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动力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15 11:29:43
导语:体育教学动力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学动力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得以运行和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体育教学动力的主要载体;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与教师一道共同构成体育教学动力载体。体育教学动力的力量源泉是出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对象和活动主体,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各自形成体育教学动力的分动力,两者的合力构成了体育教学动力。教学要素理论所包含的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动力的内部因素。而政策、资金、家庭、社会关系与环境等组成体育教学动力外部因素。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习的动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不断推动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向前发展,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一种乘积关系,其中哪一方的动力表现为零时就会直接导致体育教学动力的消失。体育教学动力的周而复始持续运转必须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分动力运行的各种载体,载体间的配合运转促进体育教学动力的生成与发展。矛盾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固有现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存在纷繁复杂,教师教的矛盾有学生学的矛盾是体育教学矛盾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构成体育教学动力的主动力;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是体育教学中的次要矛盾,由此所产生的动力是体育教学动力的次动力。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现象,在与各种社会关系产生的矛盾也是体育教学的次要矛盾,这些矛盾运行所产生的动力构成体育教学动力的助动力。因此,体育教学动力是由教学中教学要素间相互运行所产生的分动力所构成的合力。
2体育教学动力构成
2.1体育教学动力的载体构成
2.1.1教的动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负责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习兴趣与情感意志的培养。一般认为,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力就是指体育教师的工作动力,它是由体育教师个人的知识基础、业务能力、兴趣爱好、情感意志、职业操守、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所构成。教师教的动力依据教师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主要涵盖内在个体的动力以及来自外界社会的动力。教师内在教学动力主要由教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决定。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决定教师教的动力的基础条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对教师的生活态度、教学认知、教学情感、教学专注、教学奉献、道德意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在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教学生命力、师生关系带来影响,教师内在的动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动力要素,是体育教学持久运行的基础动力。体育教学动力中教的动力外部动力主要是指体育的社会认知、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课程的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对待、体育教学的工作环境与社会认可等。体育教学教的动力中外部动力是促成内部动力转化的条件,只有当外部动力转化成教师教的内部动力时,体育教师教的动力才会形成合力,才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效果,才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2.1.2学的动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参与对象和受教育者。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其学习动力的直接影响,而学的动力是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身心条件、认知、态度、情感、意志和学习行为方式等对待学习的内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也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舆论、教学设施、学习环境等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学生学的动力具有导向性作用,智力性因素在学习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动力起到核心作用,其中,学的动力构成要素中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和保障学习效果的最核心要素。学的动力一方面受到学生个体兴趣、爱好、意志、情感、求知欲、性格、动机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奖惩措施、激励机制、班级气氛和校风校纪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的动力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转化成内部因素,学生强大的理想和信念凝聚成学习的强大动机,内化成学习的内动力,激励着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为提升学习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2.2体育教学动力的内容构成
2.2.1物质动力
教学物质是教学过程实施、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底层需要。体育教学过程的物质保障条件主要涵盖体育教学器材器具、运动场地设施、人力资源、课本教材、体育信息等,体育教学的物质动力是体育教学动力的硬件保障,是体育教学得以正常运转的先决基础。体育教学的物质动力的产生与运行需要各种教学物质的齐全配备与相互协调,需要各种教学硬件物质的强有力支撑,一切教学物质是教学过程实施的物质保障,更是教学动力的物质来源。物质动力要发挥其功效,就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募集与调配好符合体育教学需求的各种物质资源,将它们高效综合,促进教学物质的完备,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动力支撑与持久运转。
2.2.2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推动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个体存在的社会发展作用及其行为表现方式可以看出,精神动力是指认为人的内在信仰下,在情感倾注下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精神动力是人的内在心理表征力,是在社会生存与个人发展中的内部驱动力。从精神动力的运行方式和功能形态表达方式上可以将精神动力划分成构建性精神动力和调节性精神动力。[3]体育教学精神动力是指在体育教学参与过程中受体育认知与情感激发而表现出的斗志、毅力、意志、勇敢、拼搏等内在心理品质表征。体育精神动力是受个人的体育认知、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经历与体育氛围等因素影响,体育精神动力对于加速和提高体育教学参与度、体育教学达成度以及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精神动力对于形成良好的体育意志品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发挥着积极效用。
2.2.3信息动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交错与迅速传递的时代,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反馈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动力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反馈给组织发展所带来的推动力量。与其他教学动力的发生和作用方式不同的是,信息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以一种间接作用力的形式对体育教学施加影响,它超越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具有相对独立性。体育教学中,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汇总加以处理分析后,所得信息冲击反馈产生的合力衍生为体育压力,经过转移将演变成竞争与合作的动力,从而在整体上全面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信息收集的量与质对体育教学动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信息动力的作用效果与信息的数量不一定存在正相关。信息量的适度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与组织的发展,对大量信息的筛选与甄别是信息动力发挥效能的重要步骤,信息量的过多会导致无所适从,从何下手,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手段与工具对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与整理,提高信息量的优化与整合。
2.2.4任务动力
