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困境及走向

时间:2022-10-23 03:21:51

导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困境及走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困境及走向

【摘要】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遭遇困境,社会各界应重视对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予以传承与发扬。在保证充分保留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结合现代音乐思维,积极探索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内涵;融合;发扬

一、黑龙江三江流域音乐文化的历史起源及内涵

我国黑龙江三江流域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在这里世代生活着鄂伦春、达斡尔、赫哲、鄂温克等众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大多以渔猎、游牧为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浓厚的地域特色造就了传统民歌的鲜明个性,使其民俗文化内涵璀璨丰富。几千年来,黑龙江三江流域的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成为当今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至遥远古代,北边少数民族曾建立数个地方政权,培育出宝贵的鲜卑、渤海、金源和满族文化。比如体现尚武精神的《琅琊王歌辞》、歌颂女性英雄史诗的《木兰诗》等,这些都是流传下来的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文化瑰宝,为世人传颂不衰。当金朝进入中原后,民族音乐由于受到儒家哲学观念和音乐美学主义的影响,发展为多民族音乐融会贯通、和谐共生的局面,其中黑龙江三江流域的各民族音乐带有游牧、渔猎的强烈个性特点。所以黑龙江三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其实是中国北边少数民族从大自然中抽象出来的音乐要素,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结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果实。黑龙江三江流域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从起源到发展,无不展现了多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与璀璨宝贵的民族内涵。

二、黑龙江三江流域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特色及共性

黑龙江三江流域的天然地理环境与北边少数民族的习俗风情,影响了黑龙江三江流域音乐表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凸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不同的人文个性。例如赫哲族,主要生活在我国黑龙江三江流域,故多擅长渔猎,其民族文化丰富且历史悠久。“嫁令阔”在黑龙江三江流域赫哲族聚居区中盛行,歌曲多赞颂家乡的自然风景风貌和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表演样式大多以独唱为主。再比如说达斡尔族,其传统音乐主要体现了该民族在经济、文化、人文习俗等方面的鲜明特色,由于达斡尔族只有口头言语而没有笔墨文字,因而达斡尔族百姓之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音乐等艺术一步步流传到现在。达斡尔族民歌大多节奏鲜明,音调大多采用东亚乐系的五声调式,整体音乐韵律与蒙古族音乐较为相近,但由于多级进、少跳进,较之蒙古族民歌的热情粗犷,其则更显含蓄抒情。虽然达斡尔、赫哲、鄂温克等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皆因为其民族习性差异而各具特色,但在整个黑龙江三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大家庭里,其音乐主题、歌词韵律与乐曲形态又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从传承上来说,一般民歌的传承都是口头的,代代相传。民歌可以很好地记录百姓的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表达他们希望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民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能够充分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黑龙江三江流域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拥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得他们的传统民歌在主题等许多方面都具备相似之处,这与自然环境和劳动生产形式密切相关。在这些民族的传统民歌中,经常出现狩猎、放牧、砍柴、骑马等题材,从中可见,这些传统民歌的主题比较相似。受生活方式的影响,与之相关的爱情主题也在传统民歌中表现出来,爱情主题与生活方式其实也是相互关联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传统民歌的内容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联系,能够更生动活泼地体现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歌词韵律上,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歌词韵律主要是押头韵、借头韵的比兴,以此来传递内在情绪,传达深刻鲜明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意味。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共同特性也体现在其歌词中衬词的使用方面,往往都能够亲切又准确地表达出当地人民质朴真挚的情感,使民歌更具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

三、黑龙江旅游资源开发带给传统文化的双面影响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化和旅游开发战略。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这类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正负两面的影响。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化和旅游开发战略,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的冲击和挑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面临传承人培养缺乏连续性、传承渠道缺乏丰富性、传承外部环境差等问题。为促进城市化、旅游化背景下中华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管理支持,重视对传承人的正规培养,建立全面的学校教育体系,寻求产业发展之路。从黑龙江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来看,随着黑龙江旅游开发热情的高涨,黑龙江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使人们从五湖四海聚集到黑龙江地区参观旅游,这样的旅游资源开发使省内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大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亦为人们了解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加强了少数民族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变了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这些少数民族走上了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康庄大道。从这方面来看,旅游开发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从另一角度来看,过度的旅游开发也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致命的冲击。黑龙江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民族众多的大省,多样的民族特色汇集构造了黑龙江的强大魅力与独特优势,然而在现今阶段,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却容易在当前经济文化的泡沫中被淹没。例如在黑龙江区域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常只侧重自然景观的开发,而忽略了对于不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导致各旅游项目不顾所在民族区域的民俗特色,一味肤浅地追求现代利益最大化。旅游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浅显理解,常草率地传递给外界游客。这股浮躁的风气充斥着整个旅游界大环境,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旅游景观千篇一律,各类鲜明的传统文化被同一化,而未深入挖掘其内涵。所以在社会各方面迅猛发展的今天,需要严肃地正视一个问题:区域宝贵的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正在不断流失。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与趋势下正被不断冲淡。

四、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未来走向的思考

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应该在保证传承其鲜明民族特色的前提下,与当今社会文化大背景充分接轨,相互助长。黑龙江三江流域民族音乐的保护与探索领域,具备巨大潜力和广袤天地。一是无论国家、社会音乐组织,还是音乐人个体,都有责任与义务潜心学习与研究三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内涵,并借助当今社会媒体科技的力量,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用新时代的新技术代替以往的音乐传承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检索速度快、保存时间久的现代科技优势,结合录音录像技术,建设音乐文化数据库。将一些有影响的民间老艺人的代表曲目在实地调查中进行收集,使录制的录像与详细的文字、乐谱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储存和展示。要建立细致方便的检索目录,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真正实现资源的快速共享。还应该充分弘扬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打造一个面向社会乃至世界的展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平台。二是应更加深入地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要立足于当今时代音乐审美的角度和视野,把握新的音乐走向和社会政策机制,对少数民族音乐更加潜心地进行深刻的探索和广泛的运用。比如在传承黑龙江三江流域游牧、渔猎民族传统民歌时,可以考虑运用现代化的思维,与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融合,在继承的同时推动其不断发展。将现代音乐热烈的表达方式、具有强烈冲击力的配器手法,有选择性地与传统民俗音乐巧妙结合,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现出民族民俗文化特征,还能使现代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得到满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传统民歌文化的内在要素,把握其根本特性,并熟悉当代音乐的基本特点。要鼓励更多现代音乐人才与民间艺人在创作技法上不断钻研,努力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自然融合,更好地传扬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歌文化。三是充分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呼吁政府积极搭建传承平台,鼓励重点保护少数民族口授文化、民俗演出艺术以及开展风俗音乐文明活动,积极组织民间音乐人、民间艺术演出团体参与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基地,为未来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规划出一条长期的、可实现的发展道路。

五、结语

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今发展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民族音乐传承工作也遭遇着不小的挑战。为了继承和发展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应该将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巧妙结合作为基础手段,以此充分体现与发扬三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同时以国家、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为指令,积极搭建未来三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平台。

参考文献:

[1]刘畅.浅析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才培养[J].北方音乐,2019,39(19):202+204.

[2]初征,丁宁.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献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9,(08):46-47.

[3]汤洋.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3):122-129.

作者:郎群 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