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模型在空间设计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7-02 10:02:08
导语:工作模型在空间设计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模型主要分为用来进行设计过程研究的工作模型和进行设计成果展示的实体模型两大类。本文主要是对前者进行研究,探讨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教学中工作模型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工作模型又称作研究模型,是指一种在设计研究的过程中用来辅助设计过程的模型。它更多的是运用模型的设计功能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深入探究,而不仅仅是用来展示最终设计效果的工具。在整个设计研究阶段,工作模型未必完善,却应当反映出设计师思考的痕迹,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模型对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体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关注点,逐步使设计趋近于完善[2]。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是国外许多知名的设计师,从概念设计阶段直到施工图设计阶段都会大量地使用工作模型对方案进行推敲、修改,工作模型也是设计师之间进行设计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一种专业和有效的手段,它在设计研究过程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设计师使用工作模型对方案进行设计推敲的很少。
工作模型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教学中,单一的图纸训练会抑制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方案设计也缺少直观性与多维性。工作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案表达手段,对于缺乏设计经验、处于入门阶段的学生而言,它可以直观地展现空间的三维结果,使学生能直接观察空间的效果。从总体上来讲,工作模型通过与图纸表达的结合,在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空间设计观念的形成、空间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与老师同学的方案沟通、交流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首先,工作模型本身是一种激发学生空间多元创造性的手段[3]。通过工作模型可以使学生对空间直接进行设计操作,利用对模型的构思、设计、研究、修正、深化、完善等过程,引导学生从最初的设计理念出发,不断修改自己不合理的设计,并最终产生相对完善的设计方案成果。其次,工作模型是实际设计空间的等比例缩放,具有相对真实的空间特征。利用工作模型可以使学生体会空间的体量、尺度、结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观察到空间的多角度的立体效果,获得一种整体的空间感受,对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工作模型是包含一系列思考内涵、设计过程和内容的实体形象,在空间设计教学中,可以作为学生与教师进行设计沟通的有效形式。教师可以介入到学生工作模型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从设计构想到最终成果的转化,使模型制作过程本身成为一个真正的空间学习和研究的设计过程。
工作模型在风景园林空间研究中的主要类型
风景园林空间研究包括诸多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要素研究层面和设计阶段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型类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空间设计的特征,将空间设计理论应用到工作模型的设计之中,也可以用工作模型来对设计进行分析和检验。
(一)空间组织结构工作模型
通过工作模型对空间的组织和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打破在图纸上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误区,在三维的工作模型空间中,采用与思维表达方式联系更加紧密的,更直观、更易延伸、更易认识和分析的方式来对风景园林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整体布局,见图1[4]。因地制宜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园林空间的组织首先需要考虑场地自身特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是,由于场地及其周边环境因素种类多样(包括地形、水、光照、建筑、植物、历史遗存等),许多学生在设计之初难以对这些复杂的因素,尤其是地形地貌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设计活动。因此,面对复杂的场地环境,学生可以首先通过制作工作模型,对场地进行综合分析和直观认识,并在模型空间的辅助下开展空间设计研究。在接下来的空间结构设计中,学生可以根据园林的性质和规模,结合具体功能要求,利用工作模型进行立体的园林布局研究,合理安排各个空间组团的位置,确定其基本形体和尺度,并从整体上协调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工作模型中,各个园林空间组团都独立存在,可以对其基本形态和位置进行便捷的修改,在具体的空间组织推敲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操作,增加或减少空间元素,移动某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的位置,直观灵活地对设计思路进行调整[5]。这种独特而灵活的模型操作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启发学生在空间布局中从多种角度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达到空间组织结构优化、功能合理的目的。工作模型是空间的真实反映,在空间的组织和结构设计中可以利用学生视觉均衡性原则,考虑空间的大小与比例、节奏与韵律、单纯与复杂、均衡与变化、对比与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通过对模型不断的调整产生空间形态和功能结构的平衡。研究空间组织与结构的工作模型更加注重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从宏观功能区块入手,不需要对空间形态细节进行刻画,因其简单明了,可以更加清晰的展现空间组织的结构特征,从而产生非常直观且纯粹的效果。在模型制作中,可以用便于切割的白色卡纸、波纹纸板、KT板、木材等组合拼接方便的材料来制作,可以依托色彩、质感对空间的功能进行标示,进而形成如“素描”般清晰、明确的空间组织结构展示成果。
(二)空间造型尺度工作模型
由二维平面转化成为一种三维形态,并具有使用功能、良好视觉和体验效果的空间形态是学生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工作模型因为具有容易操作和直观的特征,学生在空间造型时,可以将手工模型制作与头脑中所形成的空间形态设想更加紧密和直接地联系起来,从而避免在图纸转译的过程中造成灵感的丢失。与建筑设计相比,风景园林的空间造型往往更加自由,由于其具有自然性特征,许多形态上表现得更加有机,而这些形态通过二维图纸来清晰表达则会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受到图纸表达的限制,许多学生在空间造型中往往更多地选择易于绘制的规则形态,而缺乏造型设计的灵感和新意。通过工作模型的操作,可以形象地表现出空间的三维形态,以实际的操作代替纸上的绘画,完成园林空间造型的“立体草图”。工作模型需要掌握模型与设计图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能力。学生在利用工作模型进行空间研究时,要通过视觉确定空间的大小、围合关系,根据使用功能、比例关系对空间形态进行设计。在模型制作的时候也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缩放,并通过安置游人模型作为参照物,要求学生以人体为比例尺度来衡量空间的尺度,把握空间内的各个功能要素的尺度,从而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推敲自己设计的空间尺度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是否能够产生预期的空间效果,从而使空间设计品质不断地完善。研究空间造型和尺度的工作模型需要能够便捷的体现设计师头脑中的初步设计形象,可以选择卡纸、泡沫塑料、石膏、橡皮泥、黏土等方便修改和塑性的材料,满足空间造型和尺度推敲的需要。
(三)空间材质肌理工作模型
空间材料的选择,材质表现能力、材料质感、色彩、加工工艺等方面内容是保证空间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经常被忽视,学生缺乏对于空间材质肌理的基本了解,造成了设计构想与完成成果之间的巨大差距。工作模型本身属于工艺制作的范畴,能够表现对象的色彩、质感、肌理等方面内容,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材料、现代技术和加工工艺手段,真实地表现出设计空间的材质和肌理效果。在工作模型的制作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包括玻璃、塑料、金属、纸张、木材、植物等实际材料的特性对设计空间的材料选择进行模拟和推敲,并对空间设计所采用材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同时,工作模型可以利用现代表面处理技术(镀层、涂料、喷绘、增光、凹凸模压、复合处理等),对材料表面色泽、肌理、质感、凹凸变化等进行处理,令人产生各种不同的空间视觉感觉和心理效果[8]。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教学中,工作模型可以作为学生在设计入门阶段训练平面空间思维向立体空间思维转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工作模型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空间研究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空间思维的正确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空间的结构、空间的形态、空间的尺度、空间的材质等要素的控制能力,掌握空间设计的基本语言。需要注意的是,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教学中,绝不可忽视学生图示分析和图纸表达(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工作模型和徒手草图相结合的方式对方案进行研究和深化,并最终落实为可以清晰表述设计方案的二维图纸。
作者:李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上一篇:平面设计教学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 下一篇:平面设计教学革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