依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将体育教学动力置身于教育目标达成与任务分解之中,从而得出体育教学任务动力释义。体育教学任务动力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体育教学目标、评价指标、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所担负的职责等所共同构成的作用力。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任务动力是由学校教育总体目标和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衍生而出,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与教学规范。任务动力作用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对体育教学起着引领、指挥、调控和评价的作用,任务动力既是体育教学的动力源之一,又是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引导者,至始至终任务动力都贯穿体育教学的发生与发展。任务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目的性与方向性,它赋予了教学中两者不同身份对象教师与学生不同的角色技能和行为职责,通过任务的生成、派发、接受、实施、追踪、反馈与评价等环节发挥其效力。
2.3体育教学动力的来源构成
2.3.1个体动力
依据教学构成要素来看,体育教学中的个体成份主要由体育教师和学生两种人物构成。从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特征可以看出,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动力主要是出自内在需要、动机、价值观、信念、态度与情感等意识倾向的支配与制约,而需要与动机是发挥关键作用的两大要素。参与体育教学的个体需要是其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内在需要作为一种个体内部驱动力,在外部诱因或教学目标引导下变成个体行为动力,从而衍生出个体的教学动力功能。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动力按照教学主导与教学主体划分科研分成体育教师个体动力与学生个体动力,无论哪一种个体动力,在环境与个体相互作为结果下,均受到个人知识水平、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认知能力、体育情感、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导致教师个体之间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动力出现差异性与不平衡性。
2.3.2组织动力
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动力按照体育教学组织性质划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人、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运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需要构建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相互作用。另外,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又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又都反作用于环境,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共同生成体育教学组织动力,从而促成体育教学组织内系统的持续长效运行,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隶属于学校组织的子集,体育教学组织是学校教育组织的重要元素,体育教学组织直接受制于学校教育组织,因而,体育教学组织动力要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组织大环境不断调整与优化。
2.3.3社会动力
社会动力学是依据静力学理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与规律的学说。[5]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其生存与发展是由内部自然有机体与外部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所决定。体育教学过程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内容,体育教学的发生与发展是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状况下,对人的自然本体、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与发展潜力进行塑造与培养的社会现象。体育教学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也同样反映出社会发展所赋予体育的根本要求。体育教学的社会动力主要由人类文化、文明决定,由社会生活的精神道德准则决定,由社会发展所赋予体育教育的功能决定,由学校教育培养健全合格的人才中体育承担学科责任决定。
3体育教学动力的激发
3.1提升体育教育认知,畅通体育教学运行机制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在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优秀人才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学科优势。体育教学动力的生成与激发需要充分提高体育教育价值的认知观念,要将学校体育教学放在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要充分提炼体育促进人的发展作用价值,提升体育教育的多元价值效应。为了更加凸显与发挥体育教育的功效,就需摆脱传统的体育学科边缘化态度,深化体育教学运行与长效发展的制度管理,要将体育教学过程的各种元素有机调动与组织协调,做好体育教学内部构成要素的整体划一与外部支撑条件的互动协同。
3.2明晰教与学的双边关系,确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身份
体育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学校教育活动形式。体育教学动力的生成与发展是由教师与学生两种不同教学参与主体的双边作用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发挥效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须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身份予以明确,强化各自在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责、任务和目标,有效构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通桥梁,促进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良好发展,做到教学相长、教学合一,实现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体育教师与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对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完成都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把主体属性、主题知识、主体职责、主体任务、主体目标、主体评价等分别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规范,使其明确在体育教学中的责、权、利划分,从而促进体育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双向作用,共同合力形成体育教学动力。
3.3优化教学内外部环境,分解动力形成与运转要素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来自内部教学要素的影响,以及教学范围之外的复杂多样环境的影响。要形成和发挥体育教学动力,就需要分解体育教学动力的形成要素与运转环境,充分将动力产生与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调控与优化,促进教学动力的有序良好运行。第一,要分解提炼体育教学内部环境要素,将体育教学内部环境产生的动力进行分解,这主要从教学要素的视角予以操作实施,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多个方面构建体育教学内部分力要素体系。第二,要全面整体化调控和优化体育教学的外部环境,从认知观念、知识基础、行为方式与情感态度等个体行为,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生态等宏观环境进行分解提炼,从而加速体育教学系统中不同内外元素之间的有序运转和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动力的凝聚与整合。
3.4融汇教学分力,构建教学保障体系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体育教学动力是由多个分力共同组建运行而成的力量体系,要促进体育教学动力的最大化与最强化,就需要对其内在分力系统进行逐一培育,构建起体育教学长效运行的保障体系。体育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保障路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组织的体育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保障体系,全面构筑学校体育教学实时监控机制和反馈机制。另一方面,又要从体育教学内在系统出发,全面提高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自我教学保障,从心理认知、行为准则、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互动、教学目标等方面构建教师与学生的体育教学保障内容,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促进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与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与传播。
3.5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体育学科实力
良好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激励,体育教学中受到传统评价的影响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逐渐被束缚。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下,要充分引导体育教学的客观、科学评价,加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进步度与达成度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知识技能评价与参与情感意志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等有机结合。要充分挖掘体育学科的自身独特属性和学科本质,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评价科学区别,在摸索与探究中找寻出一条属于体育学科独特优势的教学评价体系,大力发挥体育教学动力的教育功效,提升体育学科的整体实力,全面推动体育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健全人格塑造中的学科优势。
作者:李春君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 下一篇: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