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22 10:57:01

导语: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考验和磨砺而留存至今的音乐艺术。它是我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对我国未来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能更好地将本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下去,提高民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地位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也是为了能更加广泛地接触世界上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其在保持其独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并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为我国本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得重要的一席之地。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国家的全方位发展,让我们的国家从精神到本质地繁荣昌盛。发展民族音乐是顺应世界需求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键词]民族音乐;发展;音乐地位

一、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据现代人的探究,我国民族音乐最早始于远古、夏、商时期,距今在800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音乐是作为一种精神食粮产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模仿大自然的音响来表达情感和愉悦生活而形成的。有一部分古歌留存至今,如《弹歌》《蜡祭》等,同时也创造出一些乐器留存至今,如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9000年的骨笛等。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西周形成了礼乐制度,建设了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也就是宫廷的音乐教育机构。乐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乐律学也有了高速发展,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中记载有“三分损益法”等。秦汉时期在秦朝时期就已经设立了“乐府”机构,在秦少府中有乐府令、丞的职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可以印证,而且在1977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断崖出土使一口秦钟上刻有“乐府”二字。可见汉代“乐府”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发展起来的,汉代的音乐发展非常兴盛,器乐方面除了古琴、箜篌等外又有箱这一从古波斯传入我国的乐器,还有许多从天竺传入中原的乐器。乐律上京房为解决完满旋宫问题,发明了“六十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政局的发展,使南北音乐开始融合形成了新型的音乐题材,如清商乐等各种题材。乐器也得到了发展,除了中原的传统乐器外还由西域流传进来一些乐器,如曲项琵琶、方响等。在音乐美学上,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上与儒家的音乐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差别。隋唐五代时期建立起两个不同体系的大型音乐机构,由太常寺管辖的有大乐署和鼓吹署,而由宫廷管辖的有梨园、教坊。隋唐时期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管是律乐上、器乐上、音乐创作上都有强大的发展。在音乐和乐器使用种类的划分也更加细致,著名的法曲《霓裳羽衣舞》就是出自这个时期。宋元时期,音乐在民间大肆兴起和发展,城市中产生了大型的被称作“瓦子”和“勾栏”的娱乐活动中心,这一时期说唱音乐达到成熟,戏曲艺术得以确立,形成了元杂剧等,我国市民音乐得到了重要发展。乐器在原有乐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了新的乐器,如三弦、双韵、火不思等。宋代音乐理论出现的标志是蔡元定在其《律吕新书》中提出的十八律理论,在三分损益十二律的基础上继续下生六律,用来解决三分损益的缺陷。明清时期戏曲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进入了繁盛阶段,形成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到明末清初在陕甘一带戏曲又兴起一些新的唱腔,如梆子腔和皮黄腔等。后又形成了以皮黄腔为主要唱法的京剧,因四大徽班先后进京互相吸收而最后形成京剧。这一时期不只戏曲得到了发展,民间歌舞、少数民族歌舞、民间说唱、器乐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律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使中国音乐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朱载堉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彻底解决了三分损益法的旋宫问题。他的十二平均律与现代计算的十二平均律的频率完全相同,要比欧洲的十二平均律早100多年。中国近现代产生了以沈心工等为代表的学堂乐歌,20世纪由于西方音乐的流入、传播对我国的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有些无法顺应时代的民间音乐就此失传,留存下来的民间音乐大多都进行过改造成为新民歌。随着中国各音乐专校成立,新的音乐教育就此兴起,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如萧友梅、黄自、冼星海等,还出现了一些改进的器乐作品和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与抗战歌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国民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发展倍加重视,将音乐学科概念引入我国,促使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声乐、交响乐等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民族音乐也受到重视,在西方音乐的影响和推动下不断发展。客观来讲尽管国家对民族音乐很重视,但是西方音乐引入至今,在对民族音乐起到推进作用的同时,也对民族音乐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期间由于政局因素民族音乐的创作呈下坡趋势,这个时期产生的新音乐也大都是歌颂时局的音乐。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民族音乐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不管是从器乐,还是声乐作品等都出现了新的作品。20世纪末流行音乐开始盛行,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几乎人人都在传唱,流行音乐的盛行对民族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除一些音乐院校的专业学生外,民族音乐正在被流行音乐一点点取代淡化出人们的视野。民族音乐的处境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由此可见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强化民族音乐的教学是多么迫切。

