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反思与建构

时间:2022-06-03 10:22:29

导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反思与建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反思与建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文献资料,涉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学、教育学、体育地理学、体育史、文化学等学科理论。还大量查阅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及资料。

1.2.2访谈法

从本研究设计之初到得出相关研究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读博期间,数次拜访重庆八卦掌名师庄严森先生(武术七段)、并实地观察重庆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现状。实地观察重庆、安徽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对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以及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陈中亚、刘义民等就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及传承问题进行访谈,计20余人。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

2.1.1文化传承和教学

1)文化传承和教育。“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如族群)的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过程。这里有两层含义,(1)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研究,择其善者应用于高校教学;(2)指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技术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具体是其中蕴含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理念,“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思维,“内外合一”公平竞争的行为方式等。“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开展的,承载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健身、养生、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1]包括武术、龙舟、毽球、舞龙、舞狮、摔跤、摆手舞、秋千等等。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身份特征,凝聚着民族智慧和精神,关乎文化认同和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源泉。文化传承和教育密切相关,教育是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使文化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有传播、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包含教学模式等内容,位于学校教育的顶端,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节点,是学校教育传承的关键。

2)技术教学和文化。技术是教学模式的要素之一,技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技术这里指科学合理利用身体,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等要素。从广义上讲,技术也是一种文化。没有离开技术的文化,也没有离开文化的技术。技术是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文化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的,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可持续发展。技术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也是辩证的。文化教学需要技术来充实、饱满,而非空洞的说教或者纯粹的理论讲授;技术教学需要文化来提高、升华,而不单单是浅层次的技术方法传授或技术效度的评判。[2]技术传承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都表现为身体技术的运用和文化风格的体现,其中技术传承和文化传承并不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技术传承所包含的文化传承被严重忽视。

2.1.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阻碍性因素

1)人类的“求价意志”给所有活动都打上“价值”的烙印,价值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的定位偏差直接影响到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以西方体育为参照,博大精深、富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趋于简单化、竞技化,被单纯定位于体育课范畴。教学目标中,民族传统体育感悟、修身、自娱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被抛弃,锦标和利益欲望成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主导思想,学校成为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地。

2)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再加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为点缀,总体结构单一,缺乏实用性,没有考虑大学生身心特点。相比较野外生存、漂流、攀岩、跆拳道、柔道、击剑等现代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滞后,如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藤球等青年喜爱的项目缺乏整合和开发。[3]教师专业能力函待提高。以武术为例,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要成为一名专业能力突出的老师不仅需要长期的武术实践,而且需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有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武术造诣浅薄值得忧虑,武术出身的教师比例偏低,仅为从事武术教学的教师总数的9.85%。[4]

3)教学方法上割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整体价值,即仅重视技术层面,忽视文化层面的教学,例如,武术被改造得象体操一样,成为简单的肢体符号,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丢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基本功要求,复杂枯燥的动作,不得要领、无所成就的挫败感使得大学生畏难,尽管喜欢武术,却提不起习练的热情。技术、理论“两张皮”,套路、散打分庭,会套路的老师无法胜任散打教学,会散打的无法完成套路教学等。这是当前文化传承问题的关键,需要着力解决。

4)忽视历史等人文知识的学习,认为其可有可无,只要技术好,学不学无所谓。这是需要纠正的,如历史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5]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孕育成长的,不了解其历史地理背景,就不知道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中人的观念的产生,及在观念指导下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此外,还存在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

2.2建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学模式

2.2.1建构文化传承为目的教学理念

文化人类学观点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要珍视它,传承它,主张文化多元化,这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本质所在。必须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次才是一种体育活动,技术的传承服务于文化的传承,是用融血文化的情怀去对待他,还是用肤浅的肢体语言去描绘他,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文化内涵丰富,不能局限于技术文化的体育学习,还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传授和民族精神的涵养。例如,八卦掌取法易经“八卦成而易立乎其中”,按照人体内部生理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组织的原理,“拟其形态,像其物宜”,而制定身型、步型、手型、腿型以及人体各部的象形,好像八卦的循环。它效法宇宙天体运行规律,采用往来不息的成一圆圈循环走动的运动形式,行功中有公转、自传,公转就是围绕着大圆转,自转就是自己身体也在拧绕螺旋。“参伍以变,错综以数”,使气血加速运行,改变人体内部生理机构,做到人体内部生克制化和生理发展,法简而效宏,反映了先人朴素的宇宙观和养生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采取体操式的教学,显然是不适宜的。

