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政策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05 11:05:09

导语:论货币政策教学的有效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货币政策教学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作为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问题一直是金融研究的核心,同时也是《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渐减弱,难以对经济波动起到明显的稳定作用,同时还产生了物价不稳定、资源配置低效等一系列问题。在《金融学》教学课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阻碍货币政策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思考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货币政策作用机理和运行规律,深刻理解经济平稳增长,提高居民福利等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来影响总供求,进而实现既定宏观经济目标的各种措施。而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当局能否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货币政策产生的货币冲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GDP、CPI、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产生影响。二是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否得当,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中央银行能否随时掌控货币需求的动态变化,在适当的时机实施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而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中央银行只有在能够对货币供给完全或者部分控制的前提下,也就是说货币供给要具有外生性,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才有意义。由于市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需决定的,央行只能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而市场实际的执行利率却难以控制。而内生性则是指货币供给是由经济活动的自身因素决定的,央行的货币供给最终受货币需求决定,因而不能对货币供给进行有效控制。公众基于收入、利率、风险等因素考虑,会及时调整其资产、负债和货币持有量。如果货币需求增加,比如生产者为了扩大投资而增加借款需求,银行可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货币供给;反之若货币需求减少,公众将会把多余的货币存回银行,倒逼银行减少货币供给(托宾,1947)。内生性理论动摇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理论基础。(三)货币政策有效与货币中性论。费雪(1931)的现金交易方程认为货币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价格同比例增加,而总产出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与货币无关,货币具有中性的特点。而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根源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及流动性偏好等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增加货币供给将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最终刺激总需求、增加总产出。其后希克斯-汉森在IS-LM模型的分析更为直观,因而认为货币具有非中性的特点。此后,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抨击了凯恩斯的观点,提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及通胀具有重要影响,认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创新等生产资源决定了长期经济增长,货币数量的异常冲击变动只能加剧短期的经济波动和价格变化,长期的实际产出和经济增长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汪红驹(2003)认为,由于价格粘性和工资刚性的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整在短期内会推动产出的变动,但从长期看,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会消失,货币表现为中性。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在课外布置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工作,然后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把握各市场主体的需求状况,据此来计划配置资源,因此对政府的智慧要求极高。计划经济体制的货币化程度较低,占主导的国有企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货币化程度较高,微观经济主体是自主决策的,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78-2016年,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M2/GDP)从32%上升到20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极大地改善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环境和操作空间,但是其中隐含的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剧。同时,市场机制依据价格等“看不见的手”引导供求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但市场主体也可能由于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信息误判和资源错配,表现出低效或失效。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信贷资金和风险在房地产行业集中,土地财政引发的政府过度负债,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积聚但缺乏有效监管,这些风险因素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二)利率环境。货币政策产生宏观效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货币供给量的调整,引起利率水平变动,进而引导消费、投资的变动。在固定利率体制或部分浮动利率体系下,利率难以灵敏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反映真实的资金价格,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只有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才能提高利率配置资源的效果,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如在货币政策扩张条件下,实际利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加,资产负债表改善,有利于信贷融资的扩张,刺激投资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和产出增加。目前我国由于国有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挤占私人资本的信贷资源,直接影响了利率杠杆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三)汇率制度。根据克鲁格曼和蒙代尔共同提出的三元悖论,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会因为资本流动而不能有效实施。在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当局必须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点,兼顾内外均衡。孙森等(2013)认为,由于我国实施外汇干预和外汇占款等原因,使得基础货币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但同时央行可以控制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也使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外生性。因此,资本账户的开放,一种选择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另一种选择就是放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四)预期因素。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萨金特等)认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历史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作出最优决策。例如在确定房租,资金利率,议定工资,商品价格时,会把充分考虑未来价格波动,把价格订的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货膨胀而降低实际收入。而政府由于对信息的反应滞后,加上宏观经济模型的假设没有考虑微观预期因素,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会被公众的理性预期所抵消,导致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失效。因此,预期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不会引起产出的变化,政府应该采取符合公众预期的货币供应量,让市场自主调节,提倡经济自由。其后,新凯恩斯主义引入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等因素,认为公众不能根据理性预期做出迅速改变,虽然抵消了部分政策效果,但政策依然部分有效。郭豫媚等(2016)指出,在经济减速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扩张效用极其有限,而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通货膨胀的普遍预期,能够极大地降低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从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效果来看,货币数量的调整对产出的作用和效果逐步降低。如何结合实际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本章课程教学探讨的重点内容。(一)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前所述,现行信贷体制下,国有经济占有大量的信贷资源,而民营经济遭受不公正金融待遇,货币政策不能有效作用于更为活跃的民营实体经济,极大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也挫伤了私人资本的积极性。应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竞争性多元化主体,提高国有经济运行效率。同时,引导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进行项目投融资,真正发挥利率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资金运行效率,防止出现国有资金泛滥、错配与中小微企业筹资难的困境,从而活跃民营经济,提高全社会资金效率。另外,建立完善全社会征信体系,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提供良好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从微观层面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二)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要充分利用利率杠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其前提条件是利率的市场化,利率能够灵敏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理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理性预期的投融资决策。目前,我国利率还未实现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高度依赖于信贷渠道,信贷资金的可得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因此,应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存贷利率的浮动范围,提高利率调整的自主性,鼓励针对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的金融创新,丰富经济主体融资模式。推动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等直接融资发展,满足各类经济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引导市场主体根据成本效益等指标进行经营管理决策,降低货币政策对信贷传导渠道的依赖,提高利率传导渠道的效果。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存款利率和贷款的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性的存贷利息差,利用市场化改革银行盈利模式,发挥利率的定价功能,建立系统性的利率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和资金配置效率。(三)优化货币政策目标,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绩的同时,货币政策一直肩负着多重的调控目标和任务,经常是多个目标难以兼顾。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改革和转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更复杂的态势。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应重点关注长期目标,保持币值稳定的同时允许自然失业率。其次,短期内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等金融改革,以营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多个调控目标的协调与兼顾,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和调控水平。再次,逐步增强对汇率等中介指标的应用,在可控条件下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以多种方式管理外汇汇率波动,降低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投放的冲销压力,强化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以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四)重视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由于公众预期将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应当更加重视预期管理。由于当前我国央行与市场的信息沟通不充分,央行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进一步削减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首先,央行应当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并公之于众,这将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形成稳定的公众预期。其次,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疏通央行与市场的信息传递渠道,通过央行会议纪要、官员讲话、新闻会等形式丰富信息沟通的内容,公布央行对未来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尤其要注重对货币政策的实施进行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让公众明确货币政策的相关操作及其意图,避免市场误读产生错误预期。最后,加强对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预测能力。

作者:刘开华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豫媚,陈伟泽,陈彦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与预期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2016(1):28-41.

[2]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孙森,卢紫珺.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外生性与可控性———基于货币乘数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5):51-59.

[4]刘开华.《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89.

[5]胡希宁,陈锐,黄亚娟.“卢卡斯批评”与宏观经济学的重建———兼述评卢卡斯和萨金特的理论成就[J].理论学刊,2012(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