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9-20 08:31:18

导语: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如何构建探究式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构建的方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此不能穷尽所有的构建方法,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理论中摘选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构建方法。故本文针对于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构建方法,从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激励机制三大方面加以具体介绍。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或者精神压力增大,因此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往往提不起兴趣。面对其他学科题海的狂轰乱炸,使得他们经常在学习时没有了激情与动力。这时,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成为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首要难题。而创设学习情境,则能很好的攻克这一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讲解课本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预设的环境中,身临其境。比如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图片或者视频场景,通过或者视频场景的形象还原,发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等多个器官,让学生较为真切的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变得活跃,思考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变得积极踊跃,在不知不觉中便能学到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受到旧有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在授课中经常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成为整堂课的主宰者,主导着整堂课的走向,其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境地,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会下降,在课堂上不主动思考、不主动发言,不主动学习。因此在建设高效课堂时,生物教师要转变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自发的去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搜集资料,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便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在对《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可以联系身边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发挥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看法见解加以阐述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想渐趋成熟,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学生多元化思维的特性运用到讲课中,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积极讨论,认真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自然而然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构建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也就成功了。

三、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体验学习

在实际的教育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通常被定义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威严的,学生是胆怯的。这种不健康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任务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是十分不利的。再加上学生自身面临中考的压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则更加让人担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尽好自己的本分,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去学习知识。而融洽师生关系最好的办法,便是在课堂上建立适合班级、适合学生的激励机制。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耐心、细心,去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给予肯定,及时加以表彰鼓励。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的与学生谈话,找出退步的原因,然后与学生一起进步,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常健康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物学科如何构建探究式教学,笔者从三大方面展开了详细地论述。即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这三方面的构建,能够使生物课堂变的高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初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当主体。

作者:肖国华 单位: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