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运用

时间:2022-09-16 08:47:57

导语: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运用

1在当下高校中引入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

1.1简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即模拟俱乐部的形式,让学生在组织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现阶段的俱乐部教学主要有2种形式,分别是课内教学、课外教学。其中,课内教学是指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教学者组织进行,即将这种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课外教学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自主组织,或在学校以及相关学生社团的组织下进行自主锻炼,课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从而积极自主的进行课外锻炼,同时,为课外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成效,值得进行推广。

1.2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积极作用

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是从学生自己的兴趣以及意愿出发的,众所周知,高校的教学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也有更大的灵活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较差,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很难对运动产生兴趣,而今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可以将相同兴趣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集体内,让在该项目中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统一指导。这样,相同爱好的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共同话题,班级内部运动氛围会更加浓厚,从而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有擅长的项目和不擅长的项目,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也是因材施教,将学生加以分类,进行专项教学。除此之外,学校的硬件器材也难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进行俱乐部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使用器材的冲突,也方便器材管理者进行管理。

1.3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在起步阶段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教学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项运动项目的素质,而调查显示,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者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相关理论知识等还较为薄弱,教师擅长的专项项目大多集中于几个传统项目,如:田径、健美操、足球、篮球等等。专修羽毛球、排球、网球、定向运动的教学者相对来说数量较少。而这些教师还会因为硬件器材跟不上而难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其次,是学生思想观念以及接受教育模式上的阻碍,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下,大多数高校学生仍然保留着学习是为了考试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要让学生迈开腿、走出去进行锻炼是较为困难的,在没有考试的压力下,多数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参加某种学习或者锻炼,而俱乐部教学模式要想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学生的自觉性。因此,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教学中,教学者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正常开展。

2将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的措施

2.1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观念

高等院校的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其科研能力的高低上,还应该体现在其对于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而培养人才,除了要注重智力培养,还要注重身体素质上的加强。因此,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在体育设施以及器材上要加大购买与维护投入。除此之外,对于各种俱乐部的运营,高校也可以直接放手给学生,甚至让学生进行自主运营,实现资金的多渠道来源。在教育教学上,不仅要开设传统的例如羽毛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还要与时俱进,开设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新型项目,例如:瑜伽、攀岩、射击等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高其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新的尝试中发现自身更多的潜力。只有这样,俱乐部教学模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让学生真正得到身体素质上的提高。

2.2使教学模式多元化

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成效低下等等问题。在俱乐部教育模式下,可以进行“一体化,分层次”教学。一体化是指体育教育与其他教学一体化,避免学生的运动时间被其他专业课挤占,而分层次是指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将水平相近、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班级,从而方便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之余,教学者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势,对突出的学生进行训练,选取大学生运动会中的小裁判员与教练员。扩大体育人才后备培养,为高教体育教育做出贡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新颖性以及娱乐性,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进行终身锻炼的可能性。

2.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现今的体育教学考核大多采取定量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不周。在素质教育理念中,学生的成绩不能仅仅依靠分数决定,还要多方位、全面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例如对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运动技能的提高速度等等进行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合理的评价体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运动的信心,提高学生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2.4对俱乐部的运作经营体系进行完善

俱乐部的开展,最终目标仍然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对这一点一定要充分认识,不能舍本求末。俱乐部在运营过程中,应当选拔专业素质过硬、交际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管理骨干,让每个俱乐部都有相关的责任人,分层次逐级管理,实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合理配置,合理规划学生的运动时间,对学校的硬件器材进行维护和管理,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避免因学生的自主选择而出现某个项目选择人数过多的现象。在一阶段的俱乐部活动参与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总结,并且为俱乐部更好的发展提出意见,方便教学者进行不断完善,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

3结语

在现阶段,我国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仍不够成熟,其实施过程也遇到了许多阻力,但这个模式的提出仍为高校体育教学解决了一些固有弊端,许多高校体育教学者已经意识到当下教育模式的不足,并且开始积极改进。将俱乐部教学模式真正大规模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还需要社会、学校与教学者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理论知识建设,大力推广俱乐部教学模式。

作者:唐渊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