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运作的民族音乐论文

时间:2022-01-26 02:39:08

导语:市场化运作的民族音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场化运作的民族音乐论文

一、提升我国民族音乐经济价值的策略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民族音乐从出现之日起,就与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审视民族音乐时,往往会单用文化、宗教的眼光去打量它,对它的价值评判也会有失偏颇。直到宋、元时期,在杂剧戏曲发展成熟的大背景下,各类民俗艺术和文化形式都趁着时代的东风发展起来。民族音乐是杂剧、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戏曲节奏调控和情感渲染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时候,在舞台演唱和伴奏表演中,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出现,民族音乐也逐渐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民俗文化相对繁荣的元代,民间庙会和集市上常有收费的戏曲演出,这时的戏曲,显然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化商品了。同样,音乐作为戏曲的一部分,也具有了鲜明的商品属性。然而,因为受到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制约,这类简单而原始的市场化运作没有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导致民族音乐的经济价值难以得到体现。而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进步,为我国民族音乐市场价值的展现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我国民族音乐的经济价值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民族音乐市场化运作的观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音乐工作者应摈弃因循守旧的文化观念,以音乐演出市场为依托,在音乐工作中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理念,弘扬音乐魅力,以市场化包装方法、宣传手段、促销方式、传播途径,去吸引受众,去脱开市场,去增加民族音乐演出收入,增加民族音乐衍生效益,打造以音乐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条。这就要求民族音乐工作者积极吸收其他音乐形式成功的传播手段,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听众心理,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譬如,在流行音乐演出中,许多音乐即使是内容肤浅,曲调简单,同样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究其原因,流行音乐人在市场化操作中,事前认真研究了流行音乐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爱好和心理,在音乐创作中也紧贴听众寻求刺激、渴望释放的心理进行创作。其次,商家在流行音乐演出中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许多商家都将流行音乐当做重点工作来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宣传甚至炒作,在票务促销上也是采用了多种市场营销手段,因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民族音乐和商家在民族音乐创作和宣传中也应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用现代化手段对民族音乐进行全新包装,在宣传和表演中突出民族音乐的文化氛围、艺术精神等,积极拓宽民族音乐发展发展路径。

(二)建立健全民族音乐市场化机制长期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在制作上,走的还是以前的老路,即由国家拨款给文化部门,由文化部门对民族音乐创作进行统筹策划,在民族音乐作品制作完成后,再以公益文化的形式演出、展示。这一体制内发展形式,为民族音乐精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民族音乐的依赖性,使得民族音乐形成了只求投放、不重产出的不良习惯,导致民族音乐竞争意识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民族音乐必须树立积极的发展意识,吸收各方资金,拓展投资渠道,用市场化形势去开展音乐策划和组织演出。与此同时,民族音乐工作者还要致力于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互动框架的构建,加大民族音乐的制作和演出规模,让更多的人见证民族音乐发展成果,提升民族音乐的市场竞争力。

(三)通过制作机构拓宽民族音乐的演出领域以现代化制作机构为依托,拓宽民族音乐演出领域,是民族音乐实现经济价值的可靠途径。这就要求文化单位在遵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贯彻执行音乐制作机构实施法人制度,明确法人代表的责任和义务;收、选拔行业资深人士、权威人士、音乐达人充实民族音乐监制、演出队伍,明确音乐制作人、商业管理人士的职责,使其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同时用优厚的报酬鼓励创作团队推陈出新。在演出上,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合理应用各种形式的演出场所,以扩展音乐演出的领域,并且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市场的繁荣。

(四)加大民族音乐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市场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音乐制作与演出主要是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拨款,而文化部门则是用行政手段加以组织的,主要上是一种公益性教育活动,极少会顾及到其经济效益。如今,音乐艺术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用市场化方式对民族音乐进行经济运作已经不可避免。但是,以往的市场运作方式效率较低,已经难以满足时展需求。这就要求文化管理部门重视民族音乐商业化人才培训工作,有组织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学校是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要将民族音乐教学、高素质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纳入发展规划中去,争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表演和管理人才。社会各界也要对民族音乐管理人才培养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打造有利于民族音乐管理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音乐创造经济价值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提升民族音乐商业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就目前来说,虽然从事音乐管理工作的人员为数不少,但是,在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音乐教育,许多人都是半路出家,甚至是临时工作者。在民族音乐管理系统中,也有一部分人既缺乏音乐方面的艺术素养,又缺乏基本的市场运作常识。总之,民族音乐商业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这对民族音乐发展和市场化管理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提升民族音乐商业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重视并加强文化管理公职人员培训和教育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知识教育、运作模式培训、管理经验学习,提高民族音乐商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从思想、行为上趋向理性的市场化管理方式。与此同时,行政主管单位还要建立健全商业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加强危机教育、责任教育,提高管理队伍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使其戒除惰性,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当然,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还要选拔优秀的管理人员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管理经验,做好民族音乐管理工作。

(六)运用政策体系促进民族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在音乐艺术活动日渐频繁的情况下,为了促进音乐艺术与音乐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行政主管部门在民族音乐发展管理中要做好如下几点:首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定,完善与音乐经济活动有关的税收、赞助、收入分配等制度,构建完整的音乐经纪制度框架,使民族音乐市场化运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严格从业人员准入认证制度、考核制度,明确从业人员考证、持证上岗细则,对从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从源头上纯洁管理队伍。再次,构建良性的民族音乐与市场化运作互动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地区主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避免各部门之间由于利益不均而产生矛盾和冲突,确保民族音乐经济活动能有序进行。

二、结语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其经济价值的实现,能有效增强传统文化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应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弘扬和创新力度,积极探索民族音乐市场化运作新路径,以提升民族音乐的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为民族音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艳红单位:商丘师范学院