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时间:2022-01-18 02:50:00

导语: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摘要: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以其在教学中能够形象、主观的传播方式,高度信息化的特点广受教师的好评,广泛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创新性声乐教学有重要意义。那么,发挥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优势,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声乐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不断提高,开始运用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其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增强声乐教学的趣味性,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实际声乐教学中是现代声乐教育的必然要求。合理运用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优化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是当今声乐教学的必然之路。

一、声乐教学的现状

声乐表演存在着专业性强、抽象性强等特点,增加了声乐教学的难度。怎么把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是摆在声乐教师面前的难题。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识谱和识记歌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演唱展示分别指出学生的演唱问题,纠正学生的演唱技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教学的效率低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曲谱记忆有一定的难度,曲谱中很多曲符相似度较高,导致学生在识记曲谱的时候区分困难,很容易出现识记困难;歌词繁杂,起止点不同,通过反复练习识记浪费大量时间;在声乐教学中很多专业名词具有抽象性、想象性的特点,增加了声乐教学的难度,学生对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理解出现偏差。其次,在声乐教学中,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声乐演唱中的失误与技巧只能通过教师的指导,这就降低了声乐教学的教学效率,大大延缓了声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声乐学习具有抽象性,传统的声乐教学使学生丧失了最重要的想象力,在声乐变现上会变得缺乏生动性和活力。加上教师的演示与原唱的现场感染力有很大的区别,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声乐作品的魅力。传统的声乐教学仅仅通过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和学生呆板的死记硬背进行,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解决传统声乐教学中枯燥的教和单板的学,如何更好地将多媒体技术同声乐教学有效结合,成为声乐教学者共同的课题。

二、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相对于传统的声乐教学的枯燥乏味,多媒体声乐教学具有声像影音形象、图文资料丰富、动静结合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优势,使声乐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活泼,有利于提升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声乐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展示、视频播放、音效分享等形式制造声乐感染力,提高学生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声乐教学通过直观的影像和声效,全面地跳动学院的感官系统,让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声乐发声技巧,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进行声乐教学加强了声乐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声乐作品。乐理知识的艰涩难懂和声乐技巧的难以掌控是声乐学习的难点。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可以把这些抽象难懂的声乐理论知识变化成图片、音像等直观事物,让学生通过看、听、说等多种形式了解和学习声乐理论。最后,由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自身声乐程度参差不齐,为声乐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声乐实际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学生状态配合教学,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其次,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破声乐教学中的重难点。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类通过知觉获取信息的数据调查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占83%,听觉获取的信息占11%,其他直觉获取的信息占6%。由此可见,想要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就要增加视觉、听觉在教学中的比重。传统的声乐教学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由于个体思维和语言交流存在的差异,声乐学习者很难达到声乐教学要求的目标。由于声乐学习不同于音乐理论课和器乐课那样有直观的事物可以指导,声乐表演的气息运动、感官状态、声音的亮度和力度等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这种抽象性增加了声乐学习的难度。声乐教学存在抽象、难懂的缺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效解决。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像、影像作品增加声乐教学中视觉和听觉的体验,把抽象的声乐学习变成具体可考量的事物,使声乐教学更加具体化、直观化,解决声乐教学中重难点。再次,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乐教学中的声音以录音和声谱波形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对声音进行客观分析,进行声音的比对了解自己声音的缺陷,把声乐课堂延续到学生课下生活中。在声乐训练中,由于不同个体对于声音的感受不同,歌唱者对于声音的感受和听者对声音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不容易互相理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演唱通过多媒体播放给演唱者听,让演唱者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歌唱,改进自己歌唱中出现的各种缺憾。由于声乐歌唱是一种复合型的表演,多媒体技术中的声谱波形软件可以将声音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抽象的声乐事物转化成可见、可听的具体事物。学生不仅能听到自己声音,还能通过波形示意图看到自己声音以及音色的变化。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反馈来调节发声状态,这就解决了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所有声乐表演细节的问题。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剪辑、播放、链接等功能对声乐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剪辑、播放等功能为学生模仿、对比优秀演唱提供条件。把课堂上声乐学习延续到课下,有助于学生巩固和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三、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中有诸多优点,但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也有众多的问题存在。我们要理性对待,从多方面考虑,更好地解决多媒体技术在运用中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很多经济基础落后的地区在应用中会遇到资金不足等情况。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相关机关加强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度,加大多声乐教学的投入。另外,声乐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有限,也是制约多媒体在声乐教学应用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技术,很多声乐老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熟练或者不知如何应用,限制了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声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声乐教学能力,还要积极学习多媒体技术,将声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熟练地掌握多种教学技巧。当然,声乐教学最主要的还是声乐知识,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达到声乐教学目标。

四、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体的应用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

和传统的声乐教学不同,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声乐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乐器演奏技巧,老师总会有一种责任意识在身上,这样就造成了老师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相当于将老师作为了课堂的主体,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声乐教学,很多学科的教学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但是要想使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真正起到作用,就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即以学生为课堂的核心。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不同,它能够运用各种资源和形式来丰富课堂,声音、图片、视频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实际的教学,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

2.提高课堂趣味性

不管什么时候,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潜能,也能够提到一个人对事情的关注度,所以在引入互联网技能和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增强声乐课堂的趣味性。新技术在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有很多方式,具体的比如,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使用PPT等课件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减小了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此时需要注意课件的内容形式兼顾,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忽视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发新的环节,比如使用多媒体播放声乐曲子,使学生欣赏之后写出赏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举两得。

3.加大师生之间的联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声乐学习的效果,相反,糟糕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也会产生很大的阻碍。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科技在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课堂上,一个是课后。在课堂上,采用新媒体技术使学生参加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讲授一节课,模糊师生的身份,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在课后,现如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手机,教师可以组建一个微信群,不管学生有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地和老师联系。总结综上所述,随着近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声乐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两者的全面有机结合有利于声乐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声乐教学枯燥、抽象的缺陷。生动活泼的声乐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改变教学模式有重要意义。当然,在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也遇到很多局限,这就要求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加强改革,积极学习进步,为声乐教学开辟一条全新的教学途径。

作者:李悦 单位: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昕.简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声乐教育现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2]张刚.民族声乐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艺术教育,2014(09).

[3]王康华.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