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路径

时间:2022-12-03 10:28:47

导语: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路径

[摘要]本文从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具体的实践路径问题。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具有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强化音乐审美意识和辅助音乐技能训练的作用。针对当前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施路径上做到技能练习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以及建构系统的识谱唱名法结构模式。

[关键词]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实践路径

视唱练耳是音乐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唱、听、写的训练,是通向音乐人才培养大门的必由之路。[1]视唱练耳应当从低学龄阶段开始培养,由此为学生奠定学习音乐的基础。从当前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看,在视唱练耳教学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对视唱练耳作用的认识,抑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学生在音乐素养培养方面的主要因素。本文试从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角度,重申视唱练耳教学在少儿音乐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索出有效的教学路径,以期为创建少儿视唱练耳教学课程体系提供见解,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少儿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与文学、绘画等文艺门类不同,任何时期、任何风格的音乐都是建立在音响物质材料的基础上,这也是音乐的独立价值所在。[2]在少儿音乐教育中,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欣赏,涉及音乐所有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觉的感受和体验。视唱可以理解为识谱或唱谱活动,即通过学生对乐谱符号的认识,以发声系统为基础,将乐谱上的符号变化成为“有声的翻译”,从乐谱文本向音乐音响转变的过程,则会涉及到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同时这些要素作为音响的组成部分,有赖于听觉进行判断,所以视唱与练耳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各音乐要素有准确性的把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风格识辨能力,从而有利于音乐的其它实践。

(二)强化少儿音乐审美意识

审美就是对美的事象的辨别和评价。音乐审美则是从对音乐的体验中感受音响对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对情感的再现和表达,从而能够使学生理解音响的意义、把握音乐的风格与内涵。按照20世纪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少儿正处于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渡和融合时期,也是对音响体验最为敏感的时期,所以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能够使少儿的音乐审美意识得以强化,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其次,少儿音乐审美意识的增强不仅在于感受和体验音响方面,还体现在创造、创新实践方面,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及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将感受、体验、创造与音乐审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三)辅助少儿音乐技能训练从当前少儿音乐技能的训练看,主要是以演唱和演奏活动为主,涉及声乐与器乐两大领域。按照音乐技能训练2的发展规律,学生首先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识谱能力,即学生要根据自己能够达到的素质水平去读懂谱面上的信息,所以当学生拿到乐谱之后,要有一个视唱的过程,便于理解音乐诸元素;二是听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学生要从教师的示范中理解音乐音响的构造,包括旋律上的高低起伏、节奏上的抑扬顿挫等。只有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能力的展现,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音乐技能,所以视唱练耳对少儿音乐技能的训练具有辅助作用。

二、当前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技能练习,缺乏审美教育

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看,视唱练耳既是一种音乐技能,也是实现少儿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当前少儿音乐素质教育看,过分强调技能练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里的技能练习主要指的是声乐教学和器乐教学,而不包括视唱练耳技能,说明音乐教师在很大程度了忽略了视唱练耳的本质和功能。[3]其次,在审美教育方面也忽略了视唱练耳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成为一名操纵音乐的“匠人”,这种过分强调技能练习、缺乏审美教育的模式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而且也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二)教学方法固化,创新方法欠缺

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学方法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任何一种学科的学习都有着固有和变化的方法论。所谓“固有”,指的是学科的教学要符合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如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所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就体现出了规律的固有性;所谓“变化”,指的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符合社会时展的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分别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教育理念的出现就体现出教学方法运用上的时代性,也就是要体现出创新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当前少儿视唱练耳教学看,主要呈现出教学方法固化、创新方法欠缺的特点,也就是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而不是从自主学习或者探索学习的角度,不能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容易造成缺乏学习兴趣,这成为导致少儿视唱练耳教学效度低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内容西化,民族特色缺失

在学科方面,相对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而言,我国视唱练耳专业起步较晚,并且主要存在于专业音乐院校中。[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普及,视唱练耳开始在少儿音乐教育中实行,不难发现,当前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仍然沿袭了西方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也多是以西方音乐为主,缺少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这也就造成了当前少儿在音乐母语上出现“失语”的情况。从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的角度看,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民族音乐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少儿提高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而且也能够增强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起到传承和创新的作用。所以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建构起中西结合的教学内容尤为必要。

