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必要性研究
时间:2022-03-04 08:49:58
导语: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必要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以期使学生在满足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把医学专业和我们体育运动项目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该文件的颁布与执行,为推进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政策依据,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我们作为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这既是学生身体健康的必要保障,也是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必要手段,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的医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锻炼。
1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
在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也是公共必修课程,学生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其他普通院校一样,并无太大的区别,还是以传统的三大球和田径等体育项目为主,因为这些项目开展比较广泛,学生见的比较多,接触的也比较多,比较便于开展,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比如健美操、体育游戏等也会设置到体育课程中,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向多元化发展,然而,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反映出医学院校应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健康水平是不够的,其真正的健身实用性也是不够的。医疗体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有许多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导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这些运动项目对学生来说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我们在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把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加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而不是仅仅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之后又不能把学到的这部分运动技能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导致现在的很多医生在看病的时候,虽然会告诉患者要多锻炼身体,但是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运动处方。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是医学院校,很多普通高等院校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所教授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和00后的学生,受信息社会的影响,学生学习内容不断的变化,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革,正好是顺应时展要求的新思路。
2从多维视角来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2.1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成7个有序的层次。他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发展是有层次的,当低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就会表现出来。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的反映。主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所需的一些需要。例如身体健康等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焦虑、痛苦的情绪,那么,高一层次的需要就难以实现。健康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1958年,刚刚建校不久的中央体育学院就先后组织1148名师生赴各地深入工厂、矿山、田间地头,辅导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动了43万人参加身体锻炼,成绩斐然,深受当时社会各界的欢迎,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60余年来,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已经深深刻在人们心中,体育强则中国强。1989年,WHO对健康提出了新的理念,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和体育运动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认识,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功能除了健身,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指出,要立足于全生命周期,提供公平、系统延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做好系统延续的健康服务的主力军,我们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健康,必须要先从我们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着手,让他们懂得更多的健身知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2.2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虽然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但并不是所有的人进行同样的运动都有同样好的效果。对于运动负荷相同的运动,不同人群的身体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机能状态下,同一运动负荷的运动项目其反应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使某些疾病得到有效的预防或消除,使身体尽快恢复,是我国医学院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重点。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医学类院校的学生,以后从事医务工作的人比较多,而到医院看病的人,大多是由于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的人群。运动是良医,只有药物治疗或者是只有体育锻炼,对身体欠佳的人群都是不适用的,必须药物治疗和科学合理的锻炼相结合,才能使身体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所以,就健康需要而言,健康状况不佳的人需要运动的目的是比较清楚的。由于身体状况如健康状况和疾病程度等引起的需要,运动被用作满足身体健康需要的手段。病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在医院进行系统的身体检查,医务工作者针对检查结果,为病人开出相对应的运动处方,这种锻炼不同于学生的体育课,它更加强调以个人的身体机能状况为依据,实行有针对性和周期性的身体锻炼。医学院校的学生,如果在体育课上还是开展一些比较传统的项目,如传统的三大球和田径等体育项目,学生虽然可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是,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帮助并不大。习在2017年10月18日的第全国代表大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厂教融合。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能够为前线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作为学校,应按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等需求作为最高原则来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所以,我们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应该结合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和需求进行改革,才能满足岗位对学生的要求,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3从教育学角度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学校的体育包括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等。但现在,在许多学校,体育课程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往往无法保证。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体育运动不科学而导致的受伤越来越多见,很多家长也觉得课余活动占用孩子太多的时间,但是对孩子中高考又无太多助益,所以在有的学校出现了取消运动会中中长跑项目等现象,国家为了保障学生最基本的体质健康,又号召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等举措。但是收益并不显著,由此而来的就是学生体质的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多益处的同时,也伴随了人类健康危险因素的增长,目前,在许多国家,缺乏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仍在增加。根据我国的调查显示,在我国,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也就是在短短的十八年中,居民平均身体活动水平就降低了45%,而美国降低同样的比例却用了45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身体活动的急速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不在局限于成年人,他已经扩大到了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近年来,中国学生近视患病率高居不下,超重和肥胖明显增加。以及其他问题,如慢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早发,尽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与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身体活动不足、尤其是以那些对身体能够带来健康效益的运动不足密切相关,对于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孩子而言,运动不仅向营养和睡眠一样不可或缺,更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原动力,当学校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运动时,运动可以为孩子的身体提供丰富的力学环境和各种生理信号刺激,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骨骼的发展,也可完善大脑功能,优化体内神经网络联系,提升心肺等各器官的发育水平与功能能力,提高情绪的控制力等。运动是良医。从教学上来说,实际上是从90年代开始就有运动处方相关的教学,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规划一些适合学生活动的运动项目,一方面,可以尽量保证学生不出任何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最基本的体质健康水平。例如: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易筋经、八段锦等项目,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等角度研究发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健康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如果人体最基本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就会使人产生焦虑、痛苦的情绪。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做好系统延续的健康服务的主力军,我们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健康,必须要先从我们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着手,让他们多了解健身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运动对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有很好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好的效果。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以不同的运动处方作为指导,来实施有针对性的、定期的体育锻炼。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适应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在教育阶段我们需要对体育内容进行调整,从出生开始的康复到康复以后的健康管理,也都需要体育作为医学生以后从事医学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它既是医学康复的需要,也是教育康复的需要,还是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的需要。医学院校的学生和普通院校的学生一样,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区,由于受先天因素、教育模式、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但是,他们相比其他院校的学生来说,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未来,他们肩上担负着治病救人的责任,所以其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学习任务也就会比较繁重。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没有反映医学院校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也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相比其他学科的研究,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来研究,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更加有依据,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开展预防运动伤害及相关伤害治疗的教学、科学的运动锻炼方法、制定运动处方等内容,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郑红,樊洁,等编著.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贺春亮,颜中杰,刘顺敏.“健康促进工程”与内蒙古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评论,2014(4):142-144.
[5]陈波,于楼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11(5):599-600.
[6]张卫强,林劲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73-76.
[7]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2):229-233.
[8]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542.
[9]李晨,张超,庞力,耿岳.医学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53-54.
[10]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2):105-109.
作者:吕艳琼 周仔花 单位: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 上一篇: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 下一篇:公共体育散打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