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语言特点及应用
时间:2022-06-12 11:15:09
导语:声乐教学语言特点及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声乐艺术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表现手法上也别具一格,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声乐演奏要求歌唱者把自己的身体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而对于歌唱者来说,提高歌唱水平最关键的是学会正确使用和调整自身器官。美妙的歌唱艺术需要靠嗓音来表现,尽管是否具有美妙的嗓音是先天的,但是对身体器官的调节,靠的是后天的培养。有的人尽管在嗓音条件方面非常占优势,但是他如果不接受长期从事声乐教学的声乐老师的指导,也不容易协调各个器官,掌握发音要领。由璞变为玉是一个过程,需要身体的各个器官在演奏时协调发挥。声乐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根据自身的音乐功底、教学经验、音乐理论和文化素养等对学生在发声时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对学生在吐字发音、情感表现、声乐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然而,声乐教学语言在更多的情况下指的是教师在声乐技能训练课中用于师生之间交流的语言。它既不同于演奏音乐作品时用来演唱的语言,也不同于声乐理论教学中使用的专业声乐理论语言。人体器官的发音诗歌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再加上嗓音的好坏和音响效果的协调,用语言表达是非常抽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领会老师的指示,也听不出来自己在歌唱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导致歌唱水平难以提高。因此老师只有把抽象的声乐理论使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和体会,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学生只有经过了一定的声乐训练,才能成为一个自觉掌握声音技巧和歌唱能力的人。声乐教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声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规范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全面理解老师讲课内容,领会老师的意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唱时通过调动人体器官来完成发声的,但是这种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指导增加了难度。不管是老师对学生唱功的辨别,或是学生对老师试唱的模仿,还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声乐理论指导,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声乐语言必须简洁、形象、准确。
二、声乐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
声乐教学语言是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只有全面理解了声乐教学语言,才能对声乐这门学科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而进行科学的声乐训练。要正确使用声乐教学语言,要做到以下几点。1.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普通话是我国规范性的官方语言,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最主要语言。因此这也是声乐老师在教学中所必须掌握的语言。老师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讲解或者演唱,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享受,而且还能规范学生的发音,为以后歌唱的吐音咬字打下基础。如果老师在教学时夹带方言或者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语言不流畅,就会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比如老师在讲课时如果语速太快就会使学生漏掉重要信息;老师如果讲课时语速太慢会造成学生没有听课欲望。因此声乐老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充分展现音乐语言的美。同时要借鉴声乐发音的方法,使语言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唱歌的欲望。使用普通话不仅能展现音乐的美,而且能够规范学生的歌唱语言,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是声乐老师讲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2.使用规范的专业性语言。使用规范的声乐语言,能够解决学生发音中的毛病,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透彻理解深奥的理论。如老师在讲课时时常会提醒学生注意气息沉、吸气、吐气、前胸松、后背紧等。这些专业术语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且容易理解。在西方,声乐术语研究者们很早就对它们有了较科学、权威的描述,这些专业术语在如今的声乐教学中仍然被大量高频率的使用,如“把声带闭上”,“打开喉咙唱”等等。我国也有很多文献资料对这些专业术语做了整理,这些文献资料对规范声乐教学语言起着重要作用。即使一些最常用的教学语言也非常规范,如“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像闻花一样吸气”,“找准声音位置”等等。在我国,声乐教学语言如今又是什么现状呢?周荫昌教授在《声乐教学论》中说,对于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的描述,必须采用象征性的、比喻性的、甚至含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自己清楚而别人难以理解的,模棱两可的语言,而对在声乐教学中经常用到但又含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或语言,要做出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并从文化背景、声音运用、艺术处理等方面,对其有歧义的地方加以阐释,使之更加规范。然而这样的工作明显带有滞后性。3.使用生动的比喻性语言。声乐教学不想乐器教学那样直观,而且人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状态进而相互之间的协调作用只能去感受,看不到摸不着。声乐教学的许多概念又极其抽象,只能靠声乐老师把自己发声时的感受和体验或者是歌唱技巧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能通过老师的演唱和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去揣摩发声原理和歌唱技巧,老师则通过学生的歌声对其进行评价。诸多事例证明,在声乐教学中使用生动的比喻性的语言,比单纯的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而打开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常常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运用生动的语言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再把生活中常见的感觉和动作运用到歌唱训练中,通过训练达到掌握歌唱技巧的目的。例如在解释歌唱共鸣这个词时,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歌唱共鸣就像人吹唢呐一样,人的声带是哨子口,咽腔是管子。当吹哨子口时,声音细尖,但是非常不悦耳动听,只有使气流在管内振动,才能达到共鸣,产生美妙的乐曲。又如,用“闻花”,“打哈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最轻松原始的深呼吸方式。老师的语言要包含非常多的信息和词汇,不能仅仅照着课本上陈述而没有自己的解释。4.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口语就是把书面语转换成自己的话来解释或进行交流,是书面语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因此要求老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真正理解教材的意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阐述声乐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发声训练。比如“横膈膜的支持”看似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其实就是胸腔扩张导致腹部有膨胀之感。但是初学者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因此可以这样解释,我们平常在大笑的时候,即使声音特别大,嗓子也不会哑,这就是由横膈膜导致的。这样就容易理解多了。再如学生不知道怎么才算打开鼻腔,通俗一点就是想打喷嚏时,鼻子会特别痒,有种想要扩张的感觉。这就是打开鼻腔的感觉,这样解释会让学生茅塞顿开。通过把抽象的语言转换成通俗形象的语言,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也便于声乐老师传授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想要取得良好的声乐教学效果。除了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之外,还要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在教学时,如果带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一些肢体动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学,对话语进行补充,是老师的语言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展现,老师的形象也会更加鲜明和富有感染力。老师的表达也更加具体直观,生动传神和通俗易懂,一些初学者在进行声乐训练时经常会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因此声乐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微笑着用“打哈欠”,“叹气”等动作告诉学生们如何打开喉咙,用“闻花香”,或者大声吆喝的动作告诉学生如何掌握吸气的要领,再如模仿婴儿睡觉的方式告诉学生在唱歌时如何吸气换气,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模式。学生在歌唱时可以根据老师的动作提示和自己的感觉进行调整。再如,适时地给学生以赞许或鼓励的目光,能够激发学生演唱过程中的自信。或者老师在进行指挥时,通过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给学生以暗示,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出回应。声乐教学语言是声乐老师知识、品德、个性等方面的体现。良好的声乐教学语言来源于老师们的努力和自身素质,是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它也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声乐老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努力研究声乐教学语言。
声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艺术,需要在反复的练习中揣摩发声要领。声乐老师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以免出现空谈理论的现象。声乐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抓重点,这是对所有声乐老师的要求。声乐教师如果对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就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甚至出现言不由衷或词不达意的现象。因此声乐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博采众长,不断推敲教学语言。总而言之,教学语言的运用,会对教学成果产生直接影响。声乐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教学语言的巨大作用,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兴智.浅谈德国艺术歌曲中语言与音乐的特点[J].音乐时空,2014(6).
[2]徐蕾.黔东民歌唱歌课教学实践研究[J].神州(中旬刊),2014(8).
[3]杨春梅.论提高高职《声乐》课程实践应用教学概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7).
[4]匡泓锦,谢立山.鱼与熊掌兼得-浅谈地方性本科院校声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四位一体化[J].音乐时空,2013(10).
[5]李肖仙.浅议声乐之有效教学[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20).
作者:刘瑾怡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 上一篇:高师声乐教学探析
- 下一篇:声乐教学心理互动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