二、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高师教育体制相关学科的设置,大体是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教育部20世纪中叶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大纲》《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计划》《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方针制定的,在高师音乐教学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但是,在现有的高师院校课程中,民族音乐的课程相较其他课程所占的比例还是极少的,并不利于新时期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也很难以承担得起传播、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到欧洲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影响,本民族音乐意识淡薄,西方音乐理论和器乐类技能课程教学与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没有理清世界音乐文化和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关系。西方教学形式根深蒂固,过分地强调西方音乐文化,而忽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使很多民族音乐文化无法进入高师的音乐课堂,严重阻碍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二)民族音乐师资的严重缺乏是造成高师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受限的主要原因。师资的缺乏严重束缚了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和民族音乐的课程设置,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播受到严重的影响。(三)缺乏正确、固定的理论导向,授课内容不统一、不宽泛。许多地域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未能编入教材,以及授课教师的民族音乐知识匮乏和教学方法的老套,使得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没有兴趣,以至于民族音乐在高师教学中地位不高,很不利于民族音乐在各级学校和全社会中的发展与传播。(四)由于高师院校教师大多受西方音乐教育影响,对于民族音乐理论等艺术方面并无深入研究,导致在民族音乐的教学及艺术实践中间接地误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了解。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民族音乐在高师得以顺利开设并传播的主要原因,高师作为培养专业音乐师资的摇篮,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变现状。高师负有培养发扬和传承民族音乐的伟大重任。

三、高师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

(一)应尽快树立以本民族音乐为主的教学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只有率先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民族音乐的地位,并能将民族音乐发展出去,提高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二)课程建设方面要突破原有课程,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将课程进行细致划分。应深度研究现有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充分将民族音乐的特色体现出来。将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作为高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使民族音乐课程在高师逐渐统一化和多样化。民族音乐理论教学应选择更加全面权威的教材。在民族声乐方面,除民族声乐技巧外,课外还可开设“民族声乐艺术探究”等课程,在民族器乐方面可开设一些“民族乐器必修课”和“民族器乐选修课”等。同时也可根据本地区地方民族音乐,开设地方民族音乐的欣赏讲座和民族音乐非物质遗产的传承课程,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视野和相关知识,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的传承打下基础。(三)在教学过程中一本好的教材是教学的必备武器,好的教材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高师院校应集中力量组织专业化队伍,编写专属并符合高师特点的民族音乐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使民族音乐在其教学中更统一化、创新化和规范化,形成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独特体系。(四)增强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目前高师的民族音乐师资队伍严重匮乏,使民族音乐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师资力量的培养对民族音乐教学尤为重要。音乐院校需要经常举办民族音乐方面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理论文化和授课方法。多方面地加大培养民族音乐师资的力度,并及时地把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如此这般,高师民族音乐师资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大改善。

随着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求,民族音乐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也是为了能更加广泛地接触世界上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其在保持其独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并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只有充分认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长久地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的全方位发展,让我们的国家从精神到本质地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杨华.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以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J].通俗歌曲,2016(05).

[2]陈娟.民族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J].文理导航(中旬),2014(11).

[3]宋雨.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音乐时空,2014(03).

[4]李双海.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中国音乐教育价值取向[J].北方音乐,2014(01).

[5]吴雅蓉.音乐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

[6]余锦秀,陈庆元.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J].考试周刊,2011(14).

作者:单南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