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3 20:50: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少儿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少儿教育论文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

摘要: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乐,配之以《雪花》的命题,让孩子们自编自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结果,每个孩子都跳出了对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赞美,或喜爱,或突出其寒冷,或强调其萧瑟……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查看全文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

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乐,配之以《雪花》的命题,让孩子们自编自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结果,每个孩子都跳出了对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赞美,或喜爱,或突出其寒冷,或强调其萧瑟……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查看全文

消极教育下的少儿教育论文

一、卢梭提出“消极教育”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的现状

2~12岁的少儿主要分为两大阶段:1.2~6岁的学前阶段;2.7~12岁的小学阶段。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2~6岁)和小学教育(7~12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模式化的束缚思想以及填鸭式教育仍然存在,偏重教育的知识性,强调结果的惟一性,成年人的浮躁心态对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第一阶段,目前学前教育“知识化”日趋严重,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有很多“愚蠢”的家长由于攀比心理的作怪,违背了孩子的心理特征,拔苗助长,使得孩子从懂事开始便有学习压力,产生厌学心理;对于第二阶段,由于小学教育重视“知识教育”,学校和老师急于拿出能让家长看得到的教学成果,变向地形成仍然重视“应试教育”。学生的天性没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发掘,相反,起到相反的效果。小学生从小学写虚假作文———千篇一律的谎话、一个模版的的作文模式。在孩子们正是对世界充满疑问、充满好奇时,压抑其思维,最终导致其缺乏创造性思维培养,缺乏学习以外所有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多地是在试卷上、文字里、口头上体现。

二、“消极教育”具体内容

卢梭指出,从婴儿出生起,就该在他心灵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因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自然人的培养和教育,不是积极的教育,而是要阻止去做某些事情,让自然说话。这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显然,这个法则是损益而不是获得,是减法而不是加法。在卢梭看来,不用向2~12岁的孩子灌输道德和知识,而是防止孩子们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若什么都不教反而会创造教育的奇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身体、器官、感觉和体力。在孩子达到理性的年龄之前,不用接受观念,而只需接受形象。消极教育的基本准则是不按成年人的要求和期望来管教学生,要顺其自然地在孩子2~12岁这一儿童理性睡眠期让他们的心灵顺应自然的法则而不是顺应认为制订的法则。

1.没有道德教育

卢梭提出的第一点———“没有道德教育”,并不是不注重道德教育,相反,他很注意道德教育,但更看重实际的效果。如果孩子在12岁前,在他们理性开启之前被成年人用大人的思维和想法去强迫,去命令式地教育,则会起到本末倒置的效果。对于孩子们来讲,学拳容易改拳难。在孩子的心灵还未发展到理性的能力之前应以“不教”为“教”的方法去让孩子自然地发展,防止他们染上大人的偏见或不良习惯。

查看全文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一、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实践中有这样三大主题内容供教师们参考与选择:一是从少儿与大自然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朋友”主题。这个主题内容的重点是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启动孩子们的感知觉,体验和发现自然的智慧与奥秘,领略大自然的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在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发现,感知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培养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二是从少儿与生活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生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学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探讨以及寻求方案等活动,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讨,从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等生态特质和规律,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节约、珍惜、低碳等价值观,养成过简单生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少儿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责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走进社会生活中,用“生态”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类活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提出改进方案及宣传等,增长少儿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承担(公民责任)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在环境教育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对“环境保护”探索的基础上,以生态的眼光来组织和设计环境教育时,收获就不仅限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环境保护的成效,而是帮助少儿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在反思、体查和行动学习中培养合乎于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

二、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

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

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内化与创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意识开发及能力培养是实施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首先在培训策略上设计了团体培训到个案指导的模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团体培训及建立“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对教师进行普及性的意识开发、能力培养及针对性的个案跟进指导。每年共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儿童中心或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培训,他们主要是校外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通常他们开展的活动并不以生态环境类为常设主题),其中约30名教师进入“种子教师计划”,接受个体指导及对其活动的个案督导、评估。团体培训中,以参与式培训及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及其教育能力进行基本调查后,即设计和安排生态道德基本理论及教育活动指导的相关系列课程。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强调以教师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唤起和连接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架构出通向更高知识与能力需求的道路;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中教师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实地的情景教学演练开展,指导和协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学习和总结。种子教师培养中,以其指导的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了从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活动评估等较为系统和针对性的指导。这个过程中激励教师形成学习型小组,将要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做成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指导他们将教育活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长久以往会使教师们成为教育活动主动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对种子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谈到了“生态项目”带来的“洗礼”,主要体现在生态意识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师的能力成长,保证了教育活动始终有新鲜的血液。

