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23 02:43:36

导语:大数据下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数据下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在数据化时展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面临改革。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逐渐落后,进行创新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立足与大数据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结合目前实际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数据;视觉传达设计;影响;实践教学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爆炸性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与数据信息关联的学科,在大数据时代下,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受到冲击,如何对教学进行改革,确保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能够与大数据市场需求相吻合,是当前此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数据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在对大数据对视觉传达设计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前,应先了解何为大数据。所谓的大数据,就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涌现了一大批电商企业,网店等,视觉传达设计的服务群体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媒体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前的媒体主流是微信公众号、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其时效性不容忽视。无论是媒体主流的改变,还是服务群体的改变,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员,在为电商企业、网店等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既需要考虑产品的包装、营销等,同时还需要考虑运输等问题。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模式更加便利,设计人员可以将图像、声音诸多内容整合起来,设计的直观效果更强。但与此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及作用下,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被人们所熟悉,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容易受其影响,将成熟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创作理念、元素等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就导致了作品的相似度较高,突显个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越来越少。

二、大数据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策略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在具体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此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就以往开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基准,为学生讲解的知识都是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之外的内容讲解的较少,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到的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知识框架相同,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内容,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限制,阻碍了学生思维创新。互联网时代下,数据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且在大数据库中,更多基于市场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广泛传播,教育资源被公开,共享。在这一基础上,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可以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中,利用胡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来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教师在设置教学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新鲜血液,如编排设计、交互设计以及影像设计等新课程。这些课程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与当前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提出的要求具有共性,将这些新课程加入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二)加强对学生实践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视觉传达设计这一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自己的思维,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将掌握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知识中注入自己的思想灵魂,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内容才能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往教师在授课中,对学生的实践及创新思维进行了培养,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培养效果不佳。在大数据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具有自身思维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教学工作改革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践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具体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对大数据中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借助网络数据,与学生一起分析当前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开展针对性教学。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多为其讲解基础知识,而对于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教师则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扩散思维,为学生打造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己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图画等诸多方式呈现出来。教师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尊重,这对学生创新以及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三)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诸多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大数据背景下,衍生出了很多新事物,新手段,新科技,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构建网络授课平台,在此平台中,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留言,将自己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解答问题。学生与教师的一问一答,均可以在平台上完成。这样既补充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缺憾,同时虚拟网络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更加放松,更有利于彼此的沟通。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需要根据情境要求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拟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展示最终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动手能力,如此一来,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更好地效果。(四)拉进校企关系,共建实践平台。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只在课堂中学习知识没有实践终归是纸上谈兵,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学科知识,学校与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各企业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要求更高,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因缺乏经验,难以胜任工作。这样就导致了视觉传达设计学生找工作难,而企业又存在人才紧缺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通力合作,共建实践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在校内构建实施平台。学校可以聘请企业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由这部分工作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考核者,在校园内模拟视觉传达设计的流水线作业。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合同,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在实习工作中更加合理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知识,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从而解决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一举两得。(五)增加专业实训室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实训室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具体实践设计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数据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要求更高的背景下,学校应增加专业实训室建设。视觉传达设计分为很多内容,比如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等,不同的内容,对实训室的要求不同。因此,学校应增加此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数据时代新要求,对实训室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让学生能够有专门的场所来进行艺术实践。另外,在实训室使用中,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在实训室内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实训室内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够在实训室内掌握更多的视觉传达设计知识,能够做到对知识灵活的应用。(六)打造高水准教师团队。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作为此类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人员,提升自身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若是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停留在原地,那么教师本身是无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这样的教师如何能教导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想要做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教师就应从自身入手,增加知识积累,开拓眼界,提高艺术素养。学校在打造高水准教师团队中,需要为教师争取更多的教育深造机会,学校也应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方案,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促使视觉传达设计教师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将新知识变为自身的积累后传达给学生。另外,学校在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中,还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性政策,为能力较强的教师设立单独的实验室,实验室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挂钩,如此一来,无论是为了哪一种目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会努力进取,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倾尽全力来培养学生。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想要做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教育中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在时展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也必须是不断更新的,只有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是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才能有用武之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再以教学执行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将自身与学生放在同等地位,倾听学生的设计理念,对学生具有价值的设计理念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完善设计。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肯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从中吸取精华,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这样,在大数据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思彤,窦均林.大数据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

[2]应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模式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

[3]刘丛丛.以赛促学——基于国内外设计竞赛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0,(12).

[4]杨西惠,张爱梅,刘波.基于"学"与"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

[5]张梅.民办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20,(4).

作者:朱斐斐 单位:武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