(四)识谱唱名法单一,缺乏体系构建

当前的识谱唱名法主要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其中固定唱名法指的是以建立在十二平均律基础上的固定音高作为唱名体系,对训练学生的绝对音高感有着重要的作用;首调唱名法则是从调式音阶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不同调式音高的把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调式感。这两种唱名法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而言,有着各自的优势,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识谱能力。当前识谱唱名法在教学上存在着单一的情况,缺乏体系性的构建,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识谱过程的不统一性,由此说明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需要注重识谱唱名法的体系构建。

三、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教学实践路径

(一)技能练习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视唱练耳在音乐实践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要注重视唱练耳、技能练习、审美教育三者之间的结合。首先,要把视唱练耳融入到少儿技能训练中,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以器乐作为主科方向,视唱练耳属于公共的基础课程,以视唱练耳与演奏技能练习的结合为例,笔者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根据乐曲旋律进行乐句的划分,去掉音高成分,保留节奏内容,先在键盘上弹奏出每一个乐句的节奏让学生进行听辨,锻炼学生的节奏感,然后让学生探索乐句节奏都有哪些音型构成,这样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节奏框架意识;二是听辨旋律,将演奏的每一乐句旋律,听辨后再把音符唱出来,在进行听辨的同时又能准确地唱出音符,自然而然就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三是笔者根据乐曲的主题情感进行旋律弹奏,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情绪特点,并要求学生在进行旋律演奏时运用相应的情绪进行表现。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练习,既能够体现出视唱练耳在训练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声乐旋律的情绪特点进行把握,由此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情感,使之积极地投入到模唱中。

(二)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方法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少儿视唱练耳教学方法也需要逐渐地进行改善,当前在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一般而言,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特别是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已经十分的普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此种教学模式以及时代环境下,各级各类学校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方法。在少儿视唱练耳集体课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和相关软件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弹奏钢琴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践上,笔者运用了Earmaster视唱练耳软件,通过互动的问答模式以及寓教于乐的视听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白板屏幕及时地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而且采用软件辅助教学的模式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在有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视唱练耳练习。多媒体技术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丰厚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国度,这些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既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文明,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愿景向往。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视唱练耳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从民族音乐形态的角度看,不仅有着丰富的线条化旋律,也有着诸多的多声部音乐,这些都为少儿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从我国建立视唱练耳学科专业以来,主要是模仿西方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也是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然而西鉴不够全面,民族特色欠缺。我国视唱听音课程设置起步较晚,以借鉴西方传统教学内容与模式为主,并且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民族作品。但其在完善程度和科学配置上尚有诸多欠缺。一方面,我国在引荐西方课程过程中精细科研及与时俱进不够,导致课程内容相对而言偏与旧,教学方法科学性不够。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种类丰富,精品繁多,而经过系统梳理吸纳入教材内并做出透彻解析者却凤毛麟角。所以笔者根据这一情况,有意识地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了民族音乐元素的内容。如在风格听辨上,选取了不同地区、民族的经典乐曲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乐曲旋律的听辨和演奏,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风格特征,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并认识不同地区、民族的风俗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这也符合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其次,在多声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笔者引入了民间打击乐合奏的鼓点节奏织体,使学生操纵不同音色的乐器,可以进行2—4个声部的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节奏听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对民族音乐元素的选择主要注重两个问题,一是要对经典的旋律进行传承,尤其是要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旋律加以高度重视;二是要善于挖掘可供少儿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向传统学习,只有提高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才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四)构建系统性识谱唱名法结构模式

针对当前在音乐教育中存在首调唱名和固定唱名两种形式,笔者认为应当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构建系统性的识谱唱名法结构模式,即将两种识谱唱名法进行结合运用。在实践上也需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维。根据少儿学习音乐科目的不同,在教学中要从学科上进行区别。如学习民乐的学生主要是以简谱为主,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首调唱名法较为便捷,而学习西乐的学生则对五线谱比较熟悉,所以应当采用固定唱名教学,这种根据学科进行施教的方法可以照顾到不同音乐学科的学生,视唱练耳教学有利于辅助他们的学科技能训练。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自的识谱唱名法之后,则可以进行互换练习,由此使所有学科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两种不同的唱名。

结语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实践的基础,在培养少儿核心音乐素养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视唱练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教学意识,充分地认识到视唱练耳对少儿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哪一层面的音乐教学中,都不能忽视视唱练耳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注重对创新方法的探索,由于社会时代的变化,新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在面对这些教学理念和模式时,要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甄别和选择,并通过积极实践找出其中的利弊,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有弊的一面,这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形成独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三是在少儿视唱练耳教学中要始终做到从客观情况出发,以辩证的哲学思维去观照视唱练耳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以及建构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因此,作为一名视唱练耳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

作者: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