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28 10:11:16
导语:小学品德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贯穿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体系中,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其有效落实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迁移与结合,摒弃与吸收;要侧重于领悟传统文化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丰富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节庆;通过拓展时空,充实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体验传统工艺;通过创新方式,激发思维火花,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美德。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传统文化;有效落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经过五千年演化后形成的展现民族特质与面貌的文化,它凝聚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的智慧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随着我国日益加快和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华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碰撞中不断受到“洋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过洋节”“尚洋仪”“用洋技”成为许多人的时尚之选。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日渐成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同年11月,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其课程内容中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课程目标指出,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贯穿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体系中,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科教版教材为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传统节庆与民俗文化。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中国人过新年”;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传统佳节”,第三单元第一课“风味各异的饮食”,第二课“别具特色的民居”,第三课“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化。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独特的文字”,第二课“‘柔’与‘刚’的工艺”,四年级下册拓展活动“中华珍宝大搜索”——京剧、中医、民乐、武术等。传统智慧与美德。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百家争鸣兴文化”,第四课“传统美德塑精神”。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的以单元的形式集中呈现,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从三个方面展开:“风味各异的饮食”“别具特色的民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围绕单元主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构成一个整体,且前后衔接;有的分散于某一单元某一课的教学内容中,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影响世界的中国古明”。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有的内容如“传统佳节”“传统美德塑精神”明显属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的则隐含在教材内容中,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为祖国骄傲”一课,要通过教材呈现的“龙”这一元素,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感到骄傲。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迁移与结合,摒弃与吸收。如,在四年级下册“经久不衰的古老文字”一课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瑰宝——汉字以外,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结合本册教材“五十六朵民族花”一课的教学内容,也要让学生明白少数民族的文字也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要依法推行规范汉字,也要尊重、保护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在四年级下册“四合院——都城的建筑经典”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涉及到的中国传统礼教和家庭礼法部分,对于封建家庭礼法,如男尊女卑,要让学生知道这种封建礼法是不可取的,必须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要侧重于领悟传统文化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文化表象的呈现,给学生走马观花的感觉,而应侧重于借助学习工具,巧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领悟传统文化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在“中国人过春节”“传统佳节”等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呈现这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过春节收压岁钱、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包粽子等等,不能以一些典型的节庆活动为例,引导学生探寻节庆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会因为现实生活中传统的节庆习俗活动越来越少,流于形式而对过传统节日的必要性产生怀疑,更加难以产生过好传统节日,传承传统节庆文化的愿望。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一个激发兴趣——感知理解——深层领悟——情感内化的层层推进的过程。三、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一)创设情境,丰富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节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传统节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节日情境,使课堂充满节日元素,丰富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过节的仪式感,从中渗透节庆习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过新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活动单,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要过好新年需要做哪些准备。当学生讲到办年货时,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年货箱;当学生讲到贴春联时,教师相继从年货箱里拿出一副春联,张贴到黑板上,并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读一读春联,感受春联中所寄托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学生提到挂灯笼、贴窗花时,教师从年货箱中拿出灯笼挂在黑板前,请学生将窗花贴在窗户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让课堂充满新年元素,使学生置身于浓浓的过春节的氛围中。在探究过春节习俗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生源地域的差别,教师设计“翻一翻”“演一演”的活动,将“十二生肖”引入课堂,每一种小动物代表一种过春节习俗:穿新衣、吃年夜饭、舞龙舞狮、看春晚、包饺子、蒸年糕、守岁、燃放烟花爆竹、收压岁钱、拜年等等,每揭示一种过节习俗,教师相继说明这一习俗的寓意,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过年习俗,这些节庆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对于幸福、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讲到拜年这一习俗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演一演怎样给长辈拜年,怎么做,说些什么,并请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评价,教师及时补充说明。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充分感受到过传统节日是有趣的,是有意义的。(二)拓展时空,充实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体验传统工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教学对象的距离”。在传统工艺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由于许多传统工艺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往往缺乏对传统工艺的感知与体验,很难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充实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认知,让学生充分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自然而然产生喜爱与自豪之情,激发学生保护与传承传统工艺的责任意识。在“经久不衰的古老文字”一课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于汉字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汉字的“独特”性和它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却不甚了解。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收集整理世界上三种古老文字的相关资料,设计“世界古老文字”探究学习单,指导学生围绕问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吗?”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很快发现并形成共识:汉字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但可以说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教师补充教学视频《仓颉造字》,不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让学生感到仓颉是一个认真负责,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人,正是千千万万像仓颉这样的华夏祖先,在长期的生活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文字,才有了世界上仅存的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汉字。通过补充教学资源,学生在探究中充分体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柔美的丝绸”一课的教学中,由于丝织品在学生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在教学准备中教师可以请学生找一找家里的丝织品,并将学生找到的丝织品一一呈现在课堂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发现丝织品色彩明丽、精致、柔然、轻薄、舒适等特点,领略丝绸之美。教师还可进一步根据学生找到的丝织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丝织品之间的不同,补充介绍丝织品分类的相关知识,为欣赏其他丝绸工艺品、了解丝绸历史与文化打下基础。(三)创新方式,激发思维火花,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美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撰写报告、制作图表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重视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小组学习。”在传统美德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关注传统美德与现实的碰撞,可借助在社会变化中学生身边出现的典型新事物、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思辨的方式,赋予传统美德新的含义,这样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传统美德与真实生活的连接,充分理解并运用传统美德,智慧处理生活事件,做到知、情、行相统一。在“我懂得礼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礼让是好品质,是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会遇到难题,教材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难题:看电视节目时和爷爷奶奶发生了冲突;小明一开始很礼让,但是一起玩的小刚却不知礼让独霸玩具。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告诉学生礼让是美德,还要告诉学生什么时候礼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两个情境,选择其中一个在小组内合作讨论:这个时候该怎么让?让学生在坚守礼让的前提下,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与人沟通,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学会创造性地解决特殊情境中的问题。在“传统美德塑精神”一课的教学中,在讲到“节俭”这一传统美德时,如果只告诉学生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我们的祖先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物质比较匮乏,所以节俭的美德才一代代传承下来。学生就会将“节俭”的美德简单理解为“减少使用甚至不用”。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学生难免产生怀疑: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家里吃的、穿的、用的想买就能买得到,为什么还要节俭呢?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在课堂中开展辩论赛: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需要节俭吗?引导学生在思辨中发现节俭的精神是一种美德,但是节俭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节俭的方式不仅仅是减少使用或者不用,而是倡导大家方便生活,合理计划,合理使用,不滥用,不浪费。学生通过辩论在思维碰撞中充分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
作者:易美媛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
-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研究
- 下一篇:小学数学思想品德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