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17 11:35:21

导语: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声乐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地学习声乐知识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把新型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声乐教学中,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强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学前教育;声乐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声乐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地学习声乐知识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效率,转变教师的声乐教学观念,笔者将云学习互动平台、教学课件APP、学生手机APP、3D立体视频、微课等信息化技术引入声乐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音乐素养不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素养较差。学校为了保证生源的数量,没有对新生进行专门的音乐水平测试。以福建省大田县职业中专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音乐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看,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大多就读于农村初级中学。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不重视音乐基础教育,有的甚至不开设音乐课。(二)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人的声音是一种很特殊的乐器,每个人的声音条件不同,训练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最好采用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才比较好。但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无法采用这样有效的教学模式,只能选择集体课的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声乐教学的成效。

二、提升中职声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声乐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要改变在教学过程中主宰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可以结合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声乐教学中充分运用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机APP、微课、3D立体视频、多媒体等学习平台,充分地为声乐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云学习平台组建班级微信群,教师为群主,学生通过手机APP加入群。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教师在平台上相关消息并布置作业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预习并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探究、延展学习内容,准确归纳出有关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在云学习互动平台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解疑释惑,准确地解决学生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二)营造课堂环境,加深学生情感体验。1.创设音乐意境,激发情感体验“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教师要先教学生逐一分析歌曲,再教学生整体理解歌曲。这样,学生对歌曲既有感性的形象认识,又有理性的综合思考。学生只有理解歌曲才可能感受歌曲,有了感受才可能有感而唱。例如,在教《绒花》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先观看《芳华》这部影片的片段。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专题片,被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随着主题歌曲《绒花》的响起,影片快要结束,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感动的泪水。学生被影片中主人翁的事迹打动,从内心感受到了青春的感召力和人生的无奈,这可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2.真情诵读歌词,体验交流情感声乐作为一门歌唱的语言艺术,是人声依托语言进行的情感交流和体验。在演唱者演唱的过程中,歌唱语言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歌词比任何乐器更能直接打动人。歌唱语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在音乐的欣赏中感受情绪、抒发情感。例如,在教唱《生死相依我苦念着你》时,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让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并体验歌唱语言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这样,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歌唱语言与音乐情感完美地融合起来,提升声乐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三)优化课堂结构,突破声乐教学重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微课或3D视频技术直观、形象、准确地展示声乐知识点,帮助学生消除思维障碍,对新知识有新的理解,进而让其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歌唱气息”的教学中,学生想唱好歌,就必须有良好的丹田气息,而丹田气息取决于呼吸。因此,学生要正确领悟呼吸方法,加强气息配合发声的训练。首先,学生在歌唱时要用口和鼻吸气,气要吸到肺的底部,从而使横膈膜下降,胸腔和腹腔同时扩张,腰有一种膨胀的感觉;其次,学生在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横膈膜逐渐抬起,小腹收缩并与两肋保持扩张的力量形成对抗,使气息均匀流畅地呼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采用如下策略。第一,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和感受人在唱歌时丹田气息和横膈膜的运动状态,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气息和横膈膜是如何运动的”3D立体视频———“歌唱气息”的图片发到班级微信群,供学生下载学习。在微课中,教师全面解析“歌唱气息”的图片和3D动画,找到歌唱时气息的状态,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准确地感受丹田气息的运动。第二,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分组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把双手放在对方腰部的两侧,口鼻同时慢慢吸气,类似于闻花的感觉。其次,学生要气沉丹田,感受吸气时腹部是否涨大,保持十秒,闭气凝神,收小腹鼓上腹,用“S”缓缓地将气吐出。最后,学生要聚力吐气,把身体里的气全吐完后,全身心放松,再吸一口气,气尽神散。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丹田气所在的位置。由此可见,教师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把原来复杂、抽象的歌唱气息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知识,学生容易掌握。(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声乐课堂效果。第一,巧用点名签到抢答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名签到是一件繁琐枯燥的事。教师在课堂上巧用云互动平台、手机APP中多样的签到功能完成签到,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第二,设置有趣抢答,激活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云学习平台的抢答功能快速地营造课堂竞争氛围。教师在手机APP上设置两名抢答人数后发起抢答,系统自动允许最先抢答的两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给予经验值。在学生抢答后,师生还可以在云学习互动平台动手实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分。云学习平台的抢答功能让课堂不再枯燥,让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情感链接,有利于增强生生互动、生机互动、师生互动、师机互动等多种友好合作方式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进而激发课堂活力。第三,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升声乐课堂效果。中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建立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逐步完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的建设,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教师可以把新型信息技术融入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使之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的变革引发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好声乐可以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石。

总之,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声乐课堂是中职声乐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教师利用云学习互动平台、3D立体视频、手机APP等手段,可以极大地拓展声乐教学容量,丰富声乐教学手段。学生课前通过手机APP在云学习互动平台上观看或者下载视频、微课、图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后利用云学习平台设计答疑、交流活动区交流和讨论问题,使信息化教学真正地在声乐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让教材可以为学生所用,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所用,让学生变得灵敏、充满活力,教师变得睿智、饱含激情。

参考文献:

[1]易凌云.美国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2]李家黎,谢芳.合作学习: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刘徽.佐腾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J].现代教学,2005(4).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作者:黄裕南 单位: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