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效率提升
时间:2022-05-02 03:53:06
导语:声乐教学效率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了确保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声乐教师的自身素质足够过硬。正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所受:“歌唱的秘密在于寻找一位出色的声乐教师”,可见,声乐教师自身素质对于声乐学生的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应当不断努力钻研,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下面就声乐教学对于声乐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介绍:第一,声乐教师必须要有出色的听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往往只能给个大概或者一般性原则,更为具体的问题还必须依靠耳朵进行把关。声乐教师必须要有出色的听力和经验丰富的耳朵,这样才能清晰鉴别出学生在进行发声训练或演唱时是音准、音色、节奏、音质还是气息、共鸣、吐字和咬字问题,在明确具体的情况下给予指导和改正,能够使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二,声乐教师要有对症下药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所暴露的问题往往是不同的。作为一名出色的声乐教师,必须能够准确辨别学生症结的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去除“病症”。比如说,很多学生在唱出开口“a”母音时,声音往往难以进入头腔,导致唱的过“白”。在唱母音“i”时则比较统一,这时教师就应让学生不断反复地练唱“i”母音,然后让学生用好唱的母音来代替唱的不好的母音,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贯穿至其他母音中去。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声乐教师相当于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每堂声乐课就是一次“专家会诊”,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训练,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3]。第三,声乐教学要有出色的表演与钢琴伴奏能力。古语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通常,教师如果具有较强的示范歌唱能力,能够提高其“言传”和“身教”的有效性,这样的声乐教师往往更有魅力,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在聆听教师范唱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感性的认识,也能深刻体会教师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歌曲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歌曲的兴趣。同时,教师如果有比较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就能为学生营造合适的艺术氛围,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演唱能力[4]。第四,声乐教师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歌曲是音乐和文学高度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要想真正唱好一首曲目,除了要有科学的发声技能技巧外,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就如同一棵大树上生长茂盛的枝叶,大树失去了纷繁的枝叶点缀,也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声乐教师必须尽快走出“重技轻艺”的认识误区,要避免只有“音”而无“乐”的现象。第五,声乐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确保语言描述更加准确,且具有可操性。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说出“声音位置提高一点”、“嗓子再多打开一点”等含糊性的语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声乐教师对于声音的要求语言,必须简洁明了和可操作性,直接性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具体修改和调整,尽量多的说具体方法,而少用可操作差或无法操作的语言进行描述,以达到目的为准[5]。
二、现阶段中专院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观念过于保守。中专生在入学的第一年,就会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分配到各个班,各班教师也会被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并根据这个任务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只能紧跟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不同的学生素质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各个教师的擅长领域也不同。那么这种随机性的教学组合,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工作的热情也会造成一定打击。(2)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对于声乐教师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就必须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特点采用恰当的声乐教学模式。在选择声乐作品时,尽量避免选择那些难度较高,和学生心理存在较大跨度的曲目。特别是一些国外的优秀声乐作品,尽管其艺术内涵丰富,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学生往往难以深入其内在含义,也就无法提取兴趣,更别提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了。(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以生为本,中专教育也是如此。但在很多中专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使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是很高。比如说,在引导学生进行发音训练时,训练的时间一长,学生在进行高音练习时就会倍感吃力,而此时声乐教学仍然要求学生保持气息,喉头放松等,并不断进行示范,导致课程尚未进入正题,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劲头,影响后续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生学唱歌曲旋律时,教师往往只是带领学生根据曲谱进行演唱,但是歌曲的每段旋律都是不同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仍然比较困难,也就容易出现错误,而教师在经过多个指出和纠正后就会失去耐心,对学生恼火,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严重打击,既造成了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4)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脱节严重。结合当前中专声乐教学实践情况,通过对教学特点、目标、任务等的分析,不难发现,中专声乐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很多中专声乐教师往往根据自身接受声乐教学的经历,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根据高校声乐教学的思想与内容进行授课,而没有深入分析中专学生的实际,导致声乐教学过程和中专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5)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衔接不畅。通常,在中专院校任教的声乐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接受过专业声乐教育,在理论知识方面可以说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准,但由于不了解中专生今后的工作前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音乐技能培训,并未对学生今后工作实践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指导。
