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3-16 03:39:19
导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专业中较为核心的专业,在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为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突破,文章以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实用性、授课模式及教学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多维度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目前在我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依旧无法真正适应我国市场,为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文章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具备的新思路,力求以较为具体的措施促进高校相关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两方面的改革能够使高校为我国相关设计领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真正实现高效率的人才产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知识转换为能力,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其社会性较强,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承担着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双重任务,故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必须结合实践进行设计,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具体来说,高校可利用从企业获取的最新市场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更新教学课程内容,使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例如,对“图形创意”“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等内容的解读应该与时俱进,适应市场。视觉传达设计对于学生的绘图能力有较强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利用现代技术,将传统的绘画与计算机作业结合,同时加入摄影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例如,构图、光线等,可以将这些课程进行合并进行教学,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高校历来是科研的重要阵地,而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而言,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上,始终未能摆脱国外的影子,导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始终无法真正取得长足发展。因此,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应将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进行落实,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要完善教学方案,建立特色化教学模式,优化骨干课程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拥有稳固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进行科研项目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参与其中,指导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开题并进行研究与探讨,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学校可以开办一系列科研竞赛,力求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科研热情,积极推进活泼的科研与教学氛围的形成。设计课程内容时,实行模块与重点相结合,紧抓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突出专业技术的培养。
三、丰富课程授课模式
以往的授课模式,多以书本的间接知识为主,大大影响了授课的效果。因此,可以增加网络、媒体以及相关新的科学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这些新媒介的运用,丰富授课模式,从而丰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原本就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学科,应利用好开放这个优势,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不断运用现代技术,其中包括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听觉媒体:如霓虹灯、广播、吆喝等;纸制品:如招贴、书刊、报纸、POP、手提袋、包装盒、宣传册、名片等;流动媒体:如服饰、车身、飞机、轮船、热气球、气球等;空间媒体:如路牌、店招、横幅等。利用好这些媒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授课的手段,能够改善其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创新精神萌芽,真正做到与时展同步。
四、设计多维度教学模式
多维度教学模式,也称阶梯式教学模式。阶梯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时间上的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课程任务,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课程的安排。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涉及范围广且专业课程较多,对初学者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理论教学,辅之一定的实践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应该多安排阅读课程,增强学生浏览量。而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因此,可以安排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对接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空间阶梯的内涵是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阶梯化,通过自我学习、交流互动、师生探讨这一多维度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质量。阶梯式教学模式以多维度的角度进行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能够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适应发展,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促进发展,而固步自封和生搬硬套均无法取得成就,因此,要以新的面貌进行教学改革,适应发展要求,希望此研究能给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教育提供思路,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作者:张子俨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田继万.教学改革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6):62-67.
[2]宁绍强,慕荣兵.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16(10):102-106.
- 上一篇:工程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 下一篇:实践式教学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运用
精品范文
9视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