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
时间:2022-03-02 02:53:38
导语:生物制药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作为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专业,生物制药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占重要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等需求出发。该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生物制药专业高效构建创新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旨在为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制药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改革路径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门以药学、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专业为基础而形成的综合交叉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生物制药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充分认识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下实验课作为理论课附属、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衔接性不足、未能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着力提高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力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构建创新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从而通过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建构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素质与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
1结合教材实际内容,改进创新教学模式
教材是生物制药专业教学中师生共用的基本教学工具,在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内容,一方面,对教材中所包含的理论模块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以此帮助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学习基础;另一方面,突破单本教材的限制,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各个教学模块有机串联起来,重新设计特色理论教学模块,与此同时,结合生物制药领域的前沿发展,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丰富,以此不断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首先,生物制药专业教师应重视抓好教材绪论部分,通过绪论教学,对“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等问题进行回答,促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与重点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学习方法[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展开相应思考,如向学生提问“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药物?”“你知道你所接种过的疫苗属于何种药物吗?”等,通过问题互动式教学,逐步向学生介绍生物制药在药学领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介绍国内外的知名生物制药公司以及知名产品,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关于生物制药课程相关概念的具体认知,为后续的理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教师需要综合不同版本的教材,提炼生物制药专业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突破单本教材中章节划分的局限性,重构重点教学模块,以此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增进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2]。比如,在进行“基因工程制药”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生物制药实践中的重点内容,整合基因获得、DNA重组体构建、工程菌构建、目的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和检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的新趋势、蛋白质药物的化学修饰等内容,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后,教师应提高对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前沿发展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形成对于教材内容的有机补充与更新,进一步增强理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3]。比如,在进行“抗体制药”这一模块的教学时,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单克隆抗体均为鼠源性”,教师应结合生物制药学课的最新发展,告诉学生,目前兔单克隆抗体已实现全面商品化,以此达到纠偏的目的。
2增强教学基础建设,提升实践训练效果
作为一门具备高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4]。为切实改善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生物制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生物制药专业必须着力增强教学师资、实训基地、实践教材等教学基础的建设工作,以此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训练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生物制药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专业实践素养与实践能力。首先,生物制药专业应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即培养兼具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综合动手操作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师人才[5]。“双师型”教师兼具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开展教师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除对课程教师进行综合培训之外,生物制药专业还应重视对实验教学辅助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以此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为有效开展“双师型”教师建设工作,生物制药专业应重视与生物制药企业达成合作,定期组织教师进入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增进教师对于生物制药生产实践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与生产实践结合。与此同时,生物制药专业应鼓励教师开展生物制药专业教研与科研工作,并促进其将教研与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实践,以此达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目的。其次,生物制药专业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一方面,生物制药专业应重视建设高水平的校内生物制药实验室,对自身所拥有的生物制药教学与实验资源进行统筹与优化配置,打造兼具基础性与综合性的实验室,以此充分满足教师与学生进行基础性生物制药实验项目与综合性、设计性生物制药实验项目的需求。在校内实验室建设方面,除完善实验条件之外,还应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形式和开放内容等进行具体明确;另一方面,生物制药专业应重视与生物制药企业与生物制药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验和实习,进一步改善实训教学效果[6]。最后,生物制药专业应重视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校本教材编写工作,重视从生物制药的国家标准出发,引入前沿生物制药发展,以项目化的方式展开教材编写,将不同的实验内容设计为具体的实践项目,围绕实验内容设计若干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发挥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3融合教学理论实践,完善实践考核内容
传统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考核方式,主要依托于具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查,存在较强的机械性,难以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进程中,生物制药专业应重视从“理论结合实践”这一原则出发,对实践考核内容进行系统完善,重视在实践考核过程中将“基础导向”和“能力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加以全方位的考查。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应包括对实验操作规范、实验仪器使用、实验安全纪律、实验报告撰写、实验设计与执行等内容的考查,以完善的考核体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深化学生对于各项生物制药实验教学内容的掌握。
4丰富课程多元评价,加强实验能力训练
在开展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丰富和完善,转变过去以单一理论性考试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评价的做法,重视在课程评价之中引入交流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多样化的形式,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获取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关注和了解生物制药领域前沿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展开“抗体制药”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人源化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为实践项目,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遵循“成员异质化”原则展开生物制药综合学习小组划分,推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内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借助中国期刊库等网络资源围绕实践项目展开资料检索和交流讨论,共同撰写关于本项目的前沿交流报告。在课程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研讨交流报告的内容与次数,将交流报告的完成情况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之中,如交流报告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等,增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综合研讨的积极性。从加强实践教学这一目标出发,生物制药专业应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视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并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突出实验能力考查倾向。与此同时,生物制药专业应与生物制药企业达成合作,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将学生的实习情况纳入课程评价标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习。
5实现课程虚拟仿真,提升教学探索能力
虚拟仿真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开展生物制药设备实验、生物代谢仪器分析实验,从而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直观转化,与此同时充分增强实验教学的安全性,提升整体教学探索能力。比如,对于生物制药设备实验,教师可以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实验过程中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目的基因转化等环节,以缩短实验周期,同时有效避免毒性实验制剂可能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在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中展开学习与探究。
6结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构成了生物制药专业教学体系,新形势下,生物制药专业应着力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工作,着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础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内容、丰富课程评价体系、引入虚拟仿真训练等一系列路径,进一步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通过高效实践教学,增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得以发展,切实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与就业市场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制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英超,任健,李天俊.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生物制药专业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26(1):96-98.
[2]张旺倩,张阔,王舒宁.生物制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5):479-483.
[3]吴贤文,向延鸿,李佑稷,等.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0):146-148,194.
[4]陈永富,王忠华,汪财生.“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制药专业开放,融合,联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10(2):64-68.
[5]王舒宁,张阔,张旺倩.生物制药学实验教学之初探[J].药物生物技术,2018,25(2):157-159.
[6]赵凯,王歆.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5):49-50.
作者:刘义 丁杰 程纯儒 潘玉竹 张茂兰 单位:1.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 上一篇:生物化学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探索
- 下一篇:英语词汇教学语境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