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改问题分析

时间:2022-06-03 10:43:11

导语:大学体育教改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教改问题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从原来的普通体育课,经过多次的改革,已经发展成基础体育教育和专项体育课,这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也还

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高校整体教学改革的进展。

1、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常常能够看到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水平往往还是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做为教学改革的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学生做为改革主体对

体育教学的感受和对体育的主观参与积极性,更忽视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前景。

2、教学内容繁杂而没新意

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过于繁杂,不够细分,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信息非常开放的环境下,他们的接触面广,知识面多,喜欢追求新生事物,更倾向

于表现个性、展示自我。因此,大学生们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学习,而反感于泛而不精,平庸无个性的体育教学课程。

3、在教学中过于重技术而轻视理论指导

由于我国在体育理论研究上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这导致了我国高校体育倾重于技术传授,而忽视了理论教学。新时期的体育活动,应该是技能与知识智慧相结合的综合性体

育运动。单纯的技术技能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个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良好的体育理论学习,学生就无法在体育竞技中能动的运用体育知识去发挥个人的技术技能,也

就不能更好的掌握提高身体健康的方法[1]。

4、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大多援用了职业体育教育的模式,更多的是按照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着重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知识,是一种体育职业化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

人才,而不是培养职业运动员。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为全民体育培养骨干,为国家的体育战略发展培养具有一定体育素养的人才。

5、体育教学理念不符合社会需要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落后于时展需要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的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很不明确,而体育教学大纲的指导性以及科学性都不强,这

导致了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一体化以及体育教学考核标准化等等。这就导致了学生们不愿意上体育课。而教师对于体育教学新理念的学习和掌握不积极,很多

学生都没能够完成体育学纲,更谈不上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6、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从体育设施到体育教学人才,都存在很不平衡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体育教学大纲,能够根据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出不同的体育教学方式。但是,我国目

前还是无法摆脱老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依然是循规蹈矩,锻炼标准和考试形式实行统一的全国标准。

二、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解决方法

1、尽快明确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理念确立,应该以当代的体育教育理念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我们在总结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经验中可以得出,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应该是:重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重

视学生全面的体育学习、重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性、重视体育学习中的人与人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社会性发展、重视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整体性效应。要完成新的教学理念的建

立,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和水平。教师应加强对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而

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多元化人才,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

2、突破传统模式,优化体育教学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要以“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建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把增强学生体质放在了工

作的首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正确之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教师将增强学生体质与达标侧试结合起来,片面的理解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达标成绩、及格率成了部分

教师心中反映学生体质的唯一标准,这样体育课也就渐渐演变成了达标课。”[2]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高校必须明确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和对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同时在运动教学

中,加强对学生运动综合素养培养,对自我运动与锻炼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还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方法等各个方面加强改革,更好的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真正做到体育教育观

念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在体育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对大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以此

作为衡量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准。要更多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跨学科的综合性渗透特点,引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应减少体育必修课的比例,

增大单项体育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建立起一个以健身为主的新教学体系,使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运动的价值,认识到锻炼不仅在于提高运动能力运动水平。更最主要是,

掌握健身运动的科学方法,发展增进自身的健康。此外,还可以增设学生们所喜爱的休闲体育项目,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锻炼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创

造性。教师的教学要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努力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完成从只是“学会”,到我

“会学”的能力转变;同时要结合教学,注意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性,更好的确保学生提高体育锻炼水平。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以及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达到引导

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3]。

3、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体育教育的社会性意义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应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目的接轨,并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与未来社会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要充分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修养,建立科学完善的评

价体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社会性意义。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应围绕着身体健康这个核心为目标,从心理上、生理上、社会性三个方面来评学生。首先应建

立和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达标以及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评。要加强对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以及考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使评价和考核方法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

求。其次,根据学生体育测评的差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法,要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体育学习的目标,使测评和考核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第三,考试的形式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学,采

取综合性技术考核以及技战术理论的测试;在评价中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4]。

三、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前景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要紧紧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兴趣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以后,大学生在体

质健康的问题方面,体育课如何考核问题方面,才能从根本上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体育教学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重要,这样,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才会高涨,

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改革目的才能实现[5]。具体方法包括:

1、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认识。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所以基于思想意识上的教学理念对其进行课程教育,这要比单纯性的传输达标与外面考核的重要性要更加重要的多。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的去了解学

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只是完成达标和考核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乎着身体的健康问题,从心理排除学生对体育的厌恶感,使学生慢

慢的接受体育教学新理念。

2、考核是刺激以及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前期动力。在体育教学的前期活动中,考核可以作为源动力,去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随着教学的进展,学生的注意力会不断的改变,所以体育教学的方

法和理念,也要跟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循序渐进的逐步淡化考核的作用,使学生更多的关注兴趣,从而展示出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所具有的体育活力。

3、注重体育态度的培养,弱化考试的作用。在旧的管理模式下,一般都是简单的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成绩考核方式,这种方式有其片面性。这种简单的以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情况和

身体健康状况,做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的评价体系的考核办法,非常容易误导学生,使学生误认为体育技能就是唯一的学习目标,从而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不利于高

校体育改革进行。

四、总结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身体体质和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新理念的基础上学习健康知识,学习运动的技能,从而把科学锻炼身体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们树

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念,使学生们养成对体育学习的良好兴趣、能力等。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各种功能,使学生在身心上做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和谐统一,成为新时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时期的身体体质状况以及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会影响到成人身体体质的健康程度以及坚持锻炼

身体的个人习惯与技能。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在思维上开拓思路,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都要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把教育“育人”做为改革目标;把“终身体育”作

为改革主线;把体育教学、以及改革的社会需要,作为学生主体的需要,成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的切身受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推进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不断的向前发

展。(本文来自于《武夷学院学报》杂志。《武夷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杜江伟工作单位:武夷学院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