2.设计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查看全文

少儿音乐教育论文

一、少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少儿音乐教育有助于其综合能力提升

人的综合能力以能够熟悉及适应环境为基础,音乐则能够帮助少儿更快更好地熟悉及适应环境。少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主要以简单的音乐和肢体动作为主,并以此感知旋律,一方面不自觉中培养了对音乐的直觉,另一方面有助于其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少儿的音乐教育内容以兴趣教育为主,着重引起少儿的喜欢与参与,进而提升其综合能力。

(二)少儿音乐教育有助于其智力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少儿的智力水平与其身体运动有密切的联系,通常年龄越小身体运动对智力的影响就越大。人从出生以来不断成长,从最初的四肢运动,到翻身坐起,后来的蹒跚学步,运动的能力越来越高,智力水平也在不断成长。人的成长进步以模仿为基础,音乐是可供少儿进行模仿的好选择,从简单的节奏,到易学的曲调,少儿在习惯中感知,随音乐而模仿、运动,进而促进其智力发展。

(三)少儿音乐教育有助于其个性养成

查看全文

钢琴教育论文:少儿钢琴爱好的必要性透析

本文作者:何苹工作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教师的职责1.教学语言通俗化。调查表明,绝大数钢琴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导致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钢琴学习的少儿理解上的困难。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特点,处于此阶段的儿童的具体思维能力明显强于抽象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弱化专业术语的使用,并设法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动形象的日常用语,以易于儿童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过程中采取比喻、夸张、故事等形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我们看来,要培养少儿钢琴学习兴趣,必须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改变传统的课堂文化,建立有利于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宝库,而成为与少儿对话的伙伴,成为少儿不断成长的促进者和帮助者。3.合理选用教材。长期以来,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多以《拜厄钢琴就出教程》、《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等,不可否认这些教材的权威性及有效性。但是,就钢琴学习的低龄者来而言,此类教材显得枯燥和呆板,缺少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材选用时,应力争少而精,并根据儿童的学习进度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增减内容。

(二)家长的职责1.培养儿童的意志。意志指个体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学习中的每个人,不论成年人还是少儿,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必须克服种类各异和程度不同的困难。2.创设利于钢琴学习的生活空间。勒温认为,生活空间就是与个体的需求相结合在人的头脑中实际发生影响的环境。家长力争创设有助于儿童钢琴学习的生活空间,对其兴趣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3.给予儿童表现的机会。儿童有很强的可塑性,儿童期也是气质形成的关键期。儿童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应鼓励儿童在公共场所自我表现。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为儿童提供适当的表演机会,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在公众面前表演的勇气,同时也可以检验儿童钢琴学习的成效。儿童在此场合得到赞赏后,将强化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三)少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自出生之日就带着一定的潜能、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忽略了儿童的体会,所教授的内容便可能导致儿童厌烦情绪。为此,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为儿童提供趣味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在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消除负面情绪,而且大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使耐心的形成。可见,在教学过中,适当变更教学内容,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乐理知识,更为他们兴趣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兴趣是少儿学习钢琴的原动力。在少儿钢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少儿钢琴教学应有爱心、童心、责任心,将激发与培养儿童的兴趣置于首位,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对儿童钢琴的学习将大有裨益。此外,兴趣的培养只有教师与家长地共同合作,以及儿童创造力的发挥为条件,才能使少儿走近钢琴,始终保持钢琴学习的兴趣,走好学琴的道路。

查看全文

公共图书馆少儿教育论文

摘要:我国目前约有3亿儿童,随着2016年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未来数年内少儿数量将呈增长趋势。公共图书馆对于少儿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启蒙和辅助作用,但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公民现阶段对公共图书馆在少儿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服务也存在许多不足。未来我国处于转型和发展中的公共图书馆应通过丰富少儿活动、设置多区域满足不同类型少儿的需求、合理引导少儿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校进行教育及培训等方式,在少儿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少儿教育

