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调研
时间:2022-02-19 09:35:01
导语: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如今世界文化快速蜕变的今天,该校也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进行融合。
一、少数民族音乐简介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拥有了自身的民族音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记录了民族的演变史,是少数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追求,也为民族带来了应有的荣耀、自强心和归属感。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音乐按照不同种类与体裁分为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戏曲以及说唱演艺。民间歌曲是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生活情感、生活状况的一种直观表现,这种典型的民间风俗成为一门艺术,是民间音乐的代表。民间舞蹈主要是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表现形式比较多,典型的是鼓舞、踏歌、跳乐。民间器乐,在少数民族中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式与演奏乐器,总体分为吹拉弹唱击,典型的民间的器乐有芦笙乐、铜鼓乐、打溜子等。民间戏曲种类繁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戏曲表达形式,能够当作文化遗产收录的就有275种。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该校有5200多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比例45%,包括20多个民族,成为民族院校的典型。民族音乐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也得到了我国大中专院校的认可。
(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特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民族音乐的领导者,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招生面向全国各个民族,这对个人发展以及学校民族音乐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该校的民族音乐教学具有三大典型特色,分别是“唱出众、跳出彩、吹个性”,这也是广西省民族音乐的特色所在。唱即唱山歌,这最能体现广西省少数民族风情,在教育的角度该校也很重视唱这个环节,无论是民歌还是美声都让其保存民族固有的特性;跳即跳舞,广西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内容很是丰富,如芦笙舞、扁担舞、竹竿舞等,因此该校有专门的舞蹈系,也在保留各民族特色基础上让其赋有更多感情;吹即吹奏,吹奏芦笙甚至树叶,人们用这些奇妙的乐器或群吹或独奏,传递着情感与寄托,也成为该校培养人才的一大特色。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音乐师资力量。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由于该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因此对民族音乐特别重视,对教师的聘用以及后期培养都具有很高的要求,表1是对部分教师情况的汇总。民族音乐作为该校的传统专业成为其发展的亮点,针对民族音乐的类型不同分为不同的教研室,包括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舞蹈教研室和音乐理论与基础教研室。音乐与舞蹈系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多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音乐舞蹈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音乐学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师资力量保证。
(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缺陷。1.理论基础较差。由于本校招生面向全国各地,考生的文化基础不同,有些学生从小就接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培训,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甚至没有上过专业音乐课。曾经按照国家教委的规定做过一项调查,在步入大学后能识五线谱的学生不足总数的4%,完全没上过音乐课的学生占总数的8.6%,这严重表明民族音乐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原生态味道十足,但是不利于未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学生步入大学后,教师需要重新为其打基础,从简单的五线谱学起,浪费了大学应有的课程时间。2.对民族音乐研究不专一。在外来音乐元素大量袭来的环境中,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并没有很大的学习热情。调查显示有72.2%大学生更倾向于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仅有27.8%的大学生坚持喜欢民族音乐,这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年轻人都喜欢刺激潮流的音乐元素,认为研究民族音乐是枯燥乏味的,不符合现在的心理特征;第二民族音乐的教材不大全面,由于民族音乐是本土音乐元素,又来自各个偏远地区,教材对其摄入量较少,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第三是高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心,对我国特有的民俗没有起到有效的传播,教师没有刻意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潜意识忽视民族音乐。
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发扬的途径
(一)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民族音乐作为高校传播音乐知识中的一项内容,首先需要对授课教材与内容有所规范。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项重要工具。民族音乐这门课程需要民间艺人与专业音乐家结合共同编制教材,广泛收集民间音乐元素,使教材内容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音响资料,进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要正确处理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关系。既然是音乐专业,就要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在本民族音乐强化的基础上,平等的接纳外来文化。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与不可忽视性,然后再让其选择喜欢的音乐特色,使其能够平等的看对“音乐”这个容量如此大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导向。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民族音乐在广泛传承的今天要以实践为基础,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变换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可以设定某一体裁让学生自导自演,将其表演为话剧的形式,也可更加深入的体现该歌曲所表达的民族精神。比如《刘三姐》在音乐界具有典型的民族色彩,学生可以巧妙地利用唱山歌的形式,表达广西民族的歌舞艺术,更形象地表达劳动人员与压迫阶级的对抗,也使这种音乐元素深入人心。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歌,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进步。
作者:包其锋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张小满,马巧梅.关于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105-106.
[3]农星光.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纳入高师音乐学教学体系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3,(2):98-100.
- 上一篇: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的转型
- 下一篇:贺绿汀民族音乐对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