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02-26 08:57:55

导语: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集应用性、专业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专业,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力的培养。虽然高职院校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采取必要的教学改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当前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采取必要的教学改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技能培养目标不明确。在制订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时,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而对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实务技能目标并没有凸显出来。模糊的定位导致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教师知识结构与实践性教学要求相分离。目前大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直接毕业于高校,他们虽然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但从教后没有在企业得到过锻炼,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使得专业教师无暇顾及除教学科研之外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再加上缺少切实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导致这些教师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动力也不足。种种原因导致现有的人力资源专业教学团队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技能的指导,教学效果不佳。(三)课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由于高等教育对象的扩招,面对庞大的教学对象,新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受到场地、设备、师资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仍然以传统灌输式的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知识基本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输,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沟通,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学生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融合,学习效果不理想。(四)实践教学场地建设不足。人力资源专业的实践教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内专业实验室,另外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从目前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实践教学来看,无论是校内实验室还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都不够成熟和完善。校内实训实验教室存在建设缺乏,实验室建设规模小、设施设备匮乏、模拟软件更新滞后等问题。人力资源工作的特殊性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接纳学生的有限性使得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学生实训的主要方式是参观企业,无法真正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短期的实习影响了深层次的合作,学生不能很快胜任工作,无法给企业创造价值,而长期的实习会影响学生教学计划的完成,种种因素导致校外实训“走过场”。

二、构建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中三方共赢机制

总体思路:校企合作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探索,要兼顾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需求,基于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不同需求,在实践教学中要构建三方共赢的机制。一是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这体现为智力资本共享。高校教师可以到校外实训实验基地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到学校实训实验室挂职锻炼提升理论水平;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项目,学校组建团队设计解决方案。这种机制可以将高教教师人力资本的持续性、稳定性、发展性与企业人力资本的集中性、动态性、滞后性完美结合,为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力共同成长搭建平台。二是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机制。该机制以学生成长就业、企业人力资源队伍优化、学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为最终目的,以校企智力资源共享为运行推动力,以冠名班、定制班、就业实习、人力资源技能大赛等为运行手段。在三方共赢机制构建中,将冲突、竞争、对抗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合作、协调、互助构成三方共赢机制总原则。(一)以就业为导向,设计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掌握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具备高超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在专业教学目标上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突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充分详细地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可以到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状况,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胜任力模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将学生专业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职业感知、职业认知、岗位实践”三个阶段。职业感知阶段实践教学是“走出去”。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人力资源工作现场,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和环境有所了解,为以后专业学习明确目标,减少学生的困惑。另一种方式是“请进来”,定期邀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走进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兴趣。在职业认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认知,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真实案例、真实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参与项目解决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专业调研,结合每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设计调研任务,让学生到企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研报告,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增强专业兴趣和职业自信心。在岗位实践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比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并熟悉企业人力管理活动,集中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两个月的专业顶岗实习。通过岗位实践一方面让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后期职场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二)校企共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团队通过“走出去,聘回来,引进来”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团队。“走出去”要求制定教师假期实践锻炼计划,让学校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寻找共同合作项目,通过挂职和做横向课题获取具体实践体验,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素材,丰富课堂讲授内容,加强实践教学。“聘回来”是定期邀请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回来开展专题报告,让他们分享工作中的成长与困惑,跟在校生交流人生经验和反思,让在校生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也有助于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引进来”是引进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学习,聘请企业优秀的高层人员做导师,将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传授给学生,不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帮助他们做出职业规划。(三)校企携手创新教学手段。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真实情况,增强学习趣味;引入项目教学法,将校企合作项目引入课堂,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根据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完成后由企业和教师共同进行项目评价和考核,真正做到专业课程与企业对接;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角色由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咨询者,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四)校企联动共建实践平台。将校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软件实验室和企业实践基地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平台,借助企业资源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如人力资源规划技能、薪酬管理技能、绩效管理技能、培训与开发技能等,使学生掌握的理论能够软着陆,让学生的技能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投入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软件实验室。对于学校而言,软件实验室可以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在普通授课的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检验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其社会适应力与就业竞争力。实践软件实验室同时可以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可以利用高校师资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使学有所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验室带来经济收益。高职院校可以寻找有一定规模、人力资源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对于学校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实习机会,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对于企业,实践基地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企业也可以从实习学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进行储备,企业可以跟校内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项目,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受益。实践基地可以分为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可以从校外寻找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长期合作。校内实践基地是充分利用学校集团下其他经济实体资源,这种合作避免了校企沟通不畅、企业主动合作意愿不强,以及有效调控机制缺乏等问题。

三、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课堂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塑造力量有限,且无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停留在学术研究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源于企业管理实践,其实践教学意义重大,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将会推动力专业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源动力,借助校企合作推动的专业建设,更具科学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尚利花.学科竞赛联动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5).

[2]吉朦.“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金融,2018(30).

[3]张娜.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才智,2018(07).

[4]黄凌翔,罗培升,李雪梅等.城建类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以天津城建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32(04).

[5]宋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6).

[6]阚文婷.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市场论坛,2017(05).

作者:马利霞 林 珊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