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的渗透
时间:2022-05-23 04:17:18
导语: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的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在中学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民族音乐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因此,在中学的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民族音乐知识,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内涵,分析了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知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将民族音乐知识更好地渗透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去,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学音乐教学;渗透
我国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族音乐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积淀。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应该重视民族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中学生对于流行音乐情有独钟,而不愿意学习民族音乐,认为民族音乐比较乏味枯燥。中学音乐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产生兴趣,从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一、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及内涵
我国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的优秀的民族音乐,构成了我国具有深刻内涵的民族音乐体系。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民族音乐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的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情感、意志和追求。《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到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比较繁荣,古代诗人屈原对楚国的民歌进行了整理,创作了新词,称为《楚辞》,其中的不少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到西汉时期,汉武帝专门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被称为乐府,这些民歌以描写人民的疾苦为主要内容,形式上逐渐发展为五言和七言诗,从这个时期开始,乐器伴奏进入了民歌演唱中。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我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民族文化相统一但是又具有明显的地方传统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滋养民歌的土壤,受到地域风俗习惯、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方言的不同,各地的音乐特点各不相同。如我国西部的音乐特征是高亢明亮,东部地区的音乐具有柔和抒情的特色,江南水乡的音乐具有轻柔的特点。此外,新疆、西藏、云南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也具有鲜明的风格。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民族音乐与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一样,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的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国民族音乐主要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以及民间戏曲音乐。这几种不同的音乐类型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好地诠释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以及独特的审美。
二、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民族音乐题材种类繁多,风格迥异,表现形式各具特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知识,不仅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知识,提升音乐技巧,还可以帮助中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结构组成与发展历史,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民族音乐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意志力和追求。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需要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结合民族文化来更好地学习民族音乐。在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发展历程,感受民族的苦难和欢乐、思想和灵魂,在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基础上产生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一)利用民族音乐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两者的协调发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让学生用歌声来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劳动人民。此外,将民族音乐融入到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和讲解民族音乐知识,还要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民族音乐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我国古代的优秀音乐代表《梁祝》《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十面埋伏》等,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展现这些曲目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当下比较流行的具有中国风的歌曲,凤凰传奇组合的《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等歌曲,既融合了流行音乐元素,又有中国古典味道,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二)利用民歌来引导学生认识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对民族音乐比较陌生,因为当前的音乐以流行音乐为主,有的中学生可能从小就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甚至还会哼唱、模仿自己比较喜欢的歌曲。但是一提到民族音乐就比较陌生,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以民歌为切入点,将当下比较流行且传唱度比较高的民歌教给学生,好的音乐作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茉莉花》以及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等,让学生感受民歌的优美旋律。通过让学生欣赏歌曲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然后向学生讲授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素材的来源以及歌曲中有哪些音乐元素,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民歌艺术的同时,明白民歌创作的背景文化,对民族音乐有新的认识。(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据心理学家测试,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5%,听觉占12%,可以看出,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感官越多,获得的知识也就越扎实。换句话说,就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多种感官就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结合音乐设备、音乐软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开教学,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效果。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的音乐作品进行分解,还可以让老师制作出传统教学模式下不能得到的谱例,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音乐作品视频,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只听音乐的模式。学生在听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观看视频,增强画面感,观看曲目演唱家的手势、眼神,诠释作品时候的神态,并融入到歌唱曲目中去,与演唱者形成共鸣,体会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比如《新疆是个好地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疆的异域风光,新疆的天山牧场,牛羊成群,伊犁河风景如画,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很容易融入到作品中去,为音乐教学做好铺垫。(四)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与其他学校进行歌唱比赛,或者举办民族器乐演奏会等,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的教育,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此外,还可以鼓励班级内对民族音乐演唱比较好的学生组建成合唱团,在一些节日进行表演,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也可以邀请当地的民族音乐专家来校园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演奏想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最终培养学生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创新思维,实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民族音乐的有效渗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周淑芬.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理渗透[J].现代教学,2017(23).
[2]沈利利.浅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知识[J].通俗歌曲,2015(10).
[3]赵文静,张乐.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8(2).
[4]郑启娜.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当代音乐,2017(9).
[5]曹燕.浅议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资源整合[J].考试周刊,2017(17).
作者:高琳 单位: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
- 上一篇:中职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