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

时间:2022-04-05 03:44:57

导语: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发展

民族音乐是特定民族人群理解世界和表达情感的音乐文化形式,它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礼教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蕴含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个性特点,由各族人民自觉地传承和弘扬。面对面的口授心传是传统的民族音乐传承形式,各族人民在与朋友、同伴和长辈的音乐交流中,受到感染,进而通过亲自实践,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进行传承和传播。但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音乐传承不再以人为载体,而是通过手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媒介设备进行传播,人们不再需要面对面的口授心传,而是使用电脑、手机、U盘、DVD、VCD等设备进行记录和整理,这使得民族音乐传播的覆盖面更加广阔,打破了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性。此外,由于民族音乐多为各族人民在劳作和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灵感过后人们便容易忘记所唱的内容和旋律,因此,严重影响了民族音乐的传承,现代媒体设备则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在歌唱时可以用手机、移动存储设备等便携式媒介设备,及时记录下来,这使民族音乐的创作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取得了更大的自由性和稳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必将朝着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风格更多变的方向发展。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由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对音乐的审美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族人民逐渐接触到外界信息和音乐艺术形式,音乐审美观念逐渐产生了改变。人们通过电视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作品,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到来自全世界的音乐知识和理念,艺术审美观逐渐改变,开始逐渐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并对本民族音乐进行加工和改编,形成了新的民乐形式,这种新民乐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民族音乐的意蕴内涵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民族声乐的传播范围,增强了民族声乐的包容性和感染性。例如,无线网络普及环境下,各族人民可以将本民族的音乐录制成音频或视频,进而进行flash动画加工,搭配图片和动画,使之更加生动可感,然后上传到相关的视频网站,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就可以共同欣赏和分享,这不仅扩大了民族音乐的影响力,而且也会使欣赏视频的人产生音乐审美上的变化。调查显示,目前许多非本民族音乐逐渐进入各族人民的生活,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少数民族歌手认为这些新的音乐形式更易于表演,且更受欢迎,例如,哈尼族人民将陕北民歌《拥军秧歌》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搭配本民族舞蹈,显得更加生动感人;楚雄黎族的左脚调也在新媒体背景下逐渐引入流行元素,用新的曲调进行翻唱,受到大家的喜爱和传唱。可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族人民受到各种音乐元素的影响,审美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向往古朴、自然、原始的传统音乐审美元素,而更倾向于流行音乐的审美理念。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价值观念的发展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脑、电视机、网络逐渐出现在各族人民生活中,这一方面使各族人民对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外界的关注。例如,当前,许多旅游节目都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并介绍当地的特色音乐文化,人们在观看节目时,就会对当地的民族音乐进行了解和关注。此外,一些电视音乐节目选拔赛,也为民族音乐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中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唱者,这无疑加深了人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提高了民族音乐的价值。增强了少数民族人民在音乐艺术上的自豪感,增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发展方向,多媒体的普及让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逐渐吸收外界音乐元素,对本民族音乐进行再次加工和创作,形成新的音乐形式。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对之进行研究和传播,这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总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在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和传承模式上都发生了重要改变,我们应对这种发展改变加以研究,进而引导民族音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田亮单位:新乡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