一、少儿群体特性与我国少儿教育现状

(一)少儿群体特性。1.我国少儿数量呈增多趋势。我国目前约有3亿儿童,占总人口的20%,由于我国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0—14岁人口一直增长缓慢,增幅仅在0.1%—0.5%。2013年,我国局部开放二孩政策,新生婴儿数量高速增长。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启动实施后,中国出生人口显著增加,预计到2020年左右约有1700万新生婴儿出生。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预示着未来中国儿童的数量和比例将大幅增加。2.少儿时期是大脑发育与学习的最佳时期。据研究,人类的智力呈阶段性的发展:大脑3岁以前发展最快,5岁以前已完成大脑发育的80%;7—8岁的儿童大脑继续发育,脑容量接近成人;9—16岁儿童,脑容量增加不多,智力发育逐渐停止。同时,研究表明,0—3岁是人类学习说话的最佳年龄;3—12岁是人类认知的阶段;12—18岁是人类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所以,早期开发和培养少儿的智力并引导少儿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少儿接受教育比较被动。出于人类的本性,儿童一般都对简单并感兴趣的事物投入更多的精力,爱玩是人类的天性。而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难免有些枯燥无味。因此如果没有成人的灌输与引导,儿童很难选择主动接受教育。4.少儿辨别能力较差,需要成人的引导。人类只有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辨别是非。少儿往往无法分辨是非,而是根据天生的模仿能力去学习周围人们的行为,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少年儿童混淆是非,做错事情,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误入歧途。(二)我国少儿教育现状。1.我国家长更加注重校园应试教育。在我国,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是最重要的两种教育方式,尤其是校园教育,很多家长把希望寄托于老师,认为只有老师教授的知识才是孩子需要的,其他课外的知识都是对学业和未来的职业没有帮助的。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多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专长班,殊不知,大部分孩子对这些“专长”和“兴趣”并不是真正感兴趣,而是迫于压力去学习,这些兴趣班和专长班也渐渐成为孩子的负担。家长们过分重视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们的素质教育。2.我国家长对公共图书馆少儿教育资源认识不足。据调查研究,美国家长更加热爱图书馆,并陪同孩子一起享受图书馆资源:“一份由PewInternet&AmericanLifeProject提供的ParentsChildrenLi-brariesandReadingStudy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相对于其他成年人,作为父母的家长们更热爱并了解图书馆,对于图书馆的服务也更为热衷,他们多是在陪同孩子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同时爱上了图书馆,94%的家长将图书馆视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84)而在我国,成年人对图书馆利用的意识在逐渐增强,但对图书馆少儿资源的意识性较差,只有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能够较好地引导少儿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而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公共图书馆的少儿资源。

二、公共图书馆对少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公共图书馆资源丰富。我国公共图书馆近些年来也在快速发展与转型,从传统的纸质文献读者服务发展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和智能化服务兼备。在图书馆内,不仅有各种类型的书籍,还有智能化设备与网络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各种信息与资料,并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设备下载或在线传输。而对于少儿读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独立的少儿图书馆或少儿阅览室,在少儿区域,不仅有与成人区域一样的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服务,还有很多有利于开发少儿智力与潜能的智能化终端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少儿可以做各种益智游戏,或进行语言、科技等方面的视、听、说。同时,公共图书馆每年都有很多针对少儿的活动,比如讲座、电影、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科技发明大赛等,这些丰富的资源对少儿的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二)公共图书馆有利于引导少儿的素质教育。区别于校园教育的应试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更加有利于少儿的素质教育。校园教育传授的知识多是枯燥无味的,许多少儿都不感兴趣,渐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而公共图书馆资源丰富,各式各样的活动与资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相结合,寓教于乐,跳出应试教育死板的框架,使少儿更加感兴趣,有利于少儿的素质教育[2](31-32)。(三)公共图书馆是家庭教育、校园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公共图书馆由于资源的丰富性和活动的多样性,不仅使少儿补充学习校园文化以外的知识,而且还能促进少儿的德育教育。许多在家庭、校园、社会学不到的知识,可以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培养与教育获得,因此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成人学校”,对于少儿也是如此。(四)公共图书馆可引导开发少儿潜能和智力少儿阶段潜能和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公共图书馆在强化知识获取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少儿活动,少儿可以在活动中通过玩来思考问题,提高智力,也能在玩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开发出对某些事物和领域的潜能。