2.2.2建构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1)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保持竞技性和非竞技性、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之间合理的张力,运用元分析的方法结合社会实践,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所谓元分析的方法就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办法,重点强调对事物发展过程自身的一种认识过程。[6]在以竞技性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为非竞技性留有空间,重视隐性课程物质、精神、行为层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存在国家性课程、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类型,国家性课程要重视宏观和示范性指导;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则着力提高适应性,尽量突出地域特色和风格,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特色和千姿百态提供保护和发展的空间。在传承的内容、标准、范围和筛选问题上,要充分吸收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但就项目选择的原则上,可遵循体育地理学原理。根据体育文化区划原则,民族传统体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中东等五大体育文化区,每个体育区都有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东北多冰雪,有滑冰、滑雪、冰上陀螺等;西北草原广阔,有骑马、骑射、蒙古式摔跤等;中南、西南水道纵横、山地高原广大,有游泳、龙舟、苗族武术、傣族孔雀舞等;中东平原广阔,有武术、跳绳、拔河、踢毽等。各地高校要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简单易学,健身效果好,在当地具有一定习练人群,契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项目,然后争取逐步推广范围和影响,这样可以促进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能提高当地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如湖北民族学院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蹴球、毽球、高脚竞速、打陀螺、板鞋等十余种项目,还被湖北省设为打陀螺培训基地,取得高校与地方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7]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体育院校,更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列为教学计划,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合型人才。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民族成分众多,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富矿,值得深入研究。黄平波就芦笙舞进入校本课程做了有益探索。[8]成都体育学院依托峨眉武术相继开发出火龙拳、八卦龙形剑等地方优秀武术拳种。西南大学开展“巴渝舞”表演,学生统一着红色古装,手持干戚,有节奏地前行、后退,变换阵型,再现当年“巴渝舞”气势恢宏的雄壮场景,具有极大感染力,作为校本课程极具教育意义,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不言而喻。此外,西南大学将板鞋、锅庄舞等引入校园,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也取得很好的成效。

2)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决不是仅仅习得,更重要的是有所创新,使知识增益。高校要发挥人员高文化素质、科研优势,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之外,还要创新。北京体育大学经过三年大量比赛和实践,反复研究、整理、创新,终于完善蹴球比赛规则,让古老的蹴鞠运动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也为其在民运会和高校的传承做出贡献,建国后,毽球、抢花炮、打陀螺等都经过改造创新取得一定成效。创新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例如,90年代前后国家花大气力挖掘整理的武术拳械资料缺乏深入研究。和庄严森先生的访谈中得知,其师张极甫,为人正直,武德高尚,热忱爱国,抗日战争期间,曾变卖家产捐助国家购买作战飞机,解放后,还给时任体委主任的写信,要求到军中训练兵士。他生前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书稿《八卦掌》出版,这是他一生习练八卦掌的结晶,可惜到目前还未出版。从中,我们认识到八卦掌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人格教育等丰厚文化资源,尚待挖掘整理宣传;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民间还存在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还要不断地挖掘整理,其他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高校应该在挖掘创新中扮演先锋角色,不断为高校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鲜活素材。

3)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网络资源。高校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和社会的联系最为密切,和家庭文化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决不能局限于校园,而应该在更大的空间内思考和解决,将图书馆、网络、民间拳师、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等都看做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联合体,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包括各种培训、交流,加强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联系等。

2.2.3建构渗透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重视文化多元整体性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传统性、民族性、群众性、对抗性和趣味性特征,过分强调竞技化,进行标准化改造,会遮蔽或抹杀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非竞技性”民族特色。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多元文化整体性,忽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元价值,不仅会使现代社会有多种体育文化选择的大学生学之无味,而且伤害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那么,探索技术、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和谐、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如“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思想贯穿板凳龙运动,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意愿。古老的拔河运动,曾蕴含着祭祀祈雨、丰收增产、厌胜避邪、生殖繁衍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尽量保留原生态、多样性、传统性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健身性、易接受性原则,进行改造,用于教学,在技术教学中贯穿文化内涵的学习和传承。

