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生产学》创新与实践教学探索

时间:2022-11-25 05:12:28

导语:《羊生产学》创新与实践教学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羊生产学》创新与实践教学探索

摘要:《羊生产学》是畜牧院校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羊生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陈旧、应用实践性教学效果差等问题。现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和科研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羊生产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

关键词:羊生产学;教学;改革;实践应用性

《羊生产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里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专业课程,是《动物生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畜牧专业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系统介绍绵羊、山羊的产品特点、品种类型、引种和保种、繁育方法和饲养管理技术等内容。开展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养羊业的现状,对羊生产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生产技能以及科学意识,掌握养羊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近年来,养羊业已由过去传统的放牧散养模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舍饲模式转变,建立新型养殖模式下的羊生产管理、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体系,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养羊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就要求养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熟练的能够快速、高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2]。目前《羊生产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等教学过程均存在与现代养羊业发展不相符的地方,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目前的《羊生产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培养适应新形势下养羊业快速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1教材内容需优化更新

《羊生产学》是一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结合的非常紧密的畜牧生产类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羊的生物学特性、羊的品种及繁育、羊主要产品特性和饲养管理等[3-4]。然而,随着国内外规模化养羊生产方式的转变,新的羊养殖技术、管理方式和生产趋势发展迅速,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羊生产学的新理论和技术,授课教师首先要扎实做好原有课程方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增加对国内外羊生产学繁育、营养调控、品质改良和饲养管理等最新技术及研究成果相关内容的学习,这不仅为学生掌握羊生产中最新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奠定基础,同时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科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羊生产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与动物科学其他相关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紧密联系,例如,将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等学科最新研究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进一步完善羊繁育技术、加快羊的品种选育和改良,上述教学内容优化对帮助学生熟悉了解羊产业理论学习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其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的水平。

2教学方式革新,多种教学方法高效结合

老师将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被广泛使用,但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如何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有效组合,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是每一位进行课堂授课的教师都应努力探索、谨慎思考的问题。目前,《羊生产学》的教学学时已进行了缩减,如何在现有学时条件下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任课教师就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过去,虽然通过推行多种教学改革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沿用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5]。“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对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运用提问式、讨论式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羊的繁殖技术时,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讨论羊的发情特征和繁殖现象,在新疆的牧区和规模化羊养殖场目前分别采用哪种繁殖技术进行母羊发情鉴定和配种,具有哪些优缺点?针对集约化养羊企业和牧区养羊特点,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配种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课题讨论和教师归纳总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羊肉相关知识点授课中,根据羊胴体的分级和分割、产肉率测定、品质评定等教学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其进行资料查询,要求各小组分别讲授知识点,并进行相互提问,最后通过教师点评使其掌握产业化的羊肉生产加工流程和评定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又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3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导入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升级实践教学

《羊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纯粹的理论教学无法形象具体给学生讲解养羊生产实际状况,教师讲授的养羊生产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能很好的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由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不紧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随着现代养羊业的不断发展,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给学生讲授该课程不仅需要注重理论学习,同时更要加强和实践教学培养力度。除安排的实践教学任务外,授课教师应将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性能测定、毛/肉品质鉴定、发情鉴定、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理论知识与产业所需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授课方式,直观、形象地对抽象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的理解,同时,利用实验课安排学生参观规模化产业化羊场,了解羊产业发展需求、方向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丰富教学理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较早发现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不足,激发学生扎实学习的动力。

4结语

总之,对《羊生产学》课程内容的革新、课程方式的丰富以及考核体系的综合和优化,将会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理论知识内容,提高实践生产实践的技能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培养与新形势下的高素质畜牧生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洋,杨雨江,姜怀志.《羊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12):65-67.

[2]杨雨鑫,杨朝霞,陈玉林.《羊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3):106-109.

[3]刘喜生,张春香,张建新,等.《羊生产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3):28-29.

[4]马友记.《羊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家畜生态学报,2013,34(9):90-92.

[5]张春香,任有蛇,郝瑞荣,等.参与式教学法在《羊生产学》课程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9):65-66.

作者:陈磊 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