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6-28 09:08:58
导语:灵活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善于设疑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进程,精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巧妙设疑可以为学生制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和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师生的思路能协调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导入中设疑
直接利用课题导入设疑,可以使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兴奋起来,产生求知欲望和探求愿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课时,先从前面学过的知识入手,通过提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及特点,在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后,然后提出问题:小分子物质及离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呢?这样来导入新课,既可以承上启下,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在重点上设疑
教师在设疑时应根据教学目的,在重点和难点上设疑,而不能没有目的性的处处设疑,这样就会使问题太多,而缺乏思维深度。在重点与难点上寻找有代表性的问题,从而以点带面。例如:在《减数分裂》教学中,在学习减数分裂过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各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就抓住了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这个重点,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减数分裂内容,就容易掌握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了。
三、在比较上设疑
当两种或多种相似或相反的对象同时出现时,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设疑,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从而使学生掌握其本质区别。通过比较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掌握规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时,本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区别这三种方式呢?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呢?请大家设计出相应表格。通过这种比较使学生明确了三者异同,同时学会设计表格的方法。在比较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找出不同点,还要让学生学习求同的方法,如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同点?从而概括出被动运输的概念。
四、在衔接上设疑
一个新知识既有它的阶段性,又有它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我们应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旧引新,自然过渡。这就要求教师在衔接处设疑,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过分离定律知识后,提出问题:如果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吗?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自由组合定律,并在随后的学习中会应用到前面学过的分离定律的,好让学生知道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五、在运用上设疑
当一个基础知识或基本原理的教学之后,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应用性的问题或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的水分代谢知识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学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问题: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哪些?原因是什么?这些联系实际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感兴趣,又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同时这种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在深化上设疑
学生的学习知识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进程巧妙设疑,加速知识深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探究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学习时,就是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来证明的,在这个实验完成后,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如果改用0.5g/mL的蔗糖溶液做实验这个实验结果会如何呢?如果用与0.3g/mL蔗糖等渗的KNO3溶液做这个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些问题与质壁分离实验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在质壁分离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这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集中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小组代表阐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作出必要的解释,通过这种不断深化问题的思考,能够让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断增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题: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多少?AaBbCc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是多少?这两个问题逐步深入,需要掌握分离组合的方法才能快速解决。
七、在联系上设疑
各知识点是相对独立的,但有些知识点之间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既有助于理解新知识,也容易引起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在联系处设疑,这样不仅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辨别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时,要利用有丝分裂的知识,也要注意两者的区别。在讲到精原细胞复制时,提问:复制的结果如何?这要求学生联系有丝分裂的复制思考。在讲到第二次分裂时,要求学生联系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体行为特征,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的染色体行为很相似,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这时提问: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通过这种设疑,使学生能准确辨别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设疑的方式有多种,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灵活应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张永华 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 上一篇:小学数学有度教学理念研究
-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