三、提高中专声乐教学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1)形成辩证的声乐教学观念。由于声乐教学成果的好坏主要是根据学生歌唱声音进行判断的,因此,声乐教师和学生总是倾向于根据学生歌唱时的听觉效果进而对学生歌唱能力进行判断,实际上,这种声乐教学观念是存在一定误区的。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掌握情况能够反映出声音的好坏,但是对于声乐教师而言,还应考虑更深层次的引导和训练,要防止学生过于追求声音效果而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时间一长,学生在进行演唱时,其声音的平衡感就会失去,导致其无法灵活控制自己的声音和气息,事实上这种学习方式缺乏科学性。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以上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声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其正确看待并接受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第一,在进行声音位置学习时,除了要控制好声音的高度外,还要时刻关注自身气息的均匀性,在气息训练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音高满足标准要求。第二,在进行声带张力训练时,要时刻注意声音有没有集中性。第三,在进行吐字和咬字发音训练时,应努力将发声方式和演唱技巧相互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使歌唱者的歌唱过程变得轻松自由,气息控制自如,这样一来,学生在接受声音技巧训练时也能做到兼顾其他,并达到最佳的声乐学习状态。(2)结合学生基础进行因材施教。第一,对于声乐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点拨,我们必须承认,有的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有比较高的领悟能力对于声乐学习、歌唱以及表演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自我声音条件也比较出众。这类学生,声乐教师无需花过多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只需对其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他们就能快速领悟发声要领,保证作品的演唱效果。这类学生教师也无需过多督促,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往往会很自觉的完成,对于学习中问题或困难,也会积极向教师进行请教。第二,对于基础条件一般的学生,应当加强启发与引导。这类学生往往对于声乐学习不具敏感性,情绪调动也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应当有耐心地进行示范、讲解和引导,要尽可能地把书本繁杂的文字知识理念转化成为学生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课下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使其自身个性得以不断改善,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声音与情感的相互交融。第三,对于急功近利的学生,应对其进行循循善诱。这类学生往往有很高的热情,自觉性比较强,能够严于律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但缺点在于急功近利,急于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这类学生教师不能轻易因为他们学习方法和心态的问题而打消其积极性,更不能直接指出他们与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间的差异。要时刻保持心态平和,对其进行适当引导,让其适当放慢速度,要让其明白声音和情感间的练习,既要关注模仿与技巧,也要掌握怎样通过歌唱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感情投入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实现技巧和感情的有机结合,进而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将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进行看待,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了解其个性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展现出来。比如说,在教学生唱《五星红旗》时,对于中低音区的内容,学生把握起来往往比较容易,但是进入高潮部分后,即“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学生就感觉比较困难,咬字难以清晰,声音也比较紧,面部表情僵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减慢教学节奏,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来理解其学习状态,让学生领会升国旗时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名护旗手的立场想象自己升起五星红旗,想象红旗迎风招展的样子,感受红旗所具有的庄严感和神圣感,这样唱歌就不会太紧。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跳舞,挥舞着绸带,唱到高音部分时,把自己想象成舞者,自然起舞。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跳舞的欲望,也就渴望唱好这首歌。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协调与配合,让学生不断练习和尝试,久而久之,就能唱出漂亮的声音,教师要始终保持耐心,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友谊,这样能够学生放松,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更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接受教师的帮助,这样能够促进声乐教学效率的提升。(4)采用通俗易懂、形象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声乐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通俗易懂、形象且具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兴趣,及时跟上老师上课节奏,针对所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讨论,掌握各种发声技能,并学会正确的演唱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声音平衡对抗,引导学生“声音上台阶和下台阶”,倘若学生感觉声音下不来,那么声音也就难以上的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学会注意对抗平衡性。有的学生在发声训练过程中,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存在气息不稳的稳定,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手中有一竹竿,要尽量一口气将竹竿插到底,感觉气息下沉。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把气息看作是不断下降的电梯,人体本身就是声音,也就是说,不论声音多高,都必须乘坐电梯向上,这个比喻完美的诠释了声音和气息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声乐学生都十分清楚,声音是靠声带振动发出来的,在发声时,要避免用力过猛,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想象成平静的湖水,而声音就好比坠入湖面的小石头,此时湖面荡起层层涟漪,然后就能合理控制声音了。此外,在声乐知识中,有一种用较小的音量进行唱歌练习的唱法,也称微声唱法。这里的“小”实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小声状态下练唱,也要保持大声唱时的全部状态,否则这种练习将变得毫无意义。教师还应向学生强调课下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情绪高涨,那么此时的练唱方法就会损害嗓子,那么教师就要进行提醒,练唱时要学会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学生一旦听到心里,就会在后面的练习中注意,掌握正确的练唱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更易于学生理解,再加上恰当的肢体语言,就能使声乐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也会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以积极良好的心态进行声乐课程学习,并喜欢上声乐课。课堂采用形象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欢迎声乐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发声技巧,提高自身歌唱技能,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是一种强调技能技巧和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抽象艺术。作为一名中专声乐教师,必须要有出色的听力、良好的“对症下药”能力、出色的表演与钢琴伴奏能力,还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确保对学生的声乐要求语言简洁准确且具有可操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必须明确声乐教学对于学生音乐发展道路的重要作用,及时转变声乐教学观念,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通俗易懂、形象且具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正确掌握声乐歌唱技巧,唱出歌曲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郭雪.中专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16,(17):221-221.
[2]张杨.中专声乐教学的兴趣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5):201-201.
[3]贾晨霞.对中专声乐教学的认识[J].读写算:教师版,2017,(10):143-144.
[4]索光辉.提高中专声乐教学效果的途径分析[J].艺术科技,2015,(8):38.
[5]闫晓洁.开展多元化的中专声乐教学模式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15):69.
作者:张蓓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 上一篇:声乐教学歌唱思维研究
- 下一篇:怎样激发小学体育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