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不良品德形成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2-03-12 11:03:38

导语:高职生不良品德形成原因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生不良品德形成原因与对策

摘要:高职生不良品德是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接纳和内化的结果。文章在分析高职生不良品德的成因前提下,结合实际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对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生;不良品德;原因;对策

一高职生某些不良品德的表现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生的不良品德是指高职生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如:有的学生不分场合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有的学生开会时看书看报,窃窃私语,甚至有时鼓倒掌;有的学生与教师相对而遇却昂首而过,旁若无人;有的学生为了晒好自己的衣服而把别人的衣服弄脏,竟然也心安理得,扬长而去;有的学生在走廊和其他公共场所讲话大声打闹和喧哗;有的学生因不愿站队而插队买饭从容自然而毫无愧色等。诸如此类的过错行为,虽然还没有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尚属道德范畴内的问题,但如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不断恶化,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二高职生不良品德形成原因

第一,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高职生从小就生活在家庭里,家庭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子女的道德品质。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会出现许多新问题。首先,家教不当,宽严失度,俗语道,“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子女理应是做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是青少年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但目前有的家长重养轻教,他们认为教育小孩应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有的家长则把粗暴当作严格,当子女犯了错误时,对子女不是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而是动不动就对子女进行辱骂、饿饭、甚至痛打,造成子女对父母形成怨恨、畏惧和反抗心理。有的家长对子女又过分娇养溺爱,宠为“千金小姐”或“小皇帝”,视为掌上明珠。使子女从小产生优越感,想要啥就给啥,想怎样就怎样,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久而久之养成不良品德。当子女犯了错误时,总是姑息迁就,偏袒护短。有的家庭里父母长辈对子女教育要求不统一,经常互相矛盾产生负面作用,使教育工作相互抵消。其次,自我行为不良,言传身教差。有的家长在家里经常讲脏话、粗话和一些不好的口头语;有的家长作风不正,行为不良,在家里酗酒、赌博,观看黄色录像带;有的家长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家长文化素质低,自身修养差。这些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学生形成某些不良品德。再次,家庭结构异常造成不良影响。温暖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但有的家庭因结构缺损,父母离异,婚姻破裂,给子女幼小的心灵带来深深的创伤,使子女从小就失去了正常的关怀和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少人间的真情。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生活上无人关照,思想上无人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性情孤僻、自卑、暴躁等不良行为。第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首先,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生活方式也会随之侵入,诸如腐朽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对部分高职生毒害很深,他们热衷于“自我设计”,追求“自我价值”,生活上贪图享受,厌恶劳动,向往高级服装,眼红百万富翁,久而久之就形成诸多不良品德。其次,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的影响,当前社会风气的主流应该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某些方面局部的不良社会风气。诸如干部特殊化,拉关系,走后门,贪污受贿,吃喝风,送礼风,弄虚作假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各种低级腐俗的黄色文化产品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反映到学校来,对学生品质的形成起到不良的影响。第三,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场所,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应把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品德的形成。首先,古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形象,高尚的理想信念,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帮助和教育学生。但有少数教师思想素质较差,不重视师德培养,他们关心学生不够,尊重学生欠佳,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曾犯过错误的和具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关心不够、教育不够,有的甚至用冷漠和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其次,教育方法欠佳,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有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感情用事,宽严失度,解决问题不彻底,教育方法单一,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具体了解和分析各个学生产生不良品德的不同原因。对持有不良品德的学生或姑息迁就、或过于严格,采取惩办主义。不是耐心仔细的说服教育,而是粗暴命令式的说教,以致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相反还产生了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第四,高职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主观因素。首先,道德观念差,是非不分。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性到独立性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富于幻想,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但毕竟他们因年龄小,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有的黑白颠倒,真假不辨。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差,他们头脑中是非、美丑、好坏、荣辱观念还很薄弱,遇到具体事情辨别能力较差,思想上抵御自身不良品德行为的能力十分脆弱。正因为此心理特征,决定着高职生很容易产生不良品德和不良行为。其次,情感冲动,情绪很不稳定,高职生大多是十五六岁的青年,是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上的相应变化,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产生强烈的独立意向,对客观事务逐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由于他们阅历浅,知识面窄,选择能力差,遇事易偏激固执,情感极易波动。因此导致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常常因政治上的幼稚,道德上的无知而犯下许多错误,形成不良品德。

三矫正高职生不良品德的对策

高职生的不良品德虽然还没有触及法律,一般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在不断重复中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还会危及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对高职学生出现的不良品德应及时加以矫正。第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求得到社会和集体尊重的自尊心。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也是如此,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改正和克服不良品德。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高尚情感,他是学生克服自己缺点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就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有不良品德的学生去参加班级工作和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自尊心和增强自信心,鞭策自己克服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教师要用良好师德去帮助学生矫正不良品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一般有自卑畏惧心理,对待别人总有一种“防备”心理。因此,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端正自己的品行,确立高尚的理想信念,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为人师表。对待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不要挖苦、讽刺和讥笑,而因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教育。在感情上、生活上、学习上对他们要付出真情,献出爱心,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的一片真情和用心良苦。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知心人,从而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要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生的不良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错误观念相结合下形成的,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既要改变学生主观的错误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认识,又要使学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锻炼顽强的意志力,抵制外来的诱惑。俗语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把不良品德彻底改掉,不下决心不费一番力气是不行的。莎士比亚说过,三天可以出一个暴发户,而培养出个贵族(指气质高贵,教养良好的人)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高贵气质,良好的教养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改变有不良品德的行为则更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几句口号就会见效的事情,而应该长久坚持,常抓不懈,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第四,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矫正这些行为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犯错误的性质,产生错误的原因和严重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做到因人施教,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弄清造成不良品德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交往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教育的突破口,选择具体的、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时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第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不良品德的改变,置身于一个文明优雅的社会环境中,品德极坏的人也会感到心虚,感到孤掌难鸣,进而感到自惭形秽。曾有一篇文章《明斯克的月亮》,在文章里作者叙述了明斯克的文明环境对自己的熏陶从而使自己变得彬彬有礼的过程。他的体会、处境很有典型性,可见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举止,品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改变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江应中.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及其培育[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27-30.

[2]王丽卿.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品德重塑[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S1):7-8.

[3]刘飞伟.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效应[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05:3.

[4]郑艳苹.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引进与咨询,2004(01):45-47.

作者:杨连洪 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