2)保持文化特色的分层教学。我国民体项目众多,各地高校要选择切合本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的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同时也要保持项目的核心特色,要设计健身娱乐型、攻防技击型、艺术表演型等类型,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具体实施途径可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学校社团等途径开展。例如,尽管武术流派纷呈,但其最大文化特点是攻防技击,集功法修炼、套路训练、技术对抗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对武术的竞技化改造,把优美、难度放到首位,单纯追求形体动作难度,不把动作和攻防、劲力相吻合,是不科学的。庄严森老师教尹派八卦掌时,说八卦掌本身就很“能打”,学练八卦掌之始就要注重技击实战的训练,而非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套路都达到“炉火纯青”以后,要把技击实战贯穿学练的始终。开始习练八卦掌,两人就要对练进步穿掌,或进行竹竿戳击防御的模拟实战场景训练。攻防文化特色的保持也切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要求,根据调查,大学生喜欢以攻防类为主的武术,比例达到调查人数的48%,以防身自卫和健身强体为学习目的之比例分别达到67%,65%。[9]所以,武术课设计要保持攻防文化特色,同时兼顾健身娱乐和艺术展演,要改变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或散手等各行其是,以技术性学习为主的模式,而进行技术文化并重,基本功、基本动作、徒手实战和器械实战、套路演练纵向贯穿,不同学段横向展开的综合分层教学。

3)学为中心的主体启发式教学。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武术博大精深,非名师言传身教,不得要领,使得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宁愿学习跆拳道、泰拳、瑜伽等,也不愿练习武术,校园经常可以看见身着跆拳道服装的练习者,可见其流行程度,这是值得深思的。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练习的,动作朴实、难度不大、技击性强的拳种进行教学传承,例如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翻子拳、福建五祖拳、八极拳等。大学生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动作原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深究其所以然。以武术为例,为何八卦掌、太极拳等都强调练习整体劲,出拳迅速,“出手不见手”,发力干脆?让学生联想中学物理动量定理Ft=mΔv思考后,教师进行分析,被击打的物体受到的冲量等于施力物体动量的变化,受到的力与施力物体的速度成正比,与撞击一瞬间的时间成反比。出拳时蹬地、转跨、拧腰、顺肩,把整个身体的劲力通过手臂发送出去,这就是整劲,主要是从增加质量m的角度出发,“出手不见手”出拳迅速,是为了提高速度v的角度出发,发力干脆是从缩短发力时间t的角度出发,总之,一切为了提高击打力量。

4)重视体育基础理论和文化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有德育、智育、健体、审美、哲学文化教育等功能,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而且注重项目相关的文化学习,实现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例如,武术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弓步、马步姿势那么低,要求那么规范?为什么冲拳横平竖直,保持一定的静止姿势?套路是用来整体技术击的,还是拆开的等?这些说明学校武术被深深地打上竞技武术套路的痕迹,也体现学生对武术发展脉络的不清晰。实际上,整个武术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简单实用的阶段(明清之前),拳派林立阶段(明清时期),体育化和多元化发展阶段(民国时期到现在)。民国时期,武术体育化进程开始,新中国武术则向多元化发展,依据价值功能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攻防技击类、艺术展演类、养生健身类。[10]搞清武术的发展历史,上述问题就不难理解和解决了,由此,可见体育史教育的基础地位。中国武术厚德载物的文化品格很突出。要把武术礼仪贯穿教学始终,学拳时,先学抱拳礼,学器械前,先学器械礼。教学中贯穿文化内涵教育,如递送器械的方式就有讲究,呈剑时要双手相捧,横递、剑首朝左,这样有利于受剑者右手接剑,又可以避免呈剑者行刺之嫌。讲解武术动作名称时,要贯穿文化想象和美学教育,竞技化武术改变了原有武术名称,也改变了武术的文化想象,例如以“仆步穿掌”代替“燕子抄水”,其他如“霸王举鼎”、“力劈华山”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解舞龙舞狮、气功、太极柔力球等传统文化色彩较浓厚的项目时,要渗透文化教育的内容。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姿多彩,教习技法的同时,要学生感悟民族传统体育的博大精深,体验技法背后的民族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此外,在教学评价上,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文化理论的综合考核,探索新的评价激励模式。例如武术,可经常开展学校武术比赛,实行武术达标,搞学校段位制,实行武术达标是为了保证学生必须达到的底线,举行武术比赛,搞段位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进取心。优化教学环境,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充实器材场地设施,把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团学习、文化讲座等活动结合起来,以整体促进文化传承的氛围和效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阻碍性因素在高校中表现为价值定位偏差,课程体系单一,教育资源开发滞后,教学模式割裂文化多元整体性,过分重视技术教学,忽视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忽视历史文化知识学习等问题。必须要正确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定位,积极稳妥挖掘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资源,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技术和文化传承并重,重视人文知识学习等。要言之,要围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宗旨,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技术和文化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3.2建议

1)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定向,即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重视技术和竞技的体育课,还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2)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筛选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网络等。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个性化的多维教学方法,整合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多元文化价值,技术教学和文化教学并重,因材施教,启发教学,重视历史等人文基础学科的教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本文来自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秦立凯1黎小龙1赵先卿2工作单位:1.西南大学民族学院2.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