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02-23 09:15:39
导语:“立体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立体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即“面”与“体”的造型转换,要求学生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用立体思维进行创作,由平面转化为立体造型的实践过程,通过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服装立体造型的认知感和空间感,帮助学生找寻创作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作为服装专业的主线课程之一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在这个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服装与人体完美结合的关系以及立体人体与平面结构的结合关系,这也是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关键教学内容。“立体法”引入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以来,学生就能非常容易了解上述关系,从而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知识的目的。因为学生们刚接触到服装设计课程,还不知道如何将服装平面结构到立体衣片之间拼接起来,服装结构设计又称之为服装制版,它是服装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把“立体法”引入到课程中,让学生非常容易了解服装平面结构到立体衣片之间的关系并能完善对服装设计变化的掌控能力,继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现在,随着我国服装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版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是初学,很难将立体与平面结构结合起来,引入“立体法”教学后,使学生在服装结构设计学习中就可以轻松体会立体与平面结构的对应关系,使服装结构设计由难点课程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如何在迎合市场的前提下带动学生的创新力,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
在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讲究的是平面服装结构,仍采用的是教师在讲台上绘制1:1的平面服装结构图,学生就在台下跟着画的教学模式,课堂案例讲解及制版形式单一,作业质量雷同,反映了课程对学生不够吸引力,很难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是一堂课下来,教师是手脚并用、口干舌干的,而学生理解和学习兴趣并没有显著提升。而每年各服装企业的创新技术未能纳入教学课程,学生在设计复杂的服装时,缺乏一些想象空间和立体构成能力,所以很难将服装与人体结合起来。硬件方面,服装设备的科学性和计算机辅助应用等还有待补充,而且部分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方面欠缺,评价体系偏向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立体法”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立体法”是不同于服装平面制版的另一种服装设计方法,是服装专业领域常见的裁剪方法。因为我国特有的宽衣文化以及服装技术工艺条件落后原因,所以我国很长时间内都是采用平面的裁剪技术,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服装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这种服装潮流需求,高校和企业也将这种新的设计方式应用在服装设计探究和生产中,顺应社会对新型服装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服装院校普遍开设了立体裁剪课程,并视其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重点研究。服装结构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光靠形象的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立体思维的支撑,不仅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有立体的创新思维,这就是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引入“立体法”教学后,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立体人体与平面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也在头脑中建立了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模型,会让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难点和枯燥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当一件布料设计成衣服,要有好的构思,再把构思画到纸上,运用立体思维,选择具体的面料,通过一定的剪裁制作来实现它的可能性。所以,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如果没有立体的思维意识,在面对面料的性能、剪裁的工艺等实际操作上就会一无所知,就算你构思出来的衣服勉强做出来也会差强人意,实际上,许多设计的灵感和想象不是在纸上画出来,而是在实践的立体过程中体现出来,服装上所谓的“造型”也绝不是纸板上的“形”,而是从立体三维空间中体现出来的。
三、“立体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立体法”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教师有服装立体剪裁的专业知识,能对当今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进行分析讲解,而不能照本宣科。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对流行款式的剖析要有自己的见解,才能有说服力。还要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各种剪裁技法和平面结构知识,并能将二者融会贯通。
(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意识
首先了解学生个体的思维差异及知识储备量,以便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从而全面拓宽学生不同层面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用立体思维方式学习,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是将平面制版转化为立体造型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平面结构的知识层面上,而因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敏锐力和创造力。教师要运用立体思维模式,让学生直观面对各种平面设计,再对面料进行设计,改变面料本身的平面效果,创造新的视觉形态。例如,在衣服上进行褶皱、悬垂等结构转化方法的演示,改变其原来的面貌,赋予新的视觉感受。在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表达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从而使他们怀着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兴趣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
(三)培养学生的立体创造力
设计出来的衣服是学生设计服装表现力的体现,选择合适的服装材料,运用恰当的剪裁方法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要求,但有时候,学生服装结构设计学习中,画出来的设计图和做出来的效果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在于设计者缺乏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的训练经验,在服装结构设计中,没有把思维引申到实际操作上,对于平面形态,它一个轮廓就表现出一个特定的平面,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只能呈现出平面,而立体,它不但没有固定的轮廓,而且根据观察者不同角度的观察,呈现出来的形态就完全不同。在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立体感,加强对服装结构的直观认识,并引导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的灵感借助“立体法”来进一步的完善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练习了造型能力,还加强认识了各种面料及服装辅料,能明白其性能、质感及表现力。
(四)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
服装立体空间包括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它直接应用于服装的机能性和造型,要设计出一件优秀的服装作品,就必须把服装结构设计立体空间形态和服装设计的立体思维意识有机结合。如果只采用平面制版的方法,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人体模型与三维动画相结合,采用带有立体因素的实践教学,并根据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及样板的制作,更深一步的体会平面和立体的关系,在运用各种材料、色彩、形态的比例时相互协调,进而加强服装结构与空间意识的立体效果。
综上所述,“立体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对服装的三维空间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了服装结构设计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服装审美能力。在“立体法”教学中,以实际操作为手段,让学生能够从实际效果中受到启发,进而继续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学生的思维经常都是“异想天开”,虽然在剪裁技法方面还显得比较稚嫩,但往往都会有精彩的服装结构设计呈现。
作者:陈莉芳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上一篇:《电子整机装配实习》课程教学心得
-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