查看全文

少儿图书馆素质教育论文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吸引小读者参与更多的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少儿读者的素质教育工作,少儿图书馆首先要配备业务素质全面、有童心、爱心、并有较强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在做好日常阵地服务的同时,要经常与家长、学校沟通,随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重大节日等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读书活动,鼓励吸引更多的小读者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努力发挥小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大胆创新、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的潜能。在此过程中,我们少儿图书馆要努力做到针对新课标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和小读者自身的阅读需求和能力,掌握好阅读辅导的尺度,综合利用图书宣传、阅读辅导和参考咨询能服务手段,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阅读能力的读者,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工作,要努力做到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并贯穿于形式新颖多样的读书活动之中,让小读者通过这样有趣读书活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参与动手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和创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2利用馆藏资料优势,激发小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少儿图书馆配合学校做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引导小读者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它既可以帮助小读者学习新知识,还能帮助小读者更好的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通过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而优秀的政治与历史读物又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地理书箱会让小读者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天文知识会让小学者对浩瀚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如此这些会让小读者对少儿图书馆充满向往和深深的眷恋,他们会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而流连忘返。这些愉快的阅读活动会极大的丰富小读者的知识结构,扩展他们的认知视野,而此时我们少儿图书馆工作者要努力做好的是引导小读者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去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使小读者通过阅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

3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参考咨询工作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少儿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主要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小读者和家长关于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查找图书和选择图书、如何利用工具书及如何参与各类读者活动等方面工作,更重要的参考咨询工作应是服务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自身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旨在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求异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大量的相关知识和资料,并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少儿图书馆可经常与他们合作,为其快捷、准确、系统的提供所需的专业知道和文献资料,可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编辑二次、三次、四次文献,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让他们精力充沛的投身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齐心合力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查看全文

多元智能视域下少儿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美术教育在少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少儿美术教育还在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以简单技法代替教育目的,大量开展简笔画训练扼杀儿童的天性,过分强调自我表现理论,以及采用成人化的评价标准等。鉴于此,本文从多元智能视域出发,提出了开展少儿美术教育的要求,希望可以促进少儿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多元智能;视域;少儿;美术教育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也产生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与成果。特别是在少儿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儿童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接班人,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基于此,教育部颁发了儿童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指南,该指南中的教育理念与美国教育家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致的。即:关注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然而,当前,少儿美术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少儿的健康成长。

1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大脑拥有8种智能,包括语言、节奏、空间、活动、人际交往,感情控制等。从少儿的角度来讲,也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在多元智能理论下,要求尊重少儿的天性,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以此来对智能倾向进行保护与开发。同时,我国少儿发展指南中,也提出了少儿教育方面的要求。即:家长与教师遵循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可以看出,这两种教育理论的本质是相同的。然而,如果利用这两种理论来审视当前的少儿美术教育,就会看见少儿美术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家长都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来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并没有从少儿的发展特点以及需求出发。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美术培训教育班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少儿教师没有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做详细的研究,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对高校教育模式照搬照抄。在这种模式下,必然引发了少儿美术教育质量的低下,无法满足少儿的身心发展。

2我国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少儿舞蹈中的非智力原因培育

摘要:学校少儿舞蹈活动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提高少年儿童的舞蹈表现力及创造力,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舞蹈表演成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舞蹈;活动;培养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就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习惯、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校少儿舞蹈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动机的明显与模糊、兴趣的高涨与低落、情感的丰富与单调、习惯的好与坏、意志的坚强与薄弱、性格的开朗与弧僻都会直接影响少儿舞蹈兴趣活动的效果。因而在少年儿童进行舞蹈兴趣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形体、技能、技巧、身韵的训练,而且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为此,在长期的具体实践中,笔者摸索出几条在少儿舞蹈活动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下面就谈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

信心是动机的产物。少年儿童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积极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学习的动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行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在整个舞蹈兴趣活动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