体育为展现民族精神、国家实力水平和促进国际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方式和渠道。因此,全民健身是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起引领和示范作用,二者需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在此认识下,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广泛爱好和兴趣,发展高校体育事业。4.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健康教育是传播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个体和公共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师资建设是健康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4]。高校可根据现有师资队伍资源,选择具有扎实的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体育教师,将他们培养成“双能型”人才。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健康发展,不仅要培养健康教育师资还应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确保高校学生以健康的体质水平、健康的心理品质来担当新时代的建设者。

三、结论与建议

要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从实现体医融合、筹设高校体医融合下的新学科专业、培养储备“体医融合”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广泛开展高校全体师生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赛事全面发展、以大体育观视野拓展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等方面,是解决我国大学生高校体育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德浩.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8(5):5-12.

[2]周全权.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可行途径[J].武术研究.2018(12):146.

[3]宋子恒,张易昔.基于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研究[J].体育世界.2019(2):168-169.

[4]沈友青,徐祥峰,代会莹.国外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实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6(11).

作者:宋扬 李红记 单位:1.沈阳科技学院 2.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