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环境与幼儿品德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08 11:05:05
导语:心理环境与幼儿品德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家庭教育的影响
人格是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需要、价值观、气质、人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气氛、整体素质、道德水准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教育方法上有差异。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很重视,要求家庭成员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言行都要有益于幼儿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
1.2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个人的人格一是遗传生物基础的影响,一是环境因素的控制。没有与生俱来人格的形成和表现,人格表现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出生后,单独接受教育的环境是学校。学校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环境的创设,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思想。
1.3传播媒介的影响
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等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传媒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将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面对社会压力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
2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方法
2.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1.1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长的素质、生活方式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儿童,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对儿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外界刺激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反复呈现,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发展。同时,家长对儿童的成长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爱抚,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是有缺陷的人。儿童出生后得不到父母的爱,将影响儿童一生的人格风貌。
2.1.2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的知识主要不是直接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通过模仿获得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最直接的榜样。
2.1.3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因为绝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制约了孩子良好的品格形成。全家人一切都围着孩子转,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怯懦、娇气、胆小怕事、依赖、独立性差的个性。有些父母实行棍棒教育,在压抑和畏惧的精神状态中,给孩子的人格发展以很坏的影响。有的孩子失去了少年儿童应有的天真活泼的天性,为了逃避挨打,学会了撒谎和察言观色,有的孩子破罐破摔甚至变得冷酷无情,以极端手段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憎恨。
2.2建立系统的学前教育
2.2.1确立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的目标
首先,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培养幼儿要具有的坚强、勇敢的人格特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善于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其次,是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做事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能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充分友好相处,平等合作并富有同情心。
2.2.2将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蕴藏着许多心理教育因素。如孩子收拾玩具时,教师要求孩子能够把玩过的东西整整齐齐放回原处,并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有始有终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学做解放军”和“走独木桥”的游戏,培养胆小幼儿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的性格。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制定有计划的教育。
2.2.2.1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对幼儿的个性、社会交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别人。教师要注意正确地评价每个孩子,多鼓励少批评,摒弃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让幼儿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自我认识。
2.2.2.2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幼儿的合作交往对他们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进入活动区域中,学会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和谦让合作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责任感,达到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目的。
2.3培养幼儿爱家乡的社会性情感
教师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将这些特色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在领悟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引导幼儿体验自身和社会的一致性,让自然中的美与生活同在,通过环境美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情感,孩子们全身心地积极地参与活动,通过不同的视点的积累、延伸,使幼儿融入到体验生活的情感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另一方面,就是让幼儿感受人文精神,通过模仿榜样人物,激起他们对英雄人物的肯定和认同,并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作者:姜泓伯 李玉杰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规划处
- 上一篇:农村初中新市民子女潜质学